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职位,要为公司的成败承担完全的责任,但是却不能做出最重要的决定;在公司里具有相当的权威,但是却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这一权威.听起来这像不像一个苦差事?其实这个职位就是CEO.当一个执行官到达他事业的顶峰,实现了他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的时候,他开始意识到CEO的工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2.
肖某是一家中日合资电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的年轻工程师.去年被公司派往日本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回国后他的技术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于是开始对现在的工作职位和薪水产生了不满足感。为此.他偷偷向一些企业寄发了求职信.希望能找到一份满意的新工作。一家日本独资公司(以下简称独资公司)看了肖某寄来的个人背景材料后.  相似文献   

3.
直面work stress!——关于工作压力的一份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公司负责人,你是否因为自身的工作原因而焦虑忧愁过?作为公司普通雇员,你是否为自己的职位压力而彷徨困苦过?  相似文献   

4.
一位年轻人辞掉了一份月薪万元的工作,奔赴到另一个月薪6000元的新职位。万元月薪的大公司,领导们个个牛气冲天。对人说话都是命令武的,你必须如何如何,否则走人,让他连想死的心都有。  相似文献   

5.
在工作一年后,公司里有几个职位虚位以待,你是候选人之一。可是晋升没有你的份,甚至比你晚进公司的人都获得了提升。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不能怨天尤人,相反你应该好好反省自己。那么,怎样才能引起别人(特别是上司)的注意而不错过下一次机会呢?以下是五个妨碍你在职场获得应有回报的认识误区,必须加以纠正。误区之一:人们应当知道我是名勤奋工作的员工做一名勤奋工作的员工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你还得时不  相似文献   

6.
或许,他是麦当劳历史上任期最短的CEO,但他绝对是麦当劳最忠诚、服务过最多岗位的人。他不仅是首位担任该公司CEO的外籍人士,而且还是麦当劳自1987年以来第一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公司C E O。在查理·贝尔15岁时,他就得到了麦当劳的兼职工作,27岁时他快速地晋升到澳大利亚公司的副总裁,这早早奠基了这位澳大利亚人的传奇。《中国新时代》2004年7月号报道查理·贝尔走马上任麦当劳全球总裁时,他说:“麦当劳的每个职位我都做过了,只差这个职位。如果能够在这个职位上死去,我会非常高兴。”尽管是在对前任吉姆·坎塔卢波因为心脏病去世的怀念…  相似文献   

7.
名刊速览     
因为太出色被雇佣?HRMagazine2004年10月号迈克·吉尼博斯是一个懂技术的管理者,三年前,他离开了他的前任雇主,因为他觉得他的价值不止公司给的那个数。他要找到更受尊敬的职位,两次跳槽之后,他成为现在公司的副总裁。“如果你没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确定一个你渴望达到的目标,你就很容易不开心和不满足。”吉尼博斯说。从吉尼博斯的经历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能力超出雇主岗位要求的经理,如果工作不能给他们挑战,他们很快就会跳槽。果真如此吗?专家建议,现在是时候仔细观察一下那些被我们称做超能力的经理们了。超能力的…  相似文献   

8.
有经验的领导者懂得,改变企业文化可能意味着改变全局,它能让你比对手更快速地成长,战胜糟糕的经济形势,彻底改变企业的价值取向,并获得其他富有竞争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很多供职于体面的公司、拥有体面职位的体面人,在公司内被灌输的价值观其实是:别以为销售业绩好是你的功劳,那是因为我们公司的品牌好;别以为产品好是你的功劳,那是因为公司多年来的研发投入大;别以为那么多供应商追捧着你是因为你工作出色,告诉你,你爱来不来,爱走就走,门口等着坐你位置的人正排着队呢……  相似文献   

10.
微笑着赔钱     
找的次数多可能比不去找客户、不去为其服务要进步得多国外的保险业务员之所以比我们做得到位,可能也是在于他做到了 高附加值服务外国公司在保费上面很难跟中国保险公司的费率相抗衡真正服务在于你给客户提供赔付时的快捷和微笑  相似文献   

11.
残酷的现实     
一位父亲去拜访他在一家公司的好朋友。下面是他们之间的对话:你还是这家公司的副总么?是啊,怎么了?我儿子刚刚毕业,我希望让他接受点锻炼,丰富一下人生经历,同时开始赚点小钱。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忙。当然。我希望他能从点点滴滴做起,对劳动和金钱形成正确的看法。那好……我想可以让他去当总经理。总经理不需要做任何具体的事情,我让他来的时候他来一下,随便说些无关痛痒的废话。工资每月8万比索,有奖金,公司还负责报销一些日常花销。可以吗?嗯……不好,那可是一大笔钱啊,而且职位太高了。还有别的吗?那就项目主管吧。工作就是批示一下下…  相似文献   

12.
“我要告诉所有的师弟师妹,除非你想享受被骗的无奈,我还是劝你不要来应聘我在的公司。”一个网名叫”被骗的人”的大学生在他曾经就读的大学的 BBS上这样开始告诫自己的学弟学妹。因为他被他现在所在的公司骗了。这位大学生说:“在今年三月公司给我的Offer Letter(录用通知信)上,公司承诺我的月工资为5000元,职位是部门经理助理。我上任的第一天,公司和我签订劳动合同,但合同上我的工资被降到了 4000元,人事部经理解释说公司刚刚启动运营,员工工资先打8折,三个月后我的工资将能达到5000元。现在我已经工作了三个月,公司对我的工作也比较满意,但本月我的工资只增加了500元,并没有达到Offer上的约定。”近年来,人才市场为雇主提供了很  相似文献   

13.
当你的前任将一份工作、一个职位的“接力棒”传给你时,你应该怎样接好它呢?看看下面几位传接失败者的教训,也许能从中获得一些启迪。接棒失手一:“三把火”型传棒者描述:葛东,曾在办公室主任的位置工作了四年,四年内他温和不失威严,深得人心,业绩也  相似文献   

14.
一、粤高速实行能力绩效管理模式的背景 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高速),作为广东省交通集团内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贯彻公司“以人为本、开发能力、提升绩效”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总体思路,2001年进行了相应的职位分析研究,并按照精简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原则,对全公司的所有职位设置进行了优化整合,同时对优化整合的各个职位的相对重要性予以量化排序。职位分析及研究工作的开展,对公司工作流程的科学设计和工作岗位的规范设置,尤其是规范完善公司员工的薪酬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该公司还根据“职位分析及研究”建立起了全公司所有岗位的“职位说明书”,详细描述了每个部门的工作流程、任职要求、职位目标以及工作内容。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改善公司的整体绩效,2002年粤高速又对员工的绩效考评体系进行了科学研究,并结合前一阶段形成的“职位说明书”,建立起了与每个岗位“职位说明书”相对应的“职能基准说明书”和“职务基准说明书”。这些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化文件的建立,对提升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一岗一表”能力绩效管理模式的构建,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开发能力、提升绩效”的科学管理理念,对促进公司能力绩效的科学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退路与出路     
我有一位朋友,无论做什么事,总是先想到为自己找退路。他在一个单位工作多年,可在职位上还是原地踏步,一些比他晚来的年轻人,都做了他的上司。  相似文献   

16.
宽严相济     
在管理工作中,如何处理“制度”与“人情”之间的矛盾,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在这一点上,美国国际商用公司的老板西洛斯·海考克为管理者作出了表率。一次,一位老工人违反了工作制度,上班迟到,还酗酒闹事。按公司管理制度的规定,应受到开除的处分。管理人员很快作出了这一决定,梅考克本人也签了字。决定一宣布,老工人立刻火冒三丈。他委屈地对梅考克说:“当年公司创业时,我与你患难与共。你有难处时,我3个月不拿工资也拼着命给你干。如今老子犯了这点错就开除,真是一点儿情面也不讲!”有一个工人告诉梅考克,这个老工人的妻…  相似文献   

17.
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在其出版的《彼得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彼得原理”。他认为,在企业和各种其他组织中都普遍存在一种将员工晋升到一个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去的总体倾向,即一旦员工在低一级职位上干得很好,企业就将其提升到较高一级的职位上来,一直到将员工提升到一个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来之后,企业才会停止对一位员工的晋升。结果,本来这个人往下降一个职位等级,他可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员工,但是他现在却不得不呆在一个自己所不能胜任、但级别较高的职位上,并且要在这个职位上一直耗到退休。这种状况对于员工和企业双方来…  相似文献   

18.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5,(11):52-52
英雄不问出处,干新闻搞公关的冯斌照样能够提枪纵马,驰骋海外冯斌开玩笑说,1969年出生的他已经不属于新人类了。他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语速快,亲和力强,这可能和他做了六年春兰新闻中心负责人有很大关系。事情有时就是这样有趣,2004年当他开始在春兰的第13个年头时,冯斌被任命为春兰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一个与他1987年所学的工业外贸专业十分对口的职位。之前,他在春兰做过8年的国内营销,接着就开始了在新闻中心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新前程》2007,(5):11-11
你们曾遇到过糟糕的老板吗?从他那里,你学会了抱怨,还是学到了管理技巧? 美国企业家麦凯认为,你可以从你以前的老板身上(不管他是好是糟)发现他在这方面所犯的错误,并避免重蹈覆辙,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  相似文献   

20.
<正>当领导者试图通过解释来改变不同意见者的想法时,他得到的结果可能会很糟糕。一项调查显示:这种做法只能让领导者把自己孤立起来,结果比他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2007年,家得宝"的首席执行官Bob Nardelli被迫离职。他曾被委以重任去拯救这个命悬一线的公司。6年来,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