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路径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归纳法与演绎法概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转型状况,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政策环境、技术水平是推动林业产业转型的关键性因素;外部政策环境与技术水平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呈现正向影响作用,而市场化程度却呈现负向影响作用;包容性转型路径与差异化转型路径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选择的新型林业产业转型路径。因此,为了实现新型林业产业转型路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应提升林业产业竞争力、坚持执行林业政策、提升林业开放性合作等。  相似文献   

2.
2014年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禁止商业性禁伐,以第二产业为支撑的林业经济急需转型,而大批职工也面临转业。由于不同产业对收入的带动作用不尽相同,文章建立VAR模型,并且使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于林业三次产业对职工收入增长的带动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对于增加收入作用最大的为林业第一产业,林业第三产业紧随其后,林业第二产业带动作用有限。基于研究,为了增大职工收入的上升空间,提出强化林业第一产业的核心作用是带动职工收入发展的首要因素;林业第二产业深度可持续发展是带动职工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把推进林业第三产业中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发展作为增加职工收入的重点方向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林业为参照,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及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随着国有林区的改革和天保工程的实施以来,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总体趋于合理方向转变;国有林区三次产业在增长率、结构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竞争力较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竞争力水平;第一、第三产业受到的由木材大量调减所带来的影响较小,通过发展替代产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增长压力,而主要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受到了较大影响,需要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的增长。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国有林区产业结构优化应加大扶持以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维持第一产业的稳定增长,推动第二产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支持林区多种经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天保工程和国有林区商业性禁伐的全面展开,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经济的发展急需转型。由于不同林业产业对其他林业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尽相同,可以从动态内生增长的角度运用脉冲响应函数(IRF)和方差分解(VD)来分析主要林业产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带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黑龙江国有林区主要林业产业对其他林业产业带动作用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苇制品制造、木材采运、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林木的培养和种植,随着林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和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的带动作用将逐步增强,并且形成多元化林业主导产业格局。基于研究,提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速林业经济转型;促进林产品深加工,打造全国知名品牌;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算2003~2014年黑龙江森工林区相对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和全国的林业产业结构相似度,以及黑龙江森工林区多种经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相似度,得出: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趋同性问题严重,增加了林区全面停伐后的经济转型压力;2010年后黑龙江森工林区相对于全国的林业产业结构相似度持续下降,产业转型实践取得一定成效;黑龙江森工林区不同林管局之间多种经营产业结构一致性突出,不利于依托其突破停伐困境和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为此,建议黑龙江森工林区持续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构建区域一体化产业格局等,充分应对国有林区全面停伐、经济转型和林区改革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6.
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为分析方法,对影响全面停伐后清河林业局经营转型的因素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经营转型流失的影响程度分为五个层次,林业职工素质和林区企业管理水平处于第五层,是经营转型的基本因素;国有林区改革的法律依据和对全面停伐重要性、困难性的认识位于第四层;林区的招商引资能力位于第三层;技术研发能力和接替产业的发展情况位于第二层;而林区就业机会处于第一层。且自下自上,每层因素对上层因素都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角度解读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的经济实质以及林业产业共生系统的构成与运行,结合共生度与共生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7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处于不稳定的非对称互利共生状态,但整体呈现由非对称逐步向对称互利共生进化态势,而且林业上游产业对下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更大,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对产业结构升级是有一定效果的。因此,提出努力优化共生单元,积极改善共生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天保工程"和国有林区商业性禁伐政策的全面实施,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面临着全面转型和升级的新形势。在分析了近年来林业系统中涉林产业结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文章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定量测度林业产业结构转化程度和转化趋向。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整体转化趋向为"二、一、三"结构模式;林业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转化趋向为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林木的培养和种植;林业第二产业仍保持初级林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发展模式;第三产业中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将逐步成为林业主导产业。最后,在既定林业政策下,针对发现的若干问题给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经济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食用菌、林果、山野菜、林下养殖、北药、苗木花卉、生态旅游等7个林业产业的资源状况、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探讨了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发展形势和经济价值。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具有理想的林业产业发展条件,围绕林下资源推进各项林业产业,将会实现林区经济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4个方面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政治因素的定位和规范、经济因素的配置与发展、文化因素的导向与差异以及技术因素的创新与推广4个方面入手,分析其与林区政府执政能力的关系。为了提高黑龙江省林区政府执政能力,林区政府应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号召,把控政府内部行政权力与职责的划分;充分发挥市场自主调节的作用,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统一政府内部的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做到依法执政;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林业监管系统和林业技术的宣传力度,积极指导林户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效率评价的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008~2014年黑龙江国有林区40个森工企业的投资完成额、年末在岗职工和林业总产值构成的面板数据建立DEA模型,通过测算、评价林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基于效率视角探索国有林区济转型发展动力。结果表明:2008~2014年黑龙江国有林区总体林业生产处于相对无效状态;规模效率不足和纯技术效率消极变动是影响林区综合生产效率改善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二期"天保"政策对改善林区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结论启示,重点从提高规模生产效率、提高技术应用效率和改善森工企业间相对经济效率3个方面构建旨在提高林区生产效率、促进经济转型的动力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调研,报告总结了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特点;指出了当前存在政策扶持乏力、资金支持不足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设立国有林区产业转型扶持基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惠农政策惠及国有林区林业人口等。  相似文献   

13.
以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为研究对象,首先明确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内涵,其次通过量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大小兴安岭林区经济增长质量,以及林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绝对贡献与相对贡献。结果显示:2003~2011年该区产业转型过程中,林区产业结构变动对林区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变动促进了林区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高。因此加快林区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该地区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国有林区林业第一、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二产业发展迟缓。林区传统就业形式逐渐过渡为绿色就业形式,绿色就业规模逐渐扩大,但是林区经济发展与绿色就业发展趋势并不匹配。基于天保工程后林区发展状况,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制约林区绿色就业规模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林业产业发展不均衡、职工受教育程度不足和缺乏绿色技术人才以及资金和法律保障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发展新型绿色产业、提高职工受教育程度和绿色技能水平、加强金融资金和法律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DEA-Malmquist模型,以40个林业企业为决策单元进行林业产业转型效率的测算,评价结果为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综合效率处于无效状态,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相比,前者的负向作用更严峻;除了清河林业局,其余39个林业局均为无效状态。Malmquist动态指数分解结果为技术进步是制约国有林区林业产业优化转型效率的关键,纯技术效率虽为负向拉动,但动态指数朝着乐观的方向变动。最后,从整体与区域发展的角度提出优化林业产业转型效率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发展林业产业是促进林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林区人民收入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以生态立市、产业兴市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针对伊春市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该市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6—2017年吉林省天保工程区和非天保工程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两个区域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区域内具有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研究结果表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吉林省天保区林业第三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但林业产业经济总量较低,产值增速缓慢,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偏弱;非天保区仍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二产业产值增速较快,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其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突出。因此,吉林省天保区应创新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途径;非天保区在保持林业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应注重经济质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2006~2015年林业产业结构与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在2006~2015年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第三产业产值不断增加且具有明显区位优势,但是林业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与黑龙江林业平均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东北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政策实施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业第二产业负增长趋势更为明显,说明对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协调三大产业的关系仍然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对经济内生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转型经济学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构建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与经济内生增长的指标体系。基于VAR模型研究经济转型对经济内生增长的影响,同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及对各相关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具体分析了经济转型中各单项指标对经济内生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转型与经济内生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单项指标方面,投资中非国家投资比重、非林产业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对经济内生增长值有较强的正向冲击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以来,我国林业产业在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方面都有较大突破,林业产值持续增长,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林业大国。然而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林业发展结构老化、产品单一和产能过剩等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基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林业对外贸易转型的研究课题,对我国林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和消耗产能具有重要意义。由陈绍志、赵荣等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重点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预测研究》一书,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审视当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以浅显易懂的笔触分析国家林业重点产业竞争与发展远景。该书既可作为高校农林专业教学指导用书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政府制定林业产业扶持政策的专业参考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