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问题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解决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地铁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解决工具。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建成或正在建造地铁,多个城市的地铁项目已获准国家立项,我国的地铁建设方兴未艾。地铁多建造于繁华市区,为减少地铁工程施工对城市拆迁和地面交通、居民生活等的影响,盾构法施工在地铁区间隧道的施工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盾构机虽安全、高效、技术先进,但造价昂贵、设计、制造周期长,其设计又与土建工程设计结合密切,管理要求高,地铁工程要求特殊等,使得地铁盾构区间隧道工程施工的招标,对工程的成功与否影响巨大。广州地铁一号线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顺利地实现了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各大城市都在大力修建地铁以缓解交通压力。地铁施工技术有多种,现阶段主要运用的包括暗挖法、明挖法和盾构法。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暗挖法在地铁施工中的运用,希望对今后有关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对于大型城市来说,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途径。轨道交通(地铁和城轨的总称)则是大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的轴心,也是构建大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枢纽。目前国内许多大城市已经尝试通过城市轨道交通来构建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如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地。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在运营过程之  相似文献   

4.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人口和产业也不断涌向各大城市与大城市圈。这就带来了两个消极后果:①大城市过分膨胀,交通拥挤,住房质量低下等破坏生活环境的城市问题日趋严重;②地方城市因专门人才匱乏和技术力量薄弱而发展缓慢。为了缓和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协调大城市与地方城市的发展速度,日本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政策。  相似文献   

5.
施菡 《上海国资》2002,(2):26-27
提起上海的轨道交通和越江隧道的建设必定少不了一个名字——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软土隧道事业的开拓者,与市民息息相关的打浦路越江隧道、延安路越江隧道及延安路复线隧道、外滩行人观光隧道、地铁一号线、地铁二号线、地铁一号线向北延伸段、明珠线二期都是他们的"代表作"。可以说,隧道公司是上海交通飞速发展的一大功臣。随着WTO进入实质性运作和北京申奥的成功、上海"十五"规划的实施,带来了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的热潮。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内许多大型施工企业一样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工业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各项施工建筑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工程施工部门在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施工方面的障碍,在一些盘山公路和地铁通道的修筑活动中,需要开挖隧道来缩短工程线路,保证施工通道的畅通。因此,隧道施工活动的成效往往决定着项目工程的成败。项目勘探人员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工程勘测,选定出成本最优、施工难度最小的隧道路线,从而以最小的施工预算完成质量最优的隧道施工工程。本文针对隧道工程的成本预算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几点应对隧道施工预算难点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广州地铁五号线文冲站折返线过房屋段的暗挖施工技术,可为同类城市隧道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据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完成的《2012—2013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报告》统计,2013年,预计有12个城市将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其中新增首次运营的城市有哈尔滨、长沙、宁波、郑州,总计新增运营里程约387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在目前国内的建设项目中,主要以地铁为主。目前,除了大城市,一些中型城市甚至中小型城市都掀起了地铁建设热潮。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蓬勃发展,地铁作为大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其安全性的重要程度毋庸置疑。为使地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有效地进行,本文梳理了公路、水运、隧道等相关建设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地铁建设中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等进行初步研究,并分析国内外重大危险源的研究方法,参考有关经验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关键在于规划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客运需求急剧增长.由于我国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城市交通环境与交通质量有了明显的下降,诸如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出行速度和空气质量下降、停车场地缺乏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恶化了大城市的投资环境,限制了大城市的发展速度,也影响了大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建立一个庞大的、现代化的城市立体交通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则是这个立体交通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甚至决定了城市的发展规模.可以这么说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取决于城市的发展,同时它又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哪里有城市轨道交通,哪里就能得到发展.这已为国内外的经验所证明.  相似文献   

11.
珠三角的交通运输存在着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不合理的结构性缺陷,导致交通运输质量和效率低下、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空气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制约着珠江三角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珠三角大城市结构升级的突破口是建设快速轨道交通设施;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城区交通都应积极实现地铁化;建立珠三角经济区城际快速轻轨交通网体系;建立广州至香港高速磁悬浮铁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化,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城市交通变得非常拥挤,由于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而且地面交通的逐渐耗尽,地铁成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塞的重要途径。地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专门的学科,因为地铁是建在地下空间内,所有的通风几乎都得通过机械方式来进行,可逆转隧道风机主要承担地铁地下内部空间与外部自然空间的气体交换工作,在地铁里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笔者通过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文献的阅读分析,着重分析了地铁可逆转隧道风机的特点以及在地铁中的主要应用,即作为隧道事故或冷却风机和集中式全空气系统,可给类似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直接导致经济活动日益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集中,带来了大城市规模的迅速膨胀,城市空间不断向四周蔓延,也因此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高、交通拥挤、住房短缺、就业困难、工业污染严重等,于是,在大城市周围发展和兴建“郊区城市”、“边缘城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日益增多,选择小汽车出行的人数越来越多,交通拥堵问题也日渐明显,并逐渐成为部分大城市中的社会问题。文章以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时间价值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我国部分大城市在将来的特定时间和条件下实行交通拥堵费政策的条件和制约因素。笔者认为城市要具备完善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成熟的技术支撑等条件,才能在特定时间和特定路段征收交通拥堵费,以缓解交通拥堵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口向大城市的聚集,随着汽车进入家庭速度的加快,大城市的车路矛盾越来越尖锐。形成车路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结构不合理,交通模式不合理,交通管理体制不顺、制度不健全,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不够等。缓解车路矛盾的主要对策,不是限制汽车的发展,而是优化城市结构;改善交通模式;理顺交通管理体制,健全交通管理制度;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招标》2011,(46):47-48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及城际铁路、水利工程、过江隧道等项目的规模不断加大,盾构机作为挖隧道的专用大型工程机械,其市场需求也成倍数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全国规划地铁项目176个,规划里程6200公里,预计需要盾构机300台次以上;铁路建设未来5—10年,将规划新建17000公里,其中隧道约2000公里,约需盾构机200多台次……  相似文献   

17.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被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列入发展规划。诚然,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会极大地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所面临的巨额资金和如何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发展轨道交通事业,又始终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余胜  李苏全 《魅力中国》2014,(22):339-339
城市人口、地域规模和城市生存环境是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铁工程技术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就地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应当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赵永兴 《辽宁经济》2007,(10):84-84
由于受结构形式所限,连拱隧道施工步序较难简化,导致施工工期较长。就目前已用工法而言,一般不会少于五步,从而使结构受力状态频繁变化,质量控制点多;同时由于工序及施工空间等的限制,质量难以保证,导致隧道出现衬砌开裂、中墙漏水等问题。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与连拱隧道的结构以及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按照中墙的构造,连拱隧道可分为整体直中墙、整体曲中墙、三层直中墙和三层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认为,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将大幅降低城市排放强度、有效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大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促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