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素伦 《商场现代化》2007,(9Z):285-286
政府采购制度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支出透明度、消除腐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政府采购法还存在诸多缺漏。我国政府采购法应扩大适用范围,规范采购方式,完善社会政策目标以及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张素伦 《商场现代化》2007,(26):285-286
政府采购制度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支出透明度、消除腐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政府采购法还存在诸多缺漏。我国政府采购法应扩大适用范围,规范采购方式,完善社会政策目标以及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政府采购法》颁布以来,政府采购制度在全国实行已经快5个年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张仕东 《商业文化》2004,(B09):16-19
今年时值我国推行政府采购制度8周年、《政府采购法》颁布2周年。伴随着这一制度的推行,我国政府采购工作也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  相似文献   

5.
自1998年至今我国政府采购的规模从31亿元人民币飞速增长到1万多亿元,保障政府采购活动顺利高效进行的政府采购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国的政府采购在规模、范围、法制建设、监督管理以及迈向国际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具体的政府采购工作在制度完善、规划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要求我国政府要及时地总结经验,尽快解决政府采购工作和政府采购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防范与控制政府采购风险,仅仅通过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及其配套制度是不够的,政府采购当事人对政府采购风险认知的程度与能力直接关系到政府采购的执行效果。基于对我国10省份政府采购当事人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政府采购当事人对于政府采购功能、政府采购执行、政府采购风险和政府采购制度的认知,不仅存在认知不全面的问题,而且还有认知上的偏差,这正是导致政府采购领域风险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防范政府采购风险必须同时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化政府采购当事人的风险认知能力与水平;二是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及其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7.
《市场周刊》2004,(21):16-17
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政府采购制度进入全面施行时期。一年来,经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采购法的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据统计,2003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超过了预定目标,达到1659.4亿元,比2002年增加650亿元,增长了64.4%。从一年的实施情况看,全国政府采购工作与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将政府采购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张丽琴  文杰 《商业研究》2000,(11):136-137
目前,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正逐步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因此,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政府采购法,而政府采购立法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公平、公正、公开、效益、保护国内产业与市场和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贸导刊》2008,(6):36-37
一、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政府采购法》于2002年公布,2003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5年来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取得了九个方面的突出成绩:  相似文献   

10.
政府采购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WTO承认的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手段"。为此,各国普遍在本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中规定了购买"国货"的原则。我国《政府采购法》也有相应的规定,但没有制定具体的标准,致使在实践中出现采购部门规避法律,专门购买昂贵的"洋品牌"的现象。因此,亟需在政府采购制度中确立原产地规则,以确立"国货"标准,使政府采购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