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明 《商业研究》1993,(6):45-47
<正> 广告的对象是人,人是有心理活动的,要使广告获得成功,并提高广告的效果,必须把心理学原理运用在广告中,以指导广告的设计和制作。 广告要适应消费者的注意心理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主要通过眼睛的注视来实现。广告  相似文献   

2.
论广告翻译中的归化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告翻译的归化策略与广告的“全球本土化”是一脉相通的,即广告翻译应尽量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广告翻译中,归化策略要优于异化策略。成功的归化翻译能使产品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取得不同地区的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3.
探悉消费心理学在增强广告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的是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体心理特征。本文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讨论了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提升增强广告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庾为 《江苏商论》2007,(11):103-104
"科学的广告术是依据心理学法则的",广告欲达成最佳效果,必须走进消费者的心灵之门,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广告活动,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注意,产生适切的联想,刺激其购买欲望并最终促成购买行为。本文从注意、记忆、联想等心理活动过程入手,探讨广告创作中的心理学法则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5.
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的是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体心理特征.本文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讨论了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提升增强广告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消费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消费行为。在广告设计制作中,注重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旨在探寻消费心理学对增强广告所起到的作用,并讨论企业应怎样合理利用消费心理来提升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代广告传播通过一定的技巧和手段.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的心理过程.最终接受广告内容,实现消费过程。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和分析广告在消费者态度转变的关键环节——认同层面所施加的作用和影响来揭示广告传播建构消费者心理认同的内在机制.从而为消费者正确认识和运用广告信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色彩效果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具有一定的诱导性。在广告中色彩的运用和广告所推销的物品特性要密切相关,要同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紧密吻合。因此,在进行广告创意策略中要掌握进行色彩归纳整理的原则和方法,即掌握色彩的属性。  相似文献   

9.
内隐记忆原理对广告活动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广告活动需要心理学有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广告传播中的无意识现象 ,而其本质上是人类内隐记忆的反映。内隐记忆对广告效果评价 ,广告发布策略以及广告创意有着诸多启示。直接测量并不能反映全部的广告效果 ,广告效果还应包括消费者广告的内隐无意识加工成分 ;广告的重复接触策略从内隐记忆的视角再次得以证明 ;创意人员应该将内隐记忆原理运用到广告创意中以形成“启动式创意”。  相似文献   

10.
在移动短视频媒体日趋繁荣的当下,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使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将目光投放到移动短视频中来。由于不同消费者对广告的接受程度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消费者能否有效地把握所传达的内容关系到广告的意义和转化。基于此,文章运用了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首先介绍了移动短视频广告的价值,讨论了广告创作中消费者心理的作用,最后阐述了广告中消费者心理应用。即广告主在创作过程中,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特点与规律,针对性创作短视频广告,这样才能将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变为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消费者对农产品产生不安全心理,农产品广告对农产品产销对接、品牌建设、消费指导起到重要作用,农产品广告进行消费者"安全心理"的诉求,对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此为基本点,分析了农产品广告"安全心理"的障碍、"安全心理"诉求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广告只注重介绍产品功效的理性诉求,很容易使人产生"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印象和逆反心理。而富有人情味和艺术性情感诉求的广告,通过激发消费者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地克服消费者的心理抗拒,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广告影响,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一、情感广告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洪明 《江苏商论》2009,(6):27-28
"移情"(empathy)是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Titchnner于1909年提出来的心理学命题。消费者的情感因素是影响其品牌态度和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商业广告及其翻译如能从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心理和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打动消费者,就能起到理想的移情作用,实现情感促销的终极目标。本文从商业广告审美角度入手,分析消费者在广告审美中的心理过程,论述商业广告的审美功能和移情作用,探讨广告语言审美价值的生成技巧与广告翻译的移情策略。  相似文献   

14.
江波 《中国广告》2003,(10):60-61
广告界有一名言:"科学的广告术是依照心理学法则的。"也就是说,广告想获得成功,务必符合消费者的心理特点。但我们目前对广告心理的研究,对消费者心理的探索往往只停留在意识层面,很少关注消费者的潜意识。人的心理现象应包括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领域,并且,按照弗  相似文献   

15.
浅析情感诉求在广告心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淑平 《现代商业》2008,(5):260-260
情感诉求通过诉求消费心理需求的情感内容,如欢乐、情爱、幽默、怀旧等,去感染、说服消费者,进而让大众形成积极的品牌态度.本文试图对情感诉求在广告心理学中的应用策略做出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6.
广告定位是广告宣传的基础,是促销的重要环节。消费者对于不同的日化产品的关注点和关注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日化用品的广告定位要抓住这些规律,选择恰当的广告定位策略,使广告宣传能够打动消费者,在促销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郭银萍 《商》2014,(22):111-111
一个成功的广告需要准确定位消费群体,把握消费人群的消费心理。消费心理是广告策划中广告战略制定的基本立足点和依据之一。本文在AIDMA法则基础上,对于广告消费者的需要的诱发、广告战略制定以及群体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就消费者心理在广告策划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消费者对广告的“真实反应”的研究,分析了原有广告效果评估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运用消费者心理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效果评价模型—“真实反应”,为更有效的效果评估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消费者对广告的“真实反应”的研究,分析了原有广告效果评估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运用消费者心理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效果评价模型—“真实反应”,为更有效的效果评估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日益激烈的广告竞争中,重视广告的心理效应、立足于受众的心理,成为提高宣传有效度,促使商品成功推向市场的关键。为此,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广告受众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有效的广告策略和对策,以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品营销活动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