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三全育人”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是“大思政”工作的深化与新的尝试,通过解读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与目标,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英语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及目前的现实困境,并从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融合能力、注重教材思政元素的挖掘、完善课程思政指标考核体系四方面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思路与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谢婷婷  李晓琴 《经济师》2024,(3):225-226+231
根据国家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金融工程综合实验》作为金融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文章结合课程教学实践,发挥教学团队集体智慧,形成育人合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按照“一体两翼”梳理教学内容,开展“党建+课程思政”模式,从红色金融、建疆稳疆英模、金融时事和行业名家事迹等方面多维度挖掘思政元素,构建“党史学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金融职业道德”等课程思政元素库,形成了显性育人和隐性育人结合、课内育人和课外育人结合的《金融工程综合实验》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为相关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萍 《经济师》2024,(3):234-236
通过实证干预研究探索“三全育人”背景下会计类实训课程思政融入的实效性。在实训课程教学中期,采取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职业学院会计类实训课程大学生干预组30人和等待组30人,干预组接受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训课程,等待组接受不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训课程,两组会计类大学生在实验前后均采用会计类实训课程思政融入实效性问卷进行测评,检验“三全育人”背景下会计类实训课程思政融入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干预组后测与等待组后测在会计类实训课程思政融入程度、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意味着“三全育人”背景下会计类实训课程思政融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实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9,(11)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根据习总书记的教导,文章认为应该将思政教育融入《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论述了《基础会计》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含义以及《基础会计》中思政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作用,并结合课程内容就如何推进《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李晓萌 《经济师》2024,(4):200-201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使得“课程思政”教育开始进入教师研究视野。在专业课程中融合红色文化思政内容,实现红色文化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出专业课程、红色文化“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基于此,文章针对新媒体背景下外语翻译专业课程融入红色文化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打造“大思政”的工作格局。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音乐课程教学与思政理念进行整合,发挥协同效应,能够有效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和民族音乐自信心,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剖析安徽理工大学《智能材料》课程思政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智能材料》的进行了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针对思政教育内容不足、思政教育融合困难和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通过重新修订课程目标、重构教学设计、改革考核方式等途径将课程思政元素无痕融入教学全过程。以《智能材料》的课程教学内容为例,具体从人类文明、材料发展史、科技前言、安全教育等四个维度挖掘了适于思政教育的元素,从多角度提炼了《智能材料》知识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价值,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刘译霞  徐晓芳  孙丽 《经济师》2024,(3):229-231
《工程量清单编制》课程思政的建设将行业文化特色、地方文化底蕴和学校育人宗旨相结合设定思政育人目标;从组建高素质师资团队、重构模块化教学内容、选取生活化思政元素、创新项目化教学模式、优化多元化评价体系,运用信息、人力资源等全方位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从而实现“寓教于课、寓教于乐”的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9.
张芸 《经济师》2023,(8):189-190
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扎实推动课程思政走实走深,充分发挥课堂思政教育引领示范作用,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文章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教学总体设计、课程实施、评价与成效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与改革,在此背景下,“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程当中是思政课程教改的重要任务。而在思政系列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其中专门进行历史教育的课程,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主战场。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二者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上契合度很高,具有很大的融合可行性。“四史”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融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基于上述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从多层面进行分析,探讨融入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22,(1)
随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经济法课程开设现状来看,无论在课程价值聚焦、课程思政与实践元素的结合、任课教师的常态化德育培育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认为在经济法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系统建设,需要深刻剖析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力求最大限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22,(1)
文章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课程为例,围绕高职本科风景园林专业"三全育人"的目标,就风景园林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目标下,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梳理实施途径,提出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设计思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并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马丽丽  韩平  邬万江 《经济师》2023,(2):213-214+219
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教育的有益补充,两者协同,使思想政治教育由表及里,深层渗透,进而达到促进大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统计是适用于多学科领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很多学科和专业都开设了相关课程。基于统计学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的实践,梳理了七个融入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爱国情怀、专业素养等代表性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案例,指出了统计学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程深度融合高校太极拳课程是高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目的是解决培养大学生道德修养与身体教育的统一。文章研究聚焦高校太极拳普修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分析高校太极拳普修课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路径。以太极拳普修课教学为例,在教学路径上重新定位课程思政发展理念,建立成长型思维,在教学内容上挖掘太极拳普修课的课程思政元素,增强太极拳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5.
苏鸯 《经济师》2023,(2):209-210
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因涉及诸多西方文化,且有着专业覆盖面广、开设时间长以及受众较多等特点,被公认为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本文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的几大考量要素:思想、内容和形式,具体设计了思政元素多维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具体实践案例,旨在实现“授业”并“解惑”,成功融通“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  相似文献   

16.
把“案例型”课型应用于《管理学》的教学中,利用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资料,依靠一定技术对具体事件进行分析,得出普遍性结论,使《管理学》教学能形象化、生动化地进行,这样更符合学生学习管理学基本知识的认知习惯,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掌握基层管理技能,从而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管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型”教学与否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及问卷调查,得出“案例型”教学可以显著的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22,(1)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逐渐发生改变,我国将"基础会计"专业的课程中慢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主要推广思政教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对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分析,将思政教学元素与会计专业相融合,做到专业教学中充分体现思政教学内容,同时,在思政教学中体现出会计专业要求,扩大会计学校中对思政教育的方向,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22,(1)
自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发布以后,全国所有高校、所有专业都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文章在阐述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实践价值的基础上,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探寻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欣 《经济师》2023,(8):178-179
教育部印发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推进高等院校的指导纲领,提出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积极搭建招聘与配置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的思政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学教辩做导结思”教学模式,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管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无论从目前各类组织的改革需要 ,还是从长远管理人才的培养而言 ,《管理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任务艰巨 ,《管理学》课程建设十分必要和紧迫。文章从《管理学》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设计、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的主要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