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中,研究对象虽为生产关系,但也包含丰富内容的生产及其生产力理论。传统的生产力理论是一维的要素生产力理论,然而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实际是由要素生产力和协作生产力构成的二维理论体系。他在《资本论》中就是从这两个维度展开对生产及其生产力进行分析的。这一新的认识不仅恢复了其原意,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为生产力的内生演变和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解释,而且对于发展出一支独立的分支学科即马克思主义纯经济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信息作为生产力要素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作为生产力要素知识经济的基础与前提,它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是从质到量的深刻变革。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愈高。它人信息力就愈大。信息力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分力,是一个国家对信息利用程度以及对信息发挥作用程度的综合指标,它具有五个分作用的:粘合作用力、波及作用力、调控作用力、决策作用力、增殖作用力。因此,信息理论是现代生产力的产物,信息是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当今信息时代,需要我们用现代信息理论去分析生产力,将信息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生产力范畴作了经济学和哲学的深入科学分析,是我们今天研究现代社会生产力问题的宝贵思想财富.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深刻地理解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划时代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生产力经济学范畴的劳动者,是指正在或能够在生产力系统运行中发挥劳动功能的人,是生产力诸构成要素中唯一能动的要素,在生产力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作用的发挥,以合理使用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概念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但是对生产力的界定,迄今学术界仍有争议。本文通过回到马克思理论的原创文本,认为,生产力是对人类生产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精神的生产)水平的概括,它通过劳动的生产率、分工协作的效率、对自然力的利用率、人的思维水平表现出来,凝聚在人类的劳动产品中,因而这个属性在人类一定历史时期的活动中就客体化为一种客观的整体物质力量,从而成为一种可以认知的度,不但作为物质载体的生产工具可以表征生产力的水平,而且生产关系也表征一定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概念,只突出了"生产力的社会性",偏离了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和"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的思想,脱离了马克思改造社会的"社会生产力"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生产力概念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应当对以往的生产力定义进行修正,重新定义,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产力”,马克思有诸多提法和表述。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含义的生产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无疑是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乃至整个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本文运用现代“系统论”方法,分别就生产力系统的“系统质”、系统内部的“要素”和“结构”、系统外部的“环境”和“条件”进行梳理和剖析。基本结论是:要把“系统质”的一般层面的生产力规定与内部“要素”和“结构”、外部“环境”和“条件”等具体层面的生产力规定区别开来;前者回答的是生产力“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回答的则是“什么是”生产力的问题;既不能把这些不同层次的生产力规定混为一谈,更不能用具体层面的任何一种生产力规定去排斥甚至取代一般层面的生产力规定。  相似文献   

8.
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必然条件,是推动人类文明的不可替代的动力因子.管理在生产力系统中通过发挥管理的连结、引导、算计、谋划和整分合作用使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等生产力诸要素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效率倍增使现实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管理也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理论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三个代表"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各项工作努力做到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以理论创新的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从最古老的生产分工到简单的土地、劳动,从资本、技术的投入到管理、文化因素的出现,直至具有效益、环保双重理念的绿色生产力因素的悄然兴起,西方生产力要素理论无疑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可以肯定,西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发展正经历着最重要的机遇期,其中,包括相关的思维方式、度量方法、因素选择、制度支持及绩效标准等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先进生产力应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或社会共同体中相对发达并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生产力.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除了具有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独特的内容,即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异质型外包的生产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质型外包对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外包形式的多元化发展现状,分析了不同途径的外包方式和承接不同生产工序的外包环节对生产率的作用,结果发现:承接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要大于对外发包,材料外包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要显著大于服务外包,承接加工品与资本品生产工序的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承接初级品与零部件工序环节的外包,在融入全球化外商投资的溢出传递效应时,承接不同生产工序环节的制造业外包对生产率的整体提升效果仍为正向促进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有关发展异质型外包的差异化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及其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斯特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立足于本国国情,把生产力这种新颖的观念首先引入到了经济学之中。运用生产力理论,从当时的实际国情出发,有力地驳斥了当时处于强势的斯密主义,在学理上为保护幼稚工业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古典经济学视界中,他的生产力理论范式比较合理地解释了精神劳动的生产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有远见的企业家都意识到21世纪是名牌产品争夺天下的世纪,名牌充分体现先进生产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名牌遇到来自世界名牌的严峻挑战。我们应从社会层面、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和文化层面上,形成合力,以提高中国名牌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在显现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现象的刘易斯转折点,到迎来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人口抚养比停止下降的人口红利转折点,其间日本经过了30余年,韩国将经过40多年,而中国充其量只有9年。中国这一特殊性可以较好地解释民工荒或招工难现象的严峻性,以及工资增长的巨大幅度。研究指出,工资增长的可持续性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能否与之保持同步和适应,同时提出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政策与综合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要素生产率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问题。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要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就要利用财政政策直接增加或促进企业增加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及研究与开发领域的投资。我国1998年启动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基础设施的投资,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早日将加强人力资本及研究与开发领域的投资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给出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定义,对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方法的分类情况,并揭示了各种分类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详细介绍了各种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方法及其分解原理,概括了应用这些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竞争、所有权与中国工业经济效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主要是检验竞争、所有权对中国工业经济效率的联合影响。本文将所有权结构内生化,建立了分析转型经济产业组织的SS-C-P分析框架。本文分析的结论是,市场竞争和所有权变革是影响工业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充分的市场竞争和有效的所有权结构的结合会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而竞争和无效的所有权结构组合会恶化经济效率,所有权结构与市场竞争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