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要求我们培养全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广义上说,凡是凭借自己的智能去发现、掌握他们尚未知晓的知识并能运用它们,这就是创新.作为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迫在眉捷的大事.化学实验以其独特的优势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科素质的重要阵地.本文就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莉 《魅力中国》2009,(5):71-72
当今,随着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增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时代迫切的需要。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担负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又是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时代需要的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因此,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要求教师:鼓励有创新的表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杨兰敏 《魅力中国》2014,(10):116-116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语文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加减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政治中考实行开卷考试改革,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开卷考试的“指挥棒”,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实现以下三个突破。  相似文献   

5.
唐苗 《改革与战略》2006,(5):102-104
跨入新世纪,科学技术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知识经济最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具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生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黄秀云 《西部大开发》2010,(2):162-162,145
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创新教学。创新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学生认知的发展,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雏,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富有创新思维的情境、氛围、环节、方法、过程,激发学生创新勇气,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及手段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凭借;开启求异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开展课外活动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陈正刚 《魅力中国》2009,(11):114-115
创新就是对原有传统观念的怀疑,创新就是对陈旧知识的革命。创新是人思维的一种内在的潜力,人人都有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我们教师的培养和训练,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给学生留出思维和探究的空间,进行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勤思、善思的习惯。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活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雪琴 《魅力中国》2010,(12):49-49
中学英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情感。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时代的要求.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将创新教育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创新能力.教师应解放思想,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1.
任俊英 《魅力中国》2009,(17):87-87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郎三让 《魅力中国》2010,(19):70-70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创造思维与个性得到长足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文章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探索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它主要包括:教师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志力和鼓励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二是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创新思维;三是引导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四是积极客观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静 《魅力中国》2010,(9):95-96
学科创新教学是在师生双边互动的基础上实现其目标的,它奉行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发展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其最高境界则是通过教师的“为创新而教”和学生的“为创新而学”,实现学生创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有三个层次:树立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赵丽娟  许铭 《理论观察》2009,(3):125-126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历史教师的时代使命。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与时俱进改革考试方式方法和内容、开展历史实践活动、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一环.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改变教学手段,培养创新人格;转变角色定位,提升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提高英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郭景辉 《魅力中国》2014,(5):202-202
新课改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促进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时代人才。语文教学必须从这一点出发,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进行有效地改革。本文论述了突破传统思维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柳竹 《魅力中国》2013,(13):216-216
创新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任务,各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具体、生动的途径。而语文学科以其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一、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二者不能偏废,语文是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教师应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振奋起来,产生积极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20.
孙永红 《魅力中国》2010,(30):77-78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种复杂非线性系统。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尤其应当注重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