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樊硕 《中外管理》2011,(5):72-73
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而有些企业却不能?与适用于任何行业的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对象聚焦于"产业型企业"而非金融型或投资型企业。“产业型企业”,是通过整合资源并运用管理能力向经济市场中贡献产品和服务的一类组织,它作为经济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任务是对经济效益的追逐。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存在的形式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是由国家提  相似文献   

3.
企业成长理论除了西方学者在企业内部和产业组织这两个维度研究外,转轨国家中,特别是中国的企业成长理论,应该引入新的变量,即市场维度和政府维度。因此,转轨经济中制约企业成长的四维变量包含:1.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与运营效益,2.产业组织的竞争与合作,3.市场需求及市场容量,4.政府规制及产业政策。本文就这四个变量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骨干,已经完整地融于世界文化交流的有机生命体。在现代社会中,它不再单纯是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和企业员工养家糊口解决温饱的地方,而且还是企业员工实现自我表现价值、寻求精神追求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机构"。因此,企业不但要考虑作为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而且更要考虑作为"文化机构"的"精神实现"。只有建立一个符合社会发展的、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生命力才能永不衰竭。  相似文献   

5.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骨干,已经完整地融于世界文化交流的有机生命体。在现代社会中,它不再单纯是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和企业员工养家糊口解决温饱的地方,而且还是企业员工实现自我表现价值、寻求精神追求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机构”。因此,企业不但要考虑作为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而且更要考虑作为“文化机构”的“精神实现”。只有建立一个符合社会发展的、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生命力才能永不衰竭。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理论作为当今世界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类企业的关注。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组织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发展历史过程中,企业员工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企业信奉、倡导并付于实践的行为方式、共同信仰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蜀都房地产》2004,(A02):12-13,15
成都的房地产市场属于企业数量众多、资产规模较小、集中度低、产业组织结构高度分散的结构。从规模经济和提高社会福利角度出发,成都的房地产业应通过资本市场的兼并重组、提高行业进入壁垒、打造房地产企业品牌等手段来构建垄断竞争的有效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8.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骨干,已经完整地融干世界文化交流的有机生命体.在现代社会中.它不再单纯是一个盈利性的终济组织和企业员工养家糊口解决温饱的地方,而且还是企业员工实现自我表现价值、寻求精神追求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机构".因此,企业不但要考虑作为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而且更要考虑作为"文化机构"的"精神实现".只有建立一个符合社会发展的、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生命力才能永不衰竭.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贸易理论不同,产业内贸易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其分析框架,从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行为角度来解释产业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形成,为厂商行为与贸易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作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三大基石,需求的多样性与重叠性、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对企业如何跨国经营,提高一国国际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需求多样性和重叠性的存在有利于企业克服各种市场隔离,  相似文献   

10.
杨念 《企业家》2002,(2):6-8
做大还是做小?企业规模选择的关键问题是确定是否在企业中存在着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当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企业中集中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将降到最小,企业的生产效益最好,这时的企业规模是最佳规模,或者说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企业规模是否合理一般是通过对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分析来反映(注:美国经济学家贝恩[J.S.Bain],1959年)。产业集中度是反映产业市场结构性状和大企业市场控制力的一相概念。一般认为,CR4≤40%为低集中度:40%≤CR4≤60%为中集中度;60%≤CR4≤80%为较高集中度;CR4>80%为高集中度。表一中以我国工业企业为考察对象分析,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使用销售收入指标反映产业集中度,采用3年的产业集中度的平均数作为产业集中度的数值。  相似文献   

11.
刘先伟 《活力》2010,(16):41-41
企业文化随着近代产业经济的发展早已悄然而生,并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其作用更是得到企业和市场的广泛认可。企业文化以产业经济一种天生附属品的姿态问世,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的地位已经无法替代。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间的合作已带有突出的网络化特征。企业网络组织本质上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的关于市场与企业两分法的经济组织形式。网络组织具有为成员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扩张、优势互补、降低交易成本、分散经营风险等优势。同时网络组织也存在风险,只有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为网络组织的顺利运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组织本身不可能十全十美,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组织形式也应随之做出调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业务的拓展变化,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因此,组织的结构不仅要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还要随企业规模、技术、战略等不断做出调整。随着信息科技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更加具有弹性,企业与外部市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同时,为了降低治理成本,企业内部采用内部市场等分权经营模式,于是,在企业内外部都可能出现科斯所说的半市场、半企业的中间性组织。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问题一直是创新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学家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结构的划分,定性地分析了完全竞争、完全垄断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寡头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进而得出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最后,文章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未来需要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企业集群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企业经济》2006,(1):50-5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Embedded)网络组织已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并成为许多地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但是,企业集群潜在的风险问题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单一结构的专业化企业集群市场风险更大。本文基于产业生态的视角,系统地分析了企业集群发展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产业逐步向特定地域集中.由于分工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交替作用,产业集群成为介于市场与企业的组织模式.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在竞争中求合作、求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当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的关联度提高以后,如何促进当地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就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物业服务在整个房地产经济中价值的不断深化,物业服务的产业边界开始淡化,“跨界经营”成为物业服务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一、集群剩余:产业集群治理的基础集群剩余是由于产业集群的分工效率和结构优势,使得整个产业集群组织所实现的超过市场单个企业创造绩效简单相加所得总和的那部分经济增量,并由参与集群分工的企业成员共同创造和共  相似文献   

19.
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下称代表机构)作为吸引外商投资、发展国际经济贸易交往的重要组织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国际经济信息交流、跨国产业引导发展、全球商业市场开拓、贸易与投资环境改进、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  相似文献   

20.
李兰 《经济界》2005,(4):34-37
问:邵主任,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财富论坛,让我们感到国内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存在很大差距,而目前企业纷纷将进入世界500强定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种“500强情结”既让人振奋,同时也让人担忧,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邵宁:我作为这次财富论坛小组的成员,参与了组织工作。我认为进世界500强只是某一些企业发展的方向,这与企业所处的产业有关。世界500强企业一般都是处在规模经济要求比较高的产业中,对于这些产业而言,只有大规模才是经济规模。对于某些产业来说,只有小规模才是经济规模,比如一些劳动密集型的、需求个性化的产业。所以扩大企业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