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能源消耗、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低碳经济实现的关键在于低碳生产,低碳发展的重点应放在产业部门。因此,发展低碳产业,构建低碳产业体系是推进低碳经济、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工业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低碳产业链和促进低碳产业集群等方面构建了低碳产业体系,并从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制订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市场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和法律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愿景,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划和安排。建设低碳国家成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我国的发展导向和战略安排。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的共同行动下,我国承诺发展低碳的行动和目标对于在发展外交关系、能源安全和技术合作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志怀 《经济论坛》2011,(8):160-163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不二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本文从我国推行节能减排和低碳城市建设的宏观背景与工作进展出发,在深入调查宝鸡铁塔厂和中铁宝桥等企业的基础上,分析了宝鸡节能减排与低碳城市建设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推进宝鸡节能减排和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有点借鉴。  相似文献   

4.
合同能源管理与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途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对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节能减排,但是一味强调节能减排,对于大多数企业、建筑工程来说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响应,因为节能减排就意味着在企业产值减少的同时还增加了一部分节能减排的成本支出,最终影响企业的效益。然而,目前政府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这一举措,却可以利用这一类提供节能服务的企业把节能减排转变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更大限度地去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5.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低碳经济被提出以来,多数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中期和远期的减排目标,并根据自身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减排途径。在阐述我国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归纳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方法途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些适合国情的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邱柳 《经济研究导刊》2012,(10):144-145
沈阳作为国家唯一的"环境建设样板城",实现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老工业基地的突出代表,沈阳实现低碳发展目前既有有利条件,也面临诸多不利条件。科学认识和分析沈阳实现低碳发展的条件和意义,对于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布局、进而有效推进老工业基地的低碳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企业在低碳时代若要继续生存,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时代的发展。企业应根据市场份额和公平责任来划分减排责任,利用CDM机制,加快节能减排的步伐。同时,国家也应在法律上提供依据,为企业在低碳经济下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渐突出、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和传统能源供应压力的不断加大,低碳发展理念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必由之路,作为"能耗大户"的城市公共交通也正在迎来新一轮全球性"绿色与低碳"革命。在低碳经济理论视角下,如何快捷高效的节能减排,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降耗目标,使城市公共交通在节能减排模式下发展,文章做出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设》2011,(4):32-32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落幕,节能、减排、降耗、低碳等与环境相关的关键词已经出现在众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甚至成为规划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务院在部署“十二五”计划中强调,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中灌输低碳理念成为业内研究的重点工作。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渐凸显的气候变暖及由此导致的极端气候灾害,人类选择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最终出路。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平顶山市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许多特殊困难。通过企业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产、低碳排放的战略目标,应该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严格执行行业排放标准和产品环保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合理的准入机制与优惠政策;向低碳经济技术投资倾斜;共同解决众多乡镇小企业节能减排难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平顶山市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建设低碳消费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消费模式是推动低碳生产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建设低碳消费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低碳消费模式的引领作用,其次要大力强化企业、社会组织对建立低碳消费模式的推动作用,最后要全面提高居民对建立低碳消费模式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2.
罗良文  成晓杰 《技术经济》2013,(7):76-81,116
深入分析了我国OFDI与低碳经济的关系,构建了我国OFDI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在低碳契机和低碳要求下,我国的OFDI应从投资动因出发,从投资产业、区位选择和进入方式方面建立低碳路径,引导低碳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而言:以低碳投资巧避发达国家的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用低碳投资化解"贸易隐含碳"的困境,在低碳投资中寻求技术溢出效应;采取跨国并购和国际战略联盟的方式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全球战略框架,以树立低碳大国形象,既实现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升,又促进低碳经济在OFDI的引导下实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是目前全球经济的背景语境。当今国际社会,开始普遍反思工业化以来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及其他环境问题,开始追求低碳经济的低能耗高清洁高效率的发展模式。正因为如此,国际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围绕“低碳”问题的经济、技术和政治博弈。这场错综复杂的博弈根源于目前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困惑:气候变暖的真实性;发展模式短期内彻底转变的难题;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瓶颈;全球碳分配、碳测算、碳交易的国际认同与法律保障等等。直面这些困惑,一方面应该确证超越困惑的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另一方面应该寻求超越困惑的智慧:国家低碳经济战略的民族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社会行动体系和规划体系;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与应用;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机制,形成具有法效的低碳体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低碳经济是全球公共品的共识,低碳发展或将成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规则。在推进低碳经济的进程中,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政府充分发挥和强化低碳管理的作用,明确战略目标、完善法律框架、加强制度建设、实行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科技创新,这对我国完善政府的低碳管理行为,推进低碳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国经济社会背景、发展目标和技术基础不同,其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中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和路径。英国以市场机制建立为核心发展低碳经济,德国以低碳技术为核心发展低碳经济,美国重视新能源开发与应用,日本重点建设低碳社会,韩国实施绿色增长战略,印度将低碳与环保相结合,巴西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对这些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如下启示:发展低碳经济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国情的低碳道路;低碳立法和政策规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保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和新能源产业是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许蔚 《经济研究导刊》2011,(10):170-171
碳标签无论从研究进度还是实际应用来看目前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关注的日益加深,对国际贸易商品的碳足迹进行统一测度,推广碳标签的使用指日可待。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受到来自发达国家强制加注碳标签的要求,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因此,应该对中国应对碳标签壁垒和建立碳标签制度的前景进行探讨分析,为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资本论》的人道观看,低碳经济是人类应然且必然的选择,但是经济活动的碳放量并非越低越好,更不是无碳最好,而且低碳经济未必就是人道的经济。从《资本论》的自由观看,经济活动碳放量的高低变化反映了人类自由不断实现的过程,发展现代社会的低碳经济,科技发展是关键,量力而行是基本原则。从《资本论》的正义论看,资本主义制度下高碳经济的高速发展从根本上讲不是源于其制度的正义性而是源于其制度的不正义性。《资本论》对高碳经济的正义审视仍未过时,对建设我国低碳经济的制度保障也不乏现实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19.
The successively proposed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have not only set new goals for the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but also demonstrated China’s further determination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address global climate change. Considering the importance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in the course of achieving the Second Centenary Goal (1949-2049),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make scientific planning for the roadmap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to ensure building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under carbon constraints. More specifically, the optimization and realignment of energy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the rational planning of afforestation,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global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will be the core strategies for boosting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相似文献   

20.
基于科学发展的低碳经济建设,以内生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模式,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资本增长,有效的政府管制模式三个科学发展理念为基石。基于科学发展的低碳经济建设应从合理的减少碳减排,有效的碳捕获,全球范围统筹碳贸易三条路径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