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CFA后大陆企业对台直接投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将对两岸经济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陆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保持高度增长的态势,台湾是极具潜力的投资目的地.ECFA对于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有着积极的影响,大陆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进军台湾市场,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纾 《经济地理》2012,32(7):69-73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后,两岸还将就金融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具体事宜进一步磋商,双方经贸关系将实现完全正常化。在以全球产业调整为背景的后ECFA时代中,台湾工业转移将表现出新的特点,研究分析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和ECFA对两岸产生的不同影响,得出了后ECFA时代台湾工业转移的特点。研究认为大陆要承接台湾工业转移应以调整自身产业结构为基础,并通过两岸产业合作主动参与国际产业调整。  相似文献   

3.
ECFA协议是两岸制度化经济合作的开端,开启了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ECFA的签署和落实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成为当前两岸经济合作的重点,未来在ECFA下两岸新兴产业投资合作的重点领域应立足于太阳能光伏、LED、高端信息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此外,为进一步提升ECFA下两岸新兴产业投资合作成效,应从两岸新兴产业合作联盟构建、加强新兴产业技术研发与创新联合、新兴产业合作长效机制创建、推动两岸特色新兴产业合作模式形成、促进两岸新兴产业投资合作市场共享、推动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等方面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4.
两岸经贸关系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岸加入WTO后,随着两岸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市场开放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两岸经贸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与趋势,对未来两岸经贸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合作将产生重要影响。一、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形势的变化入世后,大陆市场进一步开放,进口限制逐渐减少,台湾也扩大开放大陆产品项目,推动着两岸贸易的持续发展。其中,2002年1月16日,台湾“行政院”通过首批开放大陆物品进口清单,总计开放项目达2126项,但在台湾有关产业公会与企业的反对或压力下,将其中的68项延后开放,并于2002年2月15日正式公告开放2058项大陆产品进口项…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产物,对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机制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深远意义。实施一年来有力推动了两岸贸易、投资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尤其对提升台湾总体竞争力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台湾民众对以制度化协商方式改善两岸关系的认可。今年1月份国民党在选举中获胜,两岸关系又将获得可稳定、可持续、可预测的四年,ECFA早收清单及后续议题协商将如期开展,福建应抓住机遇,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加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合作,推动企业积极入岛投资,同时进一步优化环境,增强台资吸引力,以共同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挑战。  相似文献   

6.
两岸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莹 《经济师》2007,(2):35-36
近年来,两岸贸易发展迅速,投资及经贸交流已成为拉动两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入世为两岸经济合作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动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两岸经济合作的加强,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伴随着全球化的产业转移等国际经济新变化,两岸贸易合作在不断深化的同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形势也日益显现出来。文章通过对两岸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两岸经济中,互补性要远大于竞争性,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双方应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后,两岸关系进入后ECFA时代。ECFA作为两岸60年签订的一项最重要的协议,把两岸交流、合作推进到制度性合作的全新阶段。当前,大陆和台湾都在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已成为未来两岸产业合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福建碳排放的现状,指出福建加快低碳经济转型已经刻不容缓,其中一项重要途径是探索与台湾低碳经济合作,为此,福建应该明确提出闽台低碳经济合作的先行先试战略,以充分利用台湾的‘五缘’优势,引进台湾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技术、研发、人才等,加快福建低碳经济转型。具体合作内容有:合作开发低碳能源,加强低碳产品标准和质量认证上的合作,低碳产业合作,低碳城市合作,联合设立节能减碳服务公司,将厦门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碳交易”与“碳金融”市场中心等。阂台低碳合作“先行先试”战略能促进两岸低碳发展,对于加强两岸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科 《广东经济》2012,(1):7-12
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发展至今,已经到了以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为引领的新时期,加强产业深度对接,促进共同创新发展成为两岸科技与产业交流与合作的时代主题。广东和台湾的交流合作,是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台湾金融业向大陆转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越龙 《经济论坛》2005,(22):24-26
一、台湾向大陆产业转移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台商首先抢滩登陆“珠三角”和福建地区,形成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第一波”投资潮;台商的“第二波”投资浪潮仍以“珠三角”和福建地区为主,但投资领域转向了以石化重化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台商投资的“第三波”以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代表,主要落户在“长三角”地区,部分落户在环渤海湾经济圈。持续发生在两岸间的产业转移,推进了两岸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相互依存程度的不断加深。两岸间逐渐形成日益密切的产业分工关系,形成你中有我、  相似文献   

11.
闽台产业合作共建台湾海峡经济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台湾产业结构互补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共建台湾海峡经济区,将是两地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目前福建市场容量还不够大,台湾对大陆的政策仍然不利于两岸合作的顺利开展,但闽台产业合作已经取得可观成就。随着两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相关政策的改进,闽台在产业合作上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最终建成台湾海峡经济区。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归纳智能制造有关研究基础上,比较两岸智能制造发展的产业基础、贸易基础、合作基础,分析《中国制造2025》和台湾“生产力4.0”发展方案的政策规划,对比两岸智能制造企业、研究机构等支撑平台,并从合作模式、合作领域、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给出两岸合作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黄淑玲 《经济前沿》2007,20(12):34-37
近10多年来,在全球化资本加速流动的驱动下,台湾也加入了产业外移的大潮之中,并逐渐扩大向大陆转移产业的规模且呈现出新的特点,加入WTO后,两岸经济交流日趋密切,产业合作愈发活跃。两岸产业如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相互进行分工与合作,定将会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刘余勇 《资本市场》2006,(12):30-31
海峡两岸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正促使台湾企业纷纷到大陆投资,台湾资本正在和大陆进行亲密接触。未来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两岸三地很可能会只有一个股市。  相似文献   

15.
创新闽台经贸合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毅 《发展研究》2007,(5):13-16
2005年4、5月,台湾国、亲两党先后访问大陆以来,提出推动两岸经贸交流正常化,并提出两岸共同市场和两岸自由贸易区构想,两岸关系出现了积极因素.中央政府也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16.
就两岸而言,台湾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具有创新性、品牌性、思想性等文化产业的一般特征,故在文创产业条件得天独厚,综合实力也是相当的强.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的文创产业特别是文化娱乐业开始渐渐进入发展的高潮阶段.大陆目前正处于文创产业的成长期且具有广大的消费市场,在两岸共同具有5000年悠久文化的同源性之下,应如何结合两岸优势以“中国元素、国际名牌”为目标,寻求最佳契合点,打造民族品牌创造文创经济即成为两岸当前重要的经济合作议题.  相似文献   

17.
两岸高科技产业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军 《经济前沿》2004,(8):22-24
上个世纪90年代,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龙头的台湾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台湾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大陆通过引进外资.高科技产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两岸高科技产品在世界主要市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如何整合两岸的资源,建立合理的高科技产业竞争与合作体系.是台湾与大陆高科技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基于高科技产业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两岸竞争与合作的原则,并分别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发展研究》2011,(12):123-123
为了配合国务院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加强对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台湾中国经济企业研究所协办的《海峡经济》于2009年元月正式公开出版发行。目前杂志与台湾《旺报》合作交换版面,同时成功进入台湾岛内发行。 《海峡经济》将充分发挥福建对台优势,立足福建,着眼全国和全世界,着重开展两岸经济比较研究,展示两岸合作交流的新趋势、新成果、新经验,扩大海西在台港澳同胞及东南亚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闽籍华侨华人中的影响,为两岸经贸往来提供交流平台,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贡献。欢迎各研究机构、大专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志于研究两岸经济的人士涌跃投稿。  相似文献   

19.
应台湾中华经贸促进会的邀请,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及广东生产力发展研究会组团赴台进行考察,考察交流两岸高新科技产业领域,尤其是粤台电子资讯产业的合作及发展前景等。在台期间,我们访问了新竹科学工业园、中美矽晶制品股份有公司、统一企业有限公司,参观了基隆港、高雄港等。通过考察活动,深深感受到台湾同胞的祖国情结,同时对台湾经济建设有了一些切身的认识和了解。台湾自去年新当局上台后,可谓是集泡沫经济、转型经济、国际经济衰退影响于一身,发展面临诸多难题,经济陷入严重困境。但总体而言,台湾几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海峡两库金融合作问题的探讨李艳君(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两岸贸易投资的发展,日益迫切地提了两岸金融合作的问题。本文试从大陆台资企业融资难这一具体问题出发,对两岸金融合作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一、两岸金融合作滞后于贸易、投资的发展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