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文献是国内外读者了解一国国情、理念的重要窗口。由于其文体和功能的特殊性,政治文献的翻译须严谨、慎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入了习近平主席近三年99篇重要著作,鲜明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是极具代表性的政治文献。从翻译学角度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英两版进行研究,发现中英两版注释的数量和使用方法存在明显差异。结合翻译界对注释法的先行研究,因此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注释分为十大类型并进行分析,结论是中英两版注释的差异符合政治文献的特点,并体现了异化翻译法在政治文献中广泛运用。通过研究政治文献的翻译中注释法的使用规律,探索政治文献的翻译方法,力求为我国文化传播、外宣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商》2015,(9)
本文以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为框架,阐述政治类文本的翻译。由纽马克推出的文本类型理论可以得出,官方文献以及报告归类为表情性文本,政治演讲以及政论则归类为呼唤性文本。在纽马克的理论中,表情性文本应采用语义翻译策略,而呼唤性文本应采用交际翻译策略。本文通过政治文献翻译的实例分析了在政治文献翻译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策略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娜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9):234-235
商务英语是目前国际商务活动中一种特定的专门用途英语,它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具备独特的表现内容和语言现象。因此,商务英语中的委婉表达和翻译更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分析了商务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以及对商务英语中的委婉表达与翻译进行了有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陆恩 《江苏商论》2014,(4):39-42
旅游城市英语公示语有助于对外文化交流和提升城市的国际形象。根据文本类型理论,公示语主要属于信息型文本和感召型文本,翻译时应该按照准确、统一规范、国际标准、简明通俗、委婉礼貌和译语读者可接受的原则,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实现文本功能。  相似文献   

5.
谈商务英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词语翻译,文化背景,商务专业用语及委婉语方面来谈如何恰当地使用商务用语,从而促进翻译地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6.
《商》2015,(20)
"‘代偿’是中国翻译学对策论的核心思想"(刘宓庆19)。汉语属于非形态语言,注重"意合";英语属于形态语言,注重"形和"。因此,在我们翻译的过程中,完全的对等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需要通过功能上的"代偿"来实现交流。本文作者根据以往学者在政治文献翻译中积累的经验,通过一些实例,分析影响官方文献汉英翻译的主要政治文化因素,探讨"代偿"理论对文化信息传递的作用,提出了官方文献汉英翻译的三个原则,并就如何传递政治文献中的文化信息,提供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记叙、描写、议论和对话等是小说主题表达需要的各种类型语篇。能否将原著中各种语篇的作用和风格成功译入目的语将决定整部译作的成败。本文以《大卫·科波菲尔》董秋斯译本和张谷若译本的部分译句为语料,从小说中记叙语篇的翻译和对话语篇的翻译入手,比较分析两个译本的差异,并探讨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科技文献、摘要翻译、科技文本这三个词组两两组合的方法进行检索,从《上海翻译》、《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等外语类及翻译类核心期刊上收集研究了近十年(2006-2015)关于科技文本摘要类的文献,通过对比发现,科技文本摘要的写作有其规范要求,而且很多学者从词法、句法、文体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针对科技文本摘要中普遍出现的长定语问题(即中心词前面的修饰部分过长或者多个名词修饰一个中心词)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为此,以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100篇国际会议上的"云计算"为主题的科技论文摘要进行分析,运用语料分析法总结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为科技文本摘要英译中的长定语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颖 《商场现代化》2010,(15):184-185
记叙、描写、议论和对话等是小说主题表达需要的各种类型语篇。能否将原著中各种语篇的作用和风格成功译入目的语将决定整部译作的成败。本文以《大卫·科波菲尔》董秋斯译本和张谷若译本的部分译句为语料,从小说中记叙语篇的翻译和对话语篇的翻译八手,比较分析两个译本的差异,并探讨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
《商》2015,(23)
根据Lakoff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具体包括旅程隐喻、建筑隐喻、比赛隐喻、家庭隐喻、宗教隐喻和商业隐喻。本文结合Mandelblit提出的"认知翻译假设",探讨了译文中隐喻翻译所使用的策略,可以发现: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翻译应在两种情况下采用换译和增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生命之中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死亡。英语的死亡委婉语有四百多个,而汉语中数量更多。中国著名的悲剧小说《红楼梦》里面荟萃了各种各样死亡委婉语的说法,杨氏夫妇也在其英译版本中呈现了与之对应的英文死亡委婉语的表达方式。本论文旨在以《红楼梦》为例,对死亡委婉语的汉英差异进行分析论证,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并促进中西方的交流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谷珊  秦彤  笪振静 《商》2014,(10):269-269
翻译不仅要求译者把原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翻译出来,还要保证原文与译文在文白程度、语体风格等方面实现功能对等。本文选取《建国大业》作为语料,从语旨、语式、语场三个语域变量进行分析,从而阐释了翻译过程中在语域角度实现功能对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翟小娜  刘雨 《商业科技》2009,(8):162-162
本文从词语翻译,文化背景,商务专业用语及委婉语方面来谈如仔洽当地使用商务用语,从而促进翻译地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种法律语言在具有共性的基础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翻译目的论突破传统的翻译理论关注语言层面的"等值"的束缚,强调目标文本的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为经济法律的英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以《公司法》为例说明在翻译目的论三原则指导下,在翻译经济类法律文献时应特别注意译文在准确严谨、简洁庄重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田琳  陈萍 《商》2013,(10):237-238
翻译自古以来就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时空、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政治因素或多或少的制约和影响,是一种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对另一种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改造、变形与再创作。剖析翻译的政治从古至今的演变,了解其政治性对翻译影响,能更加有利于全面了解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及其实质。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4,(3)
翻译是国家间交流的基础,流行语翻译得是否得当与正确认识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时事发展与变化密切相关。文章主要介绍中日流行语互译时常用的方法及比较,探讨翻译目的语不同时翻译方法的选择,为日语的翻译工作和中日交流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美学是研究美和品位所构成哲学的一个分支,而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姻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翻译理论这一独特亮丽的风景线。诗歌英译要在严格的中文古诗词平仄和韵律的要求下,将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美感传达出来。因此,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原则,即"音美"、"意美"、"形美"。唐诗因其整齐精练的形式、规则和谐的韵律、丰富深刻的意境而享有"美的艺术"的盛誉。李白是代表盛唐文化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语言清新飘逸,音韵和谐自然,豪迈奔放中又不失浪漫色彩。文章以许渊冲英译诗《行路难》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李白诗歌《行路难》的翻译方法进行研究,探究"三美"原则在翻译实践中是如何体现和运用的,从而证明"三美"原则对中国古诗英译的翻译实践活动具有实用价值,得出中国古代诗歌翻译的艺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的结论,为共享中国古诗之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海影  崔童 《商》2013,(11):228-228
作为体现语篇功能的重要手段,主位在语篇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以主位理论为框架,以古诗英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清明》英译文本的主述位结构,以此说明主述位理论论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为诗歌翻译提供理论框架,很好地指导诗歌翻译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由于国家和民族的不同,英语与汉语在表达方式上、词汇的选择上是有差异的,其差异见于英语比汉语更多地使用委婉、含蓄和迂回的陈述方式;汉语比较注重直言、简明、畅达。在委婉、含蓄、迂回的陈述方式的汉语里远远不如英语流行。从对比语言角度对英汉词汇的间接与直接语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对比。不仅有利于外语教学和翻译,也有助于其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20.
简析《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以译写结合的方式传承中国文化,并获得了成功。他打破了传统翻译形式规则,灵活运用节译、摘译、编译等翻译变体,使译写完美地结合。通过对《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变体进行分析,说明多样的翻译形式和灵活的翻译方法使译写能够相辅相成。林语堂先生这种英文创作形式不失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