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今年,银行把盘活资金存量作为重点工作,认为盘活存量是控制总量,保证重点,缓解资金紧张状况的根本途径。前半年,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盘活资金,特别在压缩“三项”资金占用上,层层下任务,级级有措施,银行出了一身汗,但结果“三项”资金不但没降,反而上升,存量越盘越沉,越盘越死。信贷资金为何盘而不活?一个主要原因是银行单枪匹马孤掌难鸣。应当承认,盘活存量是银行的一项工作,但银行的贷款投向了企业,贷款的  相似文献   

2.
政府银行企业“三家抬”———深州市积极探索盘活企业资产的新路子□王炳忠随学文为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提高市办工业的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河北省深州市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政府、银行、企业“三家抬”的办法收到较好效果,得到了省、市领导肯...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启东市积极探索存量资产盘活、盘优之路,使一大批亏损、资不抵债企业走出困境,盘活的沉淀、呆滞资产达1.5亿元。 一、嫁接外资。通过吸纳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对困难企业“输血补氧”,使闲置资产进入新的循环,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市颜料化工厂由于市场原因,生产时停时转,价值430万元的设备闲置严重。韩国斗门株式会社投入70多万美元与之合资合作,不但盘活了原有的厂房、设备,还新增生产能力5000万元以上。 二、切块分立。通过划小核算单位,对困死企业逐一击破,变“整块死”为“分块活”。惠萍染织厂由于资金困难,企业运转不正常。…  相似文献   

4.
2014年以来,国务院、财政部多次发文并部署盘活存量财政资金的相关工作,各地也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存量资金规模仍然居高不下,本文拟对存量资金的形成原因进行总结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
强化力量盯住存量管好增量提高质量——河南省西峡县农行全力以赴搞好盘活资金工作●张达明去年以来,西峡农行本着“管理发展年”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3.9”电话会议精神,迅速制定出了全方位的盘活资金攻坚方案和措施。他们采取了“强化力量,全力盘活;...  相似文献   

6.
一、努力增加资金实力,盘活信贷资金存量和调整贷款结构把握资金导向,拓宽资金来源,使之向高效农业产业化项目倾斜。国家宏观调控,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改革,尽管当前“适度”微调从实际出发信贷资金要求我们必须把着眼点放在盘活资金存量上来。一要化大力气清收非正常...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江苏省射阳县海通镇把加大技改投入作为发展乡镇工业的基本措施,着力盘活存量,全面招商引资,放手发展个体经营经济,共引进资金956万元,新上6个工业项目,创办一家与香港合资企业,新办了6家股份制企业,累计新增投入578万元,盘活存量资产742万元,恢复和新增生产能力1520万元,乡镇工业运行质量迅速转变。这不仅促进了乡镇工业经济摆脱困境,也带动了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推进技改投入,必须以转变思路为切入点。海通以企业改制为契机,制订了“产权多样化,投资多元化,企业规模化,发展外向化”的技改投入工作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浙江省三门县在国有、城镇集体工作领域加大企业改制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盘活了一大批闲置资产,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下阶段计划把重点转向全社会存量资产,主要是乡镇民营工业企业存量资产的开发。据初步统计,全县乡镇民营工业企业总资产约12个亿,其中闲置半闲置的达2-3个亿,开发潜力巨大。 在“盘活存量资产”这篇大文章里,“活”是目的,“盘”是手段。作为“存量资产”,资产所有者迫切要求它活,政府希望它活,社会需要它活。关键问题是如何能活起来。这里,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资产转移,二是经营权转移。过去三门县国营、集体企业改制普遍采用资产转移办法,达到盘活存量资产的目的。这个方法当然可以继续使用,但光靠这个手段对于民营企业资产来说还不够,因为目前在全县民营企业的存量资产中,资产名义上的所有者和实际所有者不相符,产权主体不明晰;其次,由于是个  相似文献   

9.
韦若平 《时代经贸》2007,5(11Z):82-82,84
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但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必须强化资金管理,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运营效率,规避资金风险等方面,必须认清资金风险的成因并加强资金风险的防范来降低资金风险。本文就资金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的问题谈点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落实"管理效益年"活动,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推动筹措活化资金工作:一、学邯钢经验,把筹措活化资金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的主线是盘活资金存量(一)上半年信贷和资金情况今年以来,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紧张,虽然几家大银行储蓄增加了一些,但可投放的资金却很少。一方面,一季度全省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365亿元,比年初增加53.7亿元。其中,工业贷款37.7亿元,比年初增长10.34亿元,商业贷款余额61.03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独辟蹊径,解决资金困难,我县从多渠道、多方面入手盘活存量资产,缓解了资金矛盾,促进了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借助增量盘活存量发展经济离不开经济,通过对存量资产的盘查,掌握了一批因某些局部环节不良而功亏一溃的呆滞项目,对其中重点项目进行启动。一是加强薄弱环节,激强鳖体投资效益。二是以增量为结晶点,在果项项目变国上培植四氯的效益生长点。二、借助科技投入盘活存量技术水平、装备水平落后,科技含量低,是造成一些产品滞销,项目资金沉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自2013年国务院提出"优化金融资源,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要求后,财政资金存量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如何激活财政存量资金,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针对目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现状,盘活财政资金存量工作中取得的进展、遇到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盘活资金存量的途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 目前,全国各地企业正在广泛开展清仓利库,盘活资金存量的工作,这对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也有部分企业的领导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认为清仓利库是个老生常谈的工作,处理积压物资和商品会得不偿失。其实,企业开展清仓利库工作,就单纯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说,企业不仅在经济上不会受到损失,反而还能提高自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迁安市委、市政府把启动“双停”(停产、半停产)企业作为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重点11作之一,通过采取“因企制宜、多管齐下、分类启动、对症下药”的办法,取得了成效。截止目前,该市已启动“双停”企业41家,盘活存量资产3.7亿元.并使3542名下岗职工重新上岗。优势企业并一批。对于产品无市场、生产无资金、管理又混乱的“双停”企业,采取由优势企业对其兼并或托管方式,充分利用优势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币场等方面的优势,激活“双停”企业的闲置资产。迁安市服装厂在被兼并之前,已累计停产6个月,负债率高达180%…  相似文献   

15.
围绕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已进行十多年了,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有些企业甚至出现“雄风渐减”趋势。症结何在?实践证明,关键在于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所有权的直接利益驱动机制和产权的刚性约束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企业改革如果不触及产权这个核心问题,将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产权改革问题是深化企业改革,盘活国有企业资产存量,搞活大中型企业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这是我国长达十多年改革探索得出来的结论。从1984年开始,我国围绕搞活大中型企业改革,先后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盈亏包干制、两步利改税、承包经营、贯彻《条例》转换经营机制等阶段。其间曾有意无意回避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很多初创企业都认为资金是最大的困难,有多少钱才能办多大的企业也似乎是一个定理。然而东风置业公司却走出了一条盘活存量资产、整合资源的创业道路,不仅没有跟母公司要一分钱,还使一个年亏损700多万元的企业在5年内实现盈利1.5亿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沈涛民  张国文 《经济纵横》1997,(10):38-39,35
浅谈企业间资产重组的形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沈寿民张国文近几年来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资产重组”越来越被各级领导、部门、企业重视。资产重组是一种充分利用资源的好手段,它是以资源的再配置,盘活存量资产,重新优化资源,实现资产增值为目标。资产重组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远没有解决好,潜在的困难正逐步增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任务还很艰巨。这里,关键是要改善启动资金运行的企业环境和市场环境,也就是说,要从强化宏观调控,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入手,选择有效策略,调整企业资金结构与市场机制两者之间的失衡,校正启动资金运行中的政策和操作上的误差,增强启动资金的可调性和可控性,以期实现启动资金效应的预期目标。第一,确立资金存量调整的主导地位,专业银行应千方百计通过重组资金存量,借存养存,以存治存,向存量要增量,向存量要资金和效益,以达到结构优化之目的。目前,当务之急且较为可行的松动存量以增加增量的途径有:(1)清仓挖潜,盘清家底,减少积压,变沉淀资金为流动资金;(2)通过信贷、利率杠杆,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要谨防“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春风  赵磊 《经济论坛》2000,(19):34-3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指出:对部分国企实行债转股。这是国家为促进国有资产重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化解金融风险所做的又一重大举措。 目前,在国企债转股中出现的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错误地认为国家实施债转股是扶贫救灾,于是将最困难、根本没希望扭亏的企业“包装”起来,向国家推荐为“债转股”的对象,对那些符合条件的,则认为“肥水不能外流”,瞒着或压着不报。②有些企业认为债转股是国家帮助其划掉所欠银行贷款的一项政策,将…  相似文献   

20.
张才学  范仲文 《经济师》2003,(10):222-222,224
2 0 0 2年 ,成都市政府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对其“东郊”老工业区实施“东迁”———利用企业土地处理资金及政府优惠政策 ,将老国企从“东郊”市区搬迁到如龙泉、新都、青白江等统一经济规划区。一方面 ,通过搬迁 ,借助技术改造、制度创新、组织变革等手段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企业整体经营能力 ;另一方面 ,通过合资合作、并购联盟、关停并转等措施 ,优化工业结构 ,盘活存量资产 ,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 ,最终实现成都经济高速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文章着重分析“东迁”战略给企业带来的战略机遇 ,研究四川国企在“东迁”战略实施中 ,如何抓住有利时机 ,领导企业大变革 ,提高企业经营能力 ,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