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前的通货膨胀有许多原因,核心要素却是一个:粮食。粮食在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因此粮价走势对通胀指数有决定性的影响。透过粮价变动的趋势看中国经济,却会看到地价和油价,把这三个价格联系起来,解决中国的通货膨胀就有了三难:管粮价难,管地价也难,管油价更难。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南京市住宅用地的特征价格模型,探讨了微观因素对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块的实际出让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地块特征,城市中心可达性、公共交通状况等区位特征,三级甲等医院可达性、省级实验小学可达性等邻里特征对住宅用地价格有显著的影响.通过特征变量系数的比较发现,城市中心可达性对地价的影响高于省级实验小学可达性,而省级实验小学可达性对地价的影响又高于三级甲等医院可达性.研究还考察了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控制各特征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同质住宅用地价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地价与房价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而对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差异性关注不够.基于2000 2010年徐州市市区的住宅用途地价与房价的相关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波动分析、协整分析及误差修正模型等计最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市地价与房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徐州市市区的地价与房价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在较短时间尺度上两者也存在相互影响,但房价的变动对地价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立体综合用地宗地价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具有多权属、多用途特性的立体综合用地地价评估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评述法,数学模型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影响立体综合用地价格的影响因素,设计了由综合基准地价、用途、地价空间分配决定的立体综合用地宗地价格评估方法。研究结论:立体综合用地宗地价格评估方法,可用于宗地地价评估,亦可应用于不同用途、不同权属、不同楼层的地价分摊。  相似文献   

5.
南京城市地价指数编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阐述了南京城市地价指数体系的建立及地价指数的编制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制出1997~2000年南京市分用途地价指数和城市综合地价指数。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建立一种具有理论基础的城镇商业用地基准地价容积率修正系数编制方法,为宗地评估提供更科学的参数标准。研究方法:基于竞租理论和最大效用原则等理论综合分析房屋楼层用途分布的经济驱动和土地收益随楼层递增而递减的变化特征,确定了均质区域内存在楼层用途由商业向住宅转换的分布特征及以转换层为临界点的收益分段递减规律;据此设计了以商业与住宅用地级别叠加划分均质区域R、统计方法确定临界楼层k、住宅级别基准地价确定临界楼面地价P的参数确定方法,基于城市房屋重置价格和典型楼盘的楼层售价的剩余法确定k+1层—顶层之间地价比值作为商业楼层系数并计算商业楼层地价,继而结合商业首层楼面基准地价回归分析拟合第1—k层之间的商业楼层修正系数;以此统计不同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条件下的宗地地价与基准地价的比值作为修正系数值。研究结果:基于上述思路设计了针对城镇商业用地基准地价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系统编制技术流程,以四会市城镇商业用地基准地价容积率修正系数编制进行了实例说明。研究结论:本方法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四会市、饶平县等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得到实践应用,验证了其可行性与合理性,丰富、完善了中国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地价评估原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地价评估原理初探刘水杏包纪祥一、我国小城镇地价评估工作存在的缺陷及根源与大中城市相似,目前小城镇地价评估的基本思路也是土地定级与估价结合进行,即先进行土地定级再在级内分用途确定基准地价,以基准地价为基础对各宗地进行具体情况修正得到宗地地价。这与...  相似文献   

8.
在评述国内外基准地价更新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国内目前基准地价更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监测点地价测算地价指数,以更新基准地价的新思路.以南京市为案例,利用原土地定级资料、基准地价资料、地价监测点体系信息和土地市场资料,结合国家城镇估价规程,通过测算监测点的地价求取地价指数,进行基准地价更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容积率和出让方式对地价的影响——基于特征价格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容积率和土地出让方式对城市地价的影响,以及2004年旨在减少土地协议出让方式的"71号令"是否提高了地价。研究方法:以北京市2002—2005年间1363宗住宅类土地出让的数据为基础,采用特征价格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容积率每提高1%,单位地价将提高0.86%;(2)"71号令"的颁布并没有明显地推高北京地价,只是减少了土地出让的总量。研究结论:出让方式从协议出让改为招标拍卖的实质是以市场机制代替计划体制,但市场机制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地价上涨。  相似文献   

10.
农地城市流转微观特征分析——武汉市城郊区的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对农地城市流转特征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本文利用武汉市城郊区被征地农户和村集体的样本调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城郊区农地城市流转的微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微观地块因素中,单个流转地块的面积、农地流转后的用途和流转地块是否处于城市规划区内对农地城市流转面积的影响都极为显著;在影响农地城市流转的众多村级因素中,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村集体年度总收入和村集体获得的征地补偿额,其次是村集体所在区平均最低地价水平;经济利益方面的因素是村集体供给农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高油价原因透视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其价格持续走高必然会对各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据有关国际组织估计 ,每桶石油价格上涨 1 0美元 ,就会使通货膨胀上升 0 5 % ,使经济增长率降低 0 2 5 % ,失业率增长 0 0 1 %。作为世界石油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的中国 ,无疑会受到国际高油价的影响。本文回顾了 2 0 0 4年 1~ 9月国内外油价走势 ,对高油价原因进行了透视 ,分析了高油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The dissemination of robust asset price data can help improve market effici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nvestment analysis. Land prices influence housing affordability, food security and the carbon infrastructure. Yet price and return histories for farmland in England are fragmented. To provide perspective, a long farmland price series is needed to improve transparency and bring the asset class into line with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real estate. After 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backdrop and considering methodology, this research uses a chain-linking approach to construct a long-term farmland price series for England. It then adjusts the series for inflation to examine real land prices. The resulting two-century English farmland prices series contributes to farmland market analysis. Notwithstanding some concerns with long-run chain component heterogeneity, the combined series helps us to understand English average farmland price dynamics. As measured by the geometric mean, English land price real capital returns have been positive over more than two centuries. Farmland real price growth was 0.33 per cent annually from 1781 to 2013 and 0.71 per cent from 1801 to 2013. The series contribute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land price dynamics.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目前国内关于粮食价格、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机制的研究.选取2001年7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VAR进行了粮食冲击效应分析,采用Johansen检验进行了三者因果的验证,合理解释了食品价格和粮食价格、CPI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论:在研究的时间段中,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的增长都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增长;物价水平的上涨也会影响到粮食价格.但是,物价水平对食品价格、粮食价格对食品价格的变化却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全国和城市层面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系统地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比较法。研究结果:从全国层面而言,作为房价与地价一般性代表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之间互为长期和短期Granger因,但房价的变动对地价变动的影响力更大些。而对23个大中城市的计量研究表明,各城市地价与房价的关系不是唯一而确定的,房价的增长更多地受自身因素而不是地价的影响。研究结论: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是复杂且因地而异的,以一个案例的分析结果来断定两者的关系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以湖南省湘潭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为基础和平台,探讨城市地价预测方法.研究方法GM(1,1)模型、贝叶斯方法及先行指标法.研究结果(1)GM(1,1)模型对湘潭市区地价水平的历史趋势拟合程度高,预测结果符合湘潭市社会经济及土地市场变化规律;(2)转折点预测的结论是湘潭市城市地价水平将继续上行,短期内不会改变方向.研究结论通过编制城市地价指数,采用GM(1,1)灰色模型、贝叶斯方法及先行指标等对市场地价水平及其波动转折点进行预测分析,是一条较科学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研究地质灾害对城镇住宅地价的影响及城镇住宅基准地价的地质灾害因素修正系数编制。研究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网格地价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基于兰州市1621个住宅地价调查样点数据的分析显示,地质灾害隐患可导致土地价值的降低,但作用程度在不同土地级别、不同空间位置存在差异,地质灾害对地价产生负作用的极值易出现在各类洪道、沟坡地带;运用兰州市公开出让住宅用地数据进行验算,将网格地价模型和GWR模型法得出的修正系数应用于兰州市基准地价修正法评估,验算结果基本符合兰州市地价实际情况,网格地价模型的验算结果较GWR模型更为平稳。研究结论:地质灾害因素修正系数的空间量化,有助于提高地价评估的准确和客观性;网格地价模型法较GWR模型法更适合当前基准地价修正系数编制。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研究农村和城市居民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5个方面受土地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解析土地价格与宏观经济间的关系,在东部地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法和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东部土地价格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东部土地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GDP将提高0.225个百分点。研究结论:东部土地价格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土地成为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土地价格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Granger检验的地价与房价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目的: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与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在短期,武汉市房价与地价互为因果,其中地价是房价的Granger原因的程度更大;在长期,房价与地价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在利用土地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宜多采用内生的政策工具;继续强化对土地投机的抑制政策,可相应减少政府用来“熨平市场”所需的土地储备量,以缓解土地储备资金不足之困。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地价形成的内在机理与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地价之间的压价恶性竞争,通过建立实证模型阐述工业地价形成的内在机理和城市间的博弈过程,为促进该区域间的合理博弈和协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Delphi法,相关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工业地价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且构建了最优地价模型.研究结论: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路网密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协议出让土地面积所占比例是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工业地价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对工业地价形成的作用程度不同.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制定跨区域的国土规划、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构建新型土地税收体系是推进长三角地区从非理性博弈过渡到理性博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