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李世泽 《广西经济》2007,(3):26-27,51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已被《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列为西部大开发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衡量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成效的重要标尺,也是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一体化有利于该区域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分工协作,整合利用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合力打造中国南部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带动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进而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促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内涵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包括中国(广东西部、海南西部、广西南部)、越南,以及相邻北部湾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等七个国家。从地理位置来看,北部湾处于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结合部,是沟通两者的桥梁背靠中国大陆,面向东南亚,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交汇处,具有成为中国-东南亚乃至整个东亚海陆空交通枢纽的潜力,是中国南向发展的前沿;也是中国西南地区乃至西部的出海口。  相似文献   

3.
唐宁 《广西经济》2007,(2):29-31
一、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凸显“4+2”格局 北部湾,是南海西北部一个半封闭的海湾,湾顶是广西,东面是广东的雷州半岛和海南省,西南为越南。广西南濒北部湾,背靠大西南,远眺十多个海外邻邦。  相似文献   

4.
宋策 《广西经济》2008,(4):20-21
一、广西北部湾城市崛起须重视与广东环北部湾城市的互补 广西北部湾城市的定位问题已在国务院批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得到正式确立,在此毋庸赘述。但要解决与广东环北部湾城市的互补以避免恶性竞争问题.就必须了解广东环北部湾城市(主要是湛江市和茂名市)的现实优劣和城市定位。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战略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伟民 《特区经济》2007,216(1):186-187
环北部湾地区作为中国与东盟跨海联结的纽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地处环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该地区由于基于中国与东盟“十加一”的合作在迅速发展、中国和越南现在进行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取得明显成效的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以将很可能成为继中国的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第四个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作为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是保证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整合才能够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6.
滕冲 《广西经济》2007,(10):24-26
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以及纳入玉林、崇左物流通道功能而形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以下简称北部湾城镇群)地处中国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多区域合作交汇点上,既是我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和枢纽,也是我国西南地区走向东盟、通往全球大市场最便捷的门户。发展北部湾城镇群,是我国构筑多极发展,推进城镇化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外交战略、能源安全战略等多方面的需要。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在参与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同时。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曾昭宁  姚轩鸽 《发展》2009,(12):5-7
继环北部湾经济区(广西)、成渝经济区之后,2009年6月25Et,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不仅预示着国家区域规划再添新成员,也昭示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战略推进阶段。本文着重分析探讨《规划》出台的宏观背景、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小青 《广西经济》2009,(10):13-15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非公有经济发展现状 1.规模较小,在广西处于中下游水平。速度较快,在广西处于中上游水平(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0.
梁丹琳 《中国经贸》2011,(20):71-7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是中国与东盟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但该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对广西北部湾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现状与周边省市加以比较,试图探索出适合该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充分肯定了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前景广阔,希望广西沿海发展形成新的一极;全国政协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列为今年专题协商议题;《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列为西部大开发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地处泛北部湾经济圈核心区域,是我国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地区,是我国连接东盟的主门户和桥头堡。当前,作为推进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重要基点和前沿的北部垮(广西)经济区,面临着共同的多区域合作新兴机遇,肩负着广西沿海成为经济发展新一极的共同所史使命和责任,广西沿海四市应统一思想、携手合作,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轻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认为,轻工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广、积累高的特点,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轻工业的极大发展,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实力极大增强的重要基础,轻纺加工业发展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配套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要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成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的加工制造基地,形成带动和支撑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必须大力发展轻工业。  相似文献   

14.
在7月23日召开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湾,面向东南亚,沟通东中西,服务西部大开发,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门户和枢纽,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示范区,逐步成为我国沿海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笔者认为,刘书记讲话精神实质和经济区功能定位的核心在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探索出一条对西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进泛北部湾合作与开发,广西已启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而要实现整个泛北部湾地区在更深层次和更大领域的合作,必然需要构建一个金融合作平台,集聚金融资源,这就给南宁市构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提升中心城市地位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一、梧州商贸业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可行性分析 (一)历史机遇 2002年11月,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开始启动,将于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了东西部发展平衡,国家从2000年正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8年1月国家批准并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面对广西加快发展的这一系列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经济腹地的梧州的重大发展机遇,梧州商贸业应主动参与区域合作,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圈。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区域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并分析该地区工业发展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相关防治措施,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特殊性,提出对广西北部湾今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从狭义的范围来说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开展各项行政活动,包括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和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准实施,明确提出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放合作的信息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部湾地区与大西南联动开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部湾包括广西沿海地区、广东雷州半岛、海南西部沿海地区以及越南北部沿海地区;大西南系指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重庆。北部湾地区与大西南联动开发,实际上是沿海与内陆的经济联动——“山”与“海”的联姻,是地缘上两个相连的经济区域在同一开放格局下的优势互补、劣势互消,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非同小可的一个大板块。当下,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指向和区域经济发展视角开始转向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正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大开发必然要求大开放结伴而行,大开放(除了政策、体制因素的作用外)必然要有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通道相匹配,否则,难以跳出窘境。我国北部湾地区与大西南联动开发,是双方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径选……  相似文献   

20.
开放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对于加快广西大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强中国一东盟政治经济关系乃至带动和辐射全国其他地区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当前和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可能要转到宣传造势和务实推进上。从目前看.一个难以回避又不得不正视和应对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认真分析北部湾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全国其他地区开放开发的成功经验.北部湾经济区在下一步开放开发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