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真实性审计作为我国审计机关的基本工作要求和总体目标,需要在审计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笔者认为应在如下几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真实性审计工作。一、明确界定财务审计目标。财务审计的总体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实施监督,并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但这里必须强调,真实性是首位的,是第一目标。在财务审计总体目标下,还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即财务审计具体目标。具体包括存在性、完整性、准确性、所有权、合法性、计价、截止期、恰当披露。这八个具体目标之间是相互关联而又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杜克云 《现代审计》2010,(3):12-12,44
对国家财政资金配置的决策权与执行权的监督.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审计机关如何通过对财政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检查,发挥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作用呢?我们认为,应当:  相似文献   

3.
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作出评价是审计意见书中应当表述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中国审计规范的《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中规定:审计机关应当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的评价在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中反映。  相似文献   

4.
《审计法》明确规定,审计机关依法监督国家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但从这些年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审计机关一直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主要的工作内容,而效益审计只是刚刚开始探索,国家审计对政府使用纳税人资金有效性的监督职能还远未履行到位。本文在分析开展效益审计现状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在未来大力开展效益审计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审计事项评价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所反映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做的评判。然而执行中审计事项评价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一、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区别 1.监督的主体不同。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种表现形式,监督主体是以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为主的会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会计监督具有监督范围的局限性和监督人员的复杂性,仅指单位内部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内部控制形式。审计监督则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人民政府由审计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具体实施的,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因而审计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法定的审计机关。  相似文献   

7.
财政审计的首要目标应该定位于:财政收支的合法性。财政收支合法性审计是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财政的必然需要;从几年来财政审计的情况看,在财政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财政收支合法性审计是改进财政管理、整顿财政秩序的现实需要;从审计法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规定的审计机关的职责出发,财政收支合法性审计是加强审计监督、履行法律责任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8.
从审计概念上看,审计的目标可以分为真实性审计、合法性审计和效益性审计。但传统的审计是以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为主,即审计目标是对财务信息的真实合法性发表意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要求,《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丁二作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可见,开展效益审计,发现被审单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加强规范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损失浪费,是审计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试对县级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今年,宁夏审计厅在全区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年”活动,要求所有的审计项目都要体现绩效审计的内涵,在现有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中,突出效益性的目标要求,即按照综合目标绩效审计的要求开展日常审计项目。但对于目前审计机关范围最大的监督对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多数审计人员却感觉绩效审计内容难以确定,一些审计人员甚至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单纯,大部分单位的经费仅仅是办公经费等,绩效审计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财政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下级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策,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校开展绩效审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 《中国审计》2007,(3):49-50
绩效审计在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达,即使是同一国家由于行业和习惯等不同而形成对其使用不同的概念来表示。在深圳市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第十三条将绩效审计定义为:“绩效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在对政府各部门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审查其在履行职责时财政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效益审计是测试评价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的监督行为。《审计法》中确立的我国审计三大目标是真实、合法和有效,其中真实性是基础,合法性是基本要求,效益性是最终目的。因此对于《审计法》中规定的属于国家审计范围的单位和有关项目,都可以进行效益审计,而效益审计是在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责任审计将成为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审计机关的职责必须对经济责任进行监督评价。审计机关与所有者、经营者所构成的三角关系决定了审计机关的职责是对受托经济责任的监督及评价,通过审查经营者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评价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经济业务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以及为保证实现预期经济责任目标所采取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的健全性、有效性,向所有者报告经营者履行经济责任的业绩和能力等情况。   2.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传统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4.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一)建立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应与审计目标相一致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接受委托,依法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其履行经济责任与义务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定,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和任用干部提供依据。所以,审计的目标仍然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这就要求在建立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将经济责任指标的构建与审计目标、委托人的具体要求等有机结合起来,为正确的评价领导…  相似文献   

15.
李迎春  熊松 《审计月刊》2006,(10):17-18
《审计法》第二十八条对审计管辖范围作出了有关规定: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审计机关之间对审计管辖范围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审计机关确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本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至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审计事项,可以直接进行审计,但是应当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审计一本条规定确定了审计管辖范围的三项基本原则,即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原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原则和指定管辖原则。  相似文献   

16.
税收征管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税务部门组织税收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的审计监督。税收征管审计可以促使税收征收机关和纳税人依法征纳税款,切实保障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完整入库,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地方税收征管审计的重点谈谈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或其他审计组织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借以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情况的监督活动。  相似文献   

18.
预算执行审计是《宪法》赋予审计机关的首要任务和永恒主题,伴随着《审计法》、《预算法》的颁布与实施,更加明确了审计机关开展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职责权限。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国家预算管理监督制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主要对本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检查监督。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事业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各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独立进行的经济监督活动,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审计机关成立以来,行政事业审计对于加强国家机关建设,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当前我省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监督政府各部门(含直属单位)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政府部门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是政府部门审计的重要任务。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是由本级政府各部门的财政预算组成的,只有对政府各部门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审计机关主要承担对政府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应进行审计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国家审计机关有要求被审计单位提报资料权、对被审计单位检查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