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彦伶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175-176
以截至2008年4月30日,深市中小板221家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2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存在较显著的非线性相关关系;(2)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规模对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影响不显著;(3)公司的成长能力对高管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影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正确把握目前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状况,为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00强中符合研究条件的58家的财务数据作样本,用二次曲线表示股权集中度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模型,同时采用TOBIN'SQ(Q值)和绩效总得分(F值)两个指标衡量公司价值和绩效,以资产规模和负债水平为控制变量,对其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证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部地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金龙  李创霏 《财贸研究》2007,18(2):109-115
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课题,实证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等若干研究变量,对董事会结构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独立董事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环境动态性、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关资本结构选择的研究受到了业界、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为资本结构决定治理结构 ,进而与公司绩效紧密相联。目前 ,国内对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证检验。本文通过融合组织经济学和战略管理学理论 ,研究环境动态性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公司绩效的关系。文章对深交所截至 2 0 0 1年 1 2月 31日的共 1 5 3家上市公司 ( 765个样本观测值 )的环境动态性、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旨在检验在我国这样一个以环境动态性为主要特征的转轨经济国家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60年来,国内外著名学者关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展开深入而广泛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的合理配置,对公司治理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在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中,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与公司业绩起着关键作用。文章聚焦于辽宁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层面,系统分析了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并以2008—2015年相关数据为样本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引导辽宁省上市公司实现公司绩效的提升。根据文章的实证数据显示,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呈现倒"U"形曲线,股权制衡度与上市公司绩效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论,对优化辽宁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提升治理效率,进而提高公司整体经营绩效,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2015,(10)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处于核心位置,对公司的运行负有最终责任,其治理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司业绩和股东利益。本文通过对600家中小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董事会治理能够促进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经营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将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挂钩,高级管理人员将会不断努力来提高公司业绩,进而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张茜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155-156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内部核心机制之一,在公司治理当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和监督机构。董事会是否对公司债务成本存在影响,国内学者研究的比较少。首先详细分析了关于董事会特征和债务成本关系的理论观点,然后以广东省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08年为数据窗口,实证分析了董事会四个特征: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公司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董事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广东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度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12~2014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其资本结构、资产流动性和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检验和线性回归。实证结果表明资产流动性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这对于企业的融资投资行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改进企业管理经营、提高企业效益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章初 《现代商业》2011,(12):140-142
现代企业制度中,股权结构作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的治理效率和市场价值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沪市232家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探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关优化股权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扭曲了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机理。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逐步形成共同的治理基础。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优化的影响关系框架可以看出,指出股权分置改革通过上市公司股东行为、董事会作用及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内部治理因素和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控制权市场并购重组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等外部治理因素影响着上市公司整体治理的优化,从而使后股权分置时代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优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深沪两市126家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2002年的数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高管激励等内外两种治理机制综合考虑了我国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多元化股东、外部董事比例和高管激励是公司治理最为重要的三个因素,是影响公司绩效最为显著的变量;第一大股东是否为法人股、独立董事的作用、是否在国外上市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法律渊源理论和约束假说为企业双重上市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中国双重上市公司和仅在境内证券市场上市的同类匹配公司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双重上市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影响。虽然总体上双重上市公司报告的公司治理指标优于同类匹配公司,但是两组公司的绩效差异不显著,双重上市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投资者应正确认识双重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而政府管理部门应继续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4.
何旭  刘国成 《商业研究》2003,(13):68-70
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基础,股权结构的不同在公司治理结构上表现出差异,从而对公司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当前,我国金属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不佳,除了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和不完善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是一个关键因素。要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既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也要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使之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要求加强对在美国上市公司的监管,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但其高昂的实施成本也引起了人们对该法案作用的争议。尽管如此,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方面仍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萨班斯法案的分析,探讨我国证券市场应如何借鉴该法案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环境,从而实现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健康而有序的发展,以保护国内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赵林海 《商业研究》2005,58(10):131-134
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遭受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上市公司治理存在制度缺陷。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中不利于小股东保护。有四大缺陷使其通过各种途径小股东遭受侵害。为完善我国小股东保护制度提出五项建议:稳步推进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建立小股东对控股股东的权力制衡机制;加快董事会制度建设;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构建独立高效的证券司法体系,完善法律救济与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共同载体是企业组织,在这个载体中,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公司治理的推动,公司治理的优化需要内部控制作保障。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失衡问题。其主要因素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完善有效的监控机制,信息和沟通系统不健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加强内部控制,应改善股权结构,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构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使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公司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和业绩水平。本文对上市公司股权构成及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降低了股权结构中各因素对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加强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的正向作用,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aroused renewed interest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to safeguard investor interests. In this paper, we measure the effects of the crisis from 2008 to 2009 on the share performance of 976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in the Hong Kong SAR and examine the link between share perform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Our results present evidence that firms with a higher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a greater concentration of ownership had lower share performance, but lower price volatility,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o single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is fit for all economic environments and time frames. To strengthen investors' confidence, companies should enhance the efficiency and adaptability of their governance mechanisms in turbulent times.  相似文献   

20.
崔学刚 《财贸研究》2004,15(2):71-79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系统的核心 ,其运作效率对于公司业绩与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提出了董事会治理的概念框架 ,并运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试图揭示董事会治理的效率成因与效率特征 ,为中国上市公司改善董事会治理提供经验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