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农业保险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农村社会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保险发展的成果惠及占全国总人口71%的广大农民,是保险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岩 《特区经济》2005,(12):206-208
县域保险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保险。发展县域保险,为农民提供保险保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是我国保险业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险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业保险是稳定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建立和完善农业保护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农业风险的加剧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民盼望农业保险这个“保护伞”能为其生产生活带来保障。但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6亿元,仅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0.5%。我国自1982年开办农业保险以来,一直只有人保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两家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农业保险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和广大农民的需求。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保险是保险业和网络信息技术相互结合的时代产物,代表了保险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我国的保险业也在逐步与互联网相结合,开展互联网保险。我国的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速度较快,未来的发展前景较好,但是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我国现阶段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状况概述、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建议三个方面对我国的互联网保险发展问题进行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来,我国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保险机构数量、保费收入、保险资产总额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但从保险密度、保险深度来比较,我国保险业发展与国际保险业发展相距甚远,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从内外因素两方面对我国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1、我国应及早控制保险机构的数量;2、必须加强产品的创新发展;3、加强保险营销机制改革;4、提高保险信息的透明度;5、必须做好对投保人的承诺;6、加强保险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6.
日本农业保险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玫 《老区建设》2008,(5):63-64
农业保险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国际上已有40多个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其中日本的农业保险被认为是世界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在我国急需构建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以保障和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之际,研究日本农业保险的成功之处,对我国发展农业保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我国居民保险消费观念和保险消费支出的增长趋势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了当前我国保险市场消费端的发展状况。从保险市场的供给端出发,利用代表性保险公司的各项指标以及我国保险公司的保费占比和增加的情况,对我国保险的业务转变趋势、保险基金的投资结构转变、以及基于互联网经营方式的革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然后,文章为了寻求解决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困境并展望保险市场的未来发展。对美国,瑞士等国保险业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将我国与美国和瑞士等国的保险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从中更清晰的认清了我国保险业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对我国未来保险业的发展状况与方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严璐 《特区经济》2006,211(8):127-128
发展农村保险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难点和重点。本文阐述了发展农村保险事业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其市场潜力和现状,提出了发展和完善农村保险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人身保险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身保险是"三农"保险的重要内容,农村人身保险市场是我国保险业下一步开发的重点。文章通过阐述农村人身保险和市场营销策略理论,分析了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现状和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应当在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方面加以改进,促进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改变了保险业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方向。文章从互联网保险的概念出发并结合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历程,讨论分析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的现状,剖析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和壮大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保险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淑彬 《乡镇经济》2008,24(1):102-106
农业保险则是在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现代农业建设,防范农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这也是从实处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文章论述了我国开展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我国在开展农业保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开展农业保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贾云赟 《特区经济》2011,(3):175-176
农村小额信贷是实现农村建设和农户融资的重要手段,它和其他贷款产品一样都存在着风险,如果锁定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降低其收入来源的不确定性,适度提高其进入信贷市场的能力,该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而农业保险可以在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此,本文对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相结合的银保结合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次贷风险化解:分担及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求不平衡,政府力推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鼓励农村金融组织发放次贷,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三农"信贷缺乏有效抵押物,农业保险严重滞后,金融机构承担巨大风险,亟待进行风险化解、分担和补偿。应从政策、市场和金融组织自身发展三个方面对农村金融次贷风险进行分担和补偿,化解农村金融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4.
陈玲 《特区经济》2009,(9):171-173
农业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巨灾风险转嫁机制的缺失,农业保险在我国始终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再保险在农业保险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而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再保险的相关因素,提出参照美国农业再保险的成功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农业再保险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祖荣 《改革》2012,(5):132-137
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导致农业保险的高价格。农业保险的高价格与农户的低收入,使农户对农业保险缺乏有效需求。农业保险的外部经济特征和准公共物品属性减少了农户投保的激励,进一步削弱农户的有效需求,从而形成政府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凸显政府比农户更需要农业保险。政府应承担农业保险发展的主导责任,从立法、经济和行政等方面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6.
晋颖  段铷 《特区经济》2008,(4):181-183
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如何更好解决"农业、农民、农村"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从农业保险的构建和完善入手,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农业保险发展中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力求通过完善农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全方位、新时代农业风险防范体系,以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建立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联动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小额信贷、农业保险是"三农"建设的主力军,而银保互动机制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深度发展。本文结合国际经验,通过分析我国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联动机制现状,找出我国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文锋 《特区经济》2011,(7):176-177
通过详细分析阐述了农业保险体系比较成熟的美国做法,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存在农业保险需求不足、农业保险供给短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不断加强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多种途径补充农业保险的资金来源,建立国家、农民个人和金融机构在内的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并且积极扶持保险公司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保险具有经济补偿、积蓄基金、社会管理三大功能,但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发现,这三个功能并没得到很好的体现,原因有缺乏再保险和巨灾损失补偿制度、保险覆盖面不足和实际运行中管理不清等。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功能,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应采取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的原则、尽快对农业保险立法、培养农业保险人才和加大对农业保险公司的优惠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发展安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发展安徽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其次是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第三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第四是提高安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推进本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途径有: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品,全面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大力实施农产品流通工程;尽快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