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3年10月,《中国澳大利亚贸易与经济框架》签订以来,两国经贸合作更加紧密,双边贸易迅速增长,贸易领域不断拓宽,中澳贸易总额从2006年的135.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03.9亿美元,增长了50.36%;2008年又创下272亿美元新高,比2007年增长33.6%。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澳大利亚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2.
毛艳 《时代经贸》2011,(22):70-71
近年来,中印双边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印度成为我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但随着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我国与印度的贸易摩擦事件时有发生。分析造成这些贸易摩擦的原因,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中印贸易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有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654.7亿美元,印度在中国贸易伙伴中排名第18位,是中国的第八大出口市场。据印度统计,中国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  相似文献   

4.
2007年,是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0周年,两国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我国海关统计,2007年1-10月,中俄双边贸易达到393.5亿美元,同比增长41.9%,其中中方对俄出口234.3亿美元,增幅83.1%;中国自俄罗斯进口159.2亿美元,同比增长6.7%。俄罗斯成为中国第8大贸易伙伴。而根据俄罗斯海关统计,中国已成为俄第3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5.
中美经贸合作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状按照中国海关统计 ,1999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614.3亿美元 ,较1998年增长12%,其中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10.5%,为419.5亿美元 ,而从美国的进口则上升了15.4%,达194.8亿美元。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 ,1999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949.1亿美元 ,较1998年增长11 %,其中美国对华出口下降7.9%,为131.2亿美元 ,而进口则上升了14.9%,达817.9亿美元 ,为历史最高水平。美国继续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而中国则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保持第四。197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仅24.5…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和增长最快的经济实体。但是,受冷战的影响,长期以来,两个国家在经贸方面没有太多的合作。近年来,两国高层领导人开始了接触。政治合作导致了双方经济上的合作,双边贸易已成为经济合作的发动机。并且,当今中印的双边贸易不断增强的趋势正在对两国的政治交往产生积极影响。两国的边境贸易被定位为一种解决双方长期存在的政治问题的工具。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印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印的边界贸易对两国的政治关系和相互理解有明显的影响。中印双边贸易基础坚实、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以及近邻的东亚各国和地区相比,中国劳动生产率依然很低,产业结构也较为落后(张文忠、杨荫凯,2001)。自1992年中国对美贸易首次为顺差以来,顺差数额逐年递增。200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693.8亿美元,出口2327.0亿美元,顺差1633.2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伙伴为欧盟)。随着中美贸易额的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07年1~10月份,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48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7%,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全年将达2000亿美元以上,中国分别超过日本和加拿大,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国和第一大进口国,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综观2007年,中美贸易关系发展并不是那样顺畅,人为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两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迅速提高。在此背景下,两大邻国之间的贸易从理论上来看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深化。然而,本文通过对1992年以来中国对印度出口数据的分析发现,尽管过去20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绝对量增长很快,但是从相对量来看,中印双边贸易强度一直低于其它主要贸易伙伴,近年来甚至有中国对印度出口不断乏力的趋势。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对印度的出口结构和贸易成本并发现,导致对印度出口乏力的主要原因有:出口契合度低、产业内贸易低、贸易成本下降的空间有限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巴西:投资合作及其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是全球具有最大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2004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6亿雷亚尔,合601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2位.1974年,中国与巴西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巴建交31年来,中巴双边贸易投资关系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200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6.98亿美元,是建交年份的212倍;2004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123.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巴出口36.7亿美元,自巴西进口86.8亿美元.目前,巴西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2001年开始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巴西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1.
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和欧洲的双边贸易不断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1997年欧元区11国与我国贸易额为343.5亿美元,比19?5年增长近4倍。欧盟目前是仅次于日本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是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如今,这种状况将因欧元的启动而受...  相似文献   

12.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的贸易额度日益攀升,截止去年,按中方统计,双边贸易总额已达到2116亿美元,而按美方统计,中美贸易总额为2853亿美元。虽然双方在统计口径上不一,但数据显示,双边的经贸往来使中美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日益紧密。目前,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双方经贸规模不断扩大之际,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两国的高度关注,贸易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中美经贸往来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3.
美国FDI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在华直接投资(FDI)快速增长,同时中美双边贸易额也在不断扩大,从1979年的25亿美元跃升至2005年的2116亿美元。现在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和外资来源国之一,研究美国FDI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有助于中国合理制定对美国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燕 《经济论坛》2007,(10):74-76
一、引言 中国与欧盟于1975年正式建交时双边贸易只有24.46亿美元,此后,伴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双边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如今,东扩后的欧盟已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累计第一技术供应方和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同时中国也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200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173.1亿美元,同比增长22.6%.据欧盟统计,去年前7个月,欧盟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创记录的476亿欧元(约597亿美元),同比增长24%.巨大的贸易逆差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声浪,令双边贸易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和谐.尤其是近期遭遇欧盟反倾销税的中国鞋,更被许多中欧观察人士视为一个不佳的征兆,他们认为欧盟极有可能改变以往的贸易开放策略,转而寻求更加保守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已由建交前的50.3亿美元增至2004年的900.68亿美元。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中韩贸易额为632亿美元,较2002年同比增长了43.4%,这个增长速度不仅高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增长的37.1%的水平,也高于中国同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31.1%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增长30.0%的增长速度,200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为900.68亿美元,较2003年又增长了42.5%,远高于2004年中国同美国34.3%、日本25.7%和欧盟33.6%的增长速度,同时也远高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35.7%的增长速度,预计2005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将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相似文献   

16.
徐扬 《经济视角》2006,(11):53-54
一、我国目前国际收支状况及其影响据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2006年1-5月,中国累计贸易顺差达467.9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其中5月当月实现贸易顺差13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从进、出口月度增长额看,今年进口一度呈加快之势,并于3月份创下峰值达668.5亿美元,但随后下降至5月份的601.1亿美元,而出口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分国别看,目前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5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额达983.3亿美元,增长20.2%;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前5个月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973.7亿美元,增幅达25.4%,其中1-4月我国对美实现了贸易顺差393.2亿美元。今年…  相似文献   

17.
扩大中印两国经贸关系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印经贸关系现状200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了75.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6%,其中我国出口33.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1%,进口42.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6.9%。虽然中印双边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但双方目前的贸易额相对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极不相称的。近年来,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医药品、轻工产品、纺织品、化工、食品、金属制品以及生丝、杂豆、纸张纸浆、松香、焦炭等。90年代中期时,矿产品曾是中国对印度出口的第二大商品,近两三年来已经退居于第三或第四位,而机电产品则跃居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中美关系是中国双边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关系,但是中欧关系也不可忽视,欧盟还是我们可以团结和争取的对象。经贸合作是中欧双边关系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在2019年之前,欧盟连续16年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当时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与中国的逆差最大,欧盟与我国的逆差大约3000多亿美元,持续保持16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稳定双边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从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来说,1980年是20.63亿美元,1990年是66.9亿美元,这十一年问双边贸易增长了2.2倍.根据下图,1996年双边贸易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大关,2000年为395.2亿美元,2001年尽管国际贸易增幅锐减,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仍在增加,突破400亿美元,达到418亿美元,相比1995年的194.9亿美元增幅达114.5%.双边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据统计,1995年-2001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6.9%上升到8.3%,多年来,东盟保持了中国的第5大贸易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状况 在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化的进程中,区域贸易的加快与扩大使区域贸易联盟的发展步伐加速,欧盟、亚洲和美洲三大贸易区在全球贸易领域三分天下的格局雏形初现。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851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贸易大国。2004年,欧盟1~8月中欧双边贸易总额达1116.5亿美元,增长36.6%。中国与欧盟贸易额和增长速度如此之快,使我国不断增强对彼此贸易关系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