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把技术-环境壁垒区分为创新性壁垒和差异性壁垒。在此基础上,利用Hotelling的线性双寡头模型分析了跨国企业为跨越进口国的差异性壁垒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进入模式选择。本文还把绿地投资的固定成本、东道国企业与跨国企业的技术差异、东道国的市场规模以及市场竞争强度等作为影响企业选择最佳投资模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绿地投资的固定成本比较低时,并购将成为企业的最佳投资模式;跨国企业较之东道国企业拥有更明显的技术优势,跨国企业更愿意选择绿地投资方式;当东道国的市场规模比较大,并且绿地投资对跨国企业来说是可行的,并购将成为跨国企业的最佳选择;市场竞争强度与进入方式选择之间并不呈现单调关系。  相似文献   

2.
成本领先战略在企业竞争策略中的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桂清 《经济师》2007,(4):75-75,78
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已成为困扰所有企业的共同难题。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对企业的发展实践极具指导意义。文章主要阐述实行成本领先战略是构建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探讨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运用成本领先战略取得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佼佼者和市场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3.
市场竞争、东道国引资政策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一个两阶段古诺竞争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东道国引资政策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术转移取决于东道国市场竞争程度、本地企业的模仿能力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成本。在东道国企业模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低技术的直接投资将损害东道国企业,从而降低东道国的国民福利水平;文章同时研究了市场竞争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东道国来说,维持一个适度有序竞争的国内市场,同时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进行有选择地甄别与吸收,比单纯的竞争战略更有利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  相似文献   

4.
<正>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国外企业在打入国际市场中,打出了一种“策略联盟”战略,以保证企业共同发展。具体做法就是通过技术合作、交流、授权等方式与大型跨国企业或者当地的知名公司,实行联盟合作。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可以借此突破东道国的贸易  相似文献   

5.
企业政治策略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特别对跨国企业来说,是企业谋求东道国合法性的重要手段。文章理论探讨了企业政治策略在跨国公司海外生存中的作用机理,分析了企业政治策略对东道国环境和资源的"缓冲"和"桥接"作用。按照策略定位选择、参与层次选择、策略对象选择三步设计了企业政治策略选择决策流程图并讨论了在各个选择决策点上的考量因素,为跨国公司海外市场的政治策略选择提供了一个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网络游戏企业的竞争现状和国内市场的具体情况出发,运用竞争战略理论对网络游戏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网络游戏企业选择竞争战略时应该以总成本领先竞争战略、差异化竞争战略和专一化竞争战略为主,结合自身的实力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7.
逆全球化背景下日趋复杂的东道国舆论环境给我国国际化进程带来严峻挑战,对其如何影响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决策还缺乏系统的实证检验。基于情感分析技术(NLP)和网络爬虫,对2015-2022年间830余万条媒体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构建涉华舆情指数,系统分析与检验了东道国舆论环境对我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舆论环境越差,相比于独资模式,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相比于跨国并购,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进入海外市场;跨国企业的产权性质和国际化经验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影响机制方面,东道国舆论环境通过影响企业的规制、规范和认知合法性来影响跨国企业投资设立模式的选择。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跨国企业恰当地选择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积极规避或弱化舆论风险,更好地在东道国投资布局与经营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艾猷芾 《经济师》2003,(10):239-240
文章通过对格兰仕的比较竞争优势战略和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战略进行对比与组合分析 ,提出企业选择竞争战略应立足于科学的市场定位、企业自身优势的发挥、企业主导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跨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企业竞争力和专利价值为标准,运用SWOT和波士顿矩阵分析,揭示跨国企业大多处于企业竞争力强、拥有专利价值高的区域;跨国企业多采用以专利网策略和主动提起专利诉讼策略为核心的进攻型专利战略,其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优势地位建立在强大的企业竞争力和领先技术上;通过对西方跨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比较,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及在该领域处于落后的原因,阐述了跨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对我国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启示,并就政府和企业在相关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英语的迅速国际化,各种带有地域特征的"英语"不断产生,在本地的对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跨国企业迅速发展,人力资源本土化成为了跨国企业在东道国市场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战略.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战略必然造就英语的本土化,而英语的本土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的实施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与经济发展——兼论中国的跨国公司战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以跨国公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为论述的主线 ,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各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 ,必须进一步引进跨国公司投资 ,同时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 ,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我国引进跨国公司投资战略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战略。  相似文献   

12.
孔小伟 《经济前沿》2012,3(3):142-150
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性特征明显,需要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以稀释风险。本文考察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现象,结合高频分笔数据来研究公司股价被“拆低”以后,这类公司股票是否在流动性方面有所变化?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公司股价“拆低”使得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得到显著提升;而那些未发生股价“拆低”的配对样本在事件前后,流动性未发生明显差异。最后,通过回归发现流动性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一些短期指标所解释,但是显著的截距项说明分拆依然会带来流动性的明显提升。流动性提升将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基础,提升其企业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曹爽 《时代经贸》2007,5(1X):3-4
近几年我国的跨国公司发展迅速,跨国企业如何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跨国公司带有许多来自母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色彩,那么很容易受到东道国的排斥、猜疑与限制,这样会制约跨国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实现从中国企业到“东道国企业”的转变,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才能使我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发展立于不敢之地。本文就针对本土化经营战略的一些具体措施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4.
技术溢出产生主要是由于跨国公司与中国当地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差距,形成技术溢出的势能。制约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溢出的主要因素有技术差距、竞争程度、当地企业吸收能力等等,强化技术溢出,并有效吸收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环境标准产生于环境管理的需要,依内容而分为环境技术标准与环境管理标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在环境技术标准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从成本和市场两个方面对企业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其总体效应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和企业战略。在现实中,偏低的环境技术标准虽使我国企业获得了短暂的贸易优势,但不利于长期的持续发展。要打造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选择最优环境技术标准,并大力采用ISO 14000系列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化发展愈来愈迅速,规模愈来愈大。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将在东道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既给东道国带来积极效应,也会产生消极效应。为了更好地解释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给东道国产生的溢出效应,经济学家们相继建立了技术溢出效应模型,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马海 《经济与管理》2008,22(8):83-86
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与投资地区的互动是双方反复博弈的结果,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是一种双赢策略。互动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对外投资企业提高技术学习和竞争能力,适应投资地的市场与文化,规避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为中国跨国公司创造有利的外部发展条件。外部因素通过良好的互动机制也可以与内部因素产生相互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董佺  张诚 《财经研究》2006,32(2):18-29
专业服务跨国公司在市场进入初期,以质量信号作为歧异化战略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文章在分离均衡条件下对其质量信号的选择策略进行了研究。选择何种质量信号,受到服务成本差异程度、来自相邻市场的替代压力和重复购买性等因素的制约。如果专业服务跨国公司提供服务的替代程度较低时,高价格会成为最优的质量信号。相反,如果相邻市场对细分市场有一定的替代压力时,花费性广告更有可能作为质量信号出现。文章据此对专业服务跨国公司的未来的质量信号策略和市场渗透方式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国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普遍将中国市场作为当前目标市场。跨国公司的中国市场战略,对中国国内市场形势和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必须针对跨国公司中国市场战略形势,完善相应的产业政策,有效地借助全球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孔小伟 《产经评论》2012,(3):142-150
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性特征明显,需要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以稀释风险。本文考察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现象,结合高频分笔数据来研究公司股价被"拆低"以后,这类公司股票是否在流动性方面有所变化?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公司股价"拆低"使得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得到显著提升;而那些未发生股价"拆低"的配对样本在事件前后,流动性未发生明显差异。最后,通过回归发现流动性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一些短期指标所解释,但是显著的截距项说明分拆依然会带来流动性的明显提升。流动性提升将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基础,提升其企业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