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被提出后,得到了普遍的赞同并形成了广泛共识.然而达到怎样的目标才算实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地区的特殊环境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在综述"和谐社会"评价体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评价体系的原则,并根据新疆地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新疆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解,并提出了这一指标体系的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2.
一个社会的实质是什么?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文化和谐的社会,深入挖掘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解放文化生产力,对于和谐社会构建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和谐社会与法治密不可分。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胡锦涛一贯强调法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并在不同场合,从不同层面阐释了以和谐法治为核心的法治思想。胡锦涛法治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机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企业社会责任是促进社会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础,企业社会责任使社会走向和谐。本文在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基础上,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企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民主法治是重要保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有效途径等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提出了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和谐校园的构建,以此来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杨炳 《发展》2008,(2):90-90
和谐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追求的目标,在我国政治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党中央顺应民意,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为和谐社会建设确定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7.
裘伟廷 《宁波经济》2005,(10):27-29,33
在网络时代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回避网络以及在网络空间中构建和谐社会。本文提出了“网络和谐社会”的概念和其构建意义,对网络和谐社会的主要研究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针对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现实背景,而提出的总体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本文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与税收原则理解的出发,分析税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了税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担的六大责任。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内在地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导向;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明确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主线。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扶贫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扶贫开发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对扶贫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有高度认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扎实把扶贫开发向前推进,通过减少和消除贫困促进建立和谐社会。一、扶贫开发有利于推进统筹城  相似文献   

11.
本项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从战略高度对晋城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背景、构建基础条件、总体指导思路、近期目标任务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充分把握市情、剖析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晋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架构,提出了所要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推进的“八大构建工程”,并相应提出了十项配套推进的对策措施,对加强构建的组织领导也提出了重要建议。一、晋城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基础条件本报告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已…  相似文献   

12.
郭峦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1):122-124,19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章探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社会个体的和谐发展、社会结构和谐、经济发展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四方面的基本内涵,提出旅游业具有强大经济和社会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同一性,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根据;为我们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为正确处理不同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基础;为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一、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经济是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侦查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对新形势下的侦查监督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这对于增强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能力,更好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学界对于和谐社会以及和谐农村社会的内涵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不同的看法,主要从社会学、生态学、发展经济学与社会政治学等方面进行界定。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研究和谐社会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明义 《魅力中国》2008,(25):88-8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针,笔者认为,检察机关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司法保障。一、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高度稳定性要求,充分发挥检察院职能  相似文献   

18.
唐磊  路军 《改革与战略》2006,11(6):159-160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因此,和谐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培育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在对当前社会阶层关系状况以及蕴含的危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和谐社会阶层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阶层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吕强 《魅力中国》2010,(7X):265-265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而公共危机管理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构建和谐社会则是政府危机管理的价值目标。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急需用和谐社会的理念来指导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发展新时期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是我国科技水平逐步提高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要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做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加快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