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话语中的话轮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话轮转换机制中的几个概念:话轮,话轮转换,相邻话对,反馈项目等,探讨了电视谈话节目主持话语中话轮转换的特点和方式,认为电视主持话语是围绕既定的话题展开,并主要是通过诱发类的发问和附和类的反馈来巧妙地转换话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话轮转换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角度出发,提出高职院校学生怎样把握话轮转换的技巧以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以及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话轮意识,掌握话轮转换的技巧,以提高交际互动的有效性和得体性,并对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语言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话轮转换是语言交际活动的核心部分,话轮转换系统包括话轮、话轮反馈、话轮转换。分析和探讨话轮保持、话轮放弃以及话轮索取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有助于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中的核心问题。论文分析了商务电话及日常电话中话轮转换的三个过程:话轮开端、话轮保持、话轮结束,探讨了汉语电话的相关技巧,同时对比了人们在商务电话及日常电话交际中所遵循的不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5.
话轮转换是新兴的戏剧文体学分析方法。以《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为例,运用语用学和话语篇章分析理论,从话轮转换模式可透析剧中各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  相似文献   

6.
话轮转换的类型有多种:修正式、诱发式、分配性、反馈式、插入式、寒暄式等。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话轮转换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挖掘学生交际潜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一位口语课教学经验丰富的美籍教师语言课的观察、研究,从该外教的话语量、提问类型、反馈方式、话轮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外教的口语课堂呈现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位口语课教学经验丰富的美籍教师语言课的观察、研究,从该外教的话语量、提问类型、反馈方式、话轮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外教的口语课堂呈现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特征。  相似文献   

9.
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真实交际能力是口语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本文从会话角度分析了英语口语课出现的插话“死机”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着重分析了话轮替换时产生的语境和一般规律,并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提出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应引导学生熟悉、掌握话轮替换的语境特征和语言策略,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话轮沉默现象十分普遍。探析其成因,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话轮沉默的内在含义并有效减少学生的话轮沉默现象。  相似文献   

11.
话轮转换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话轮、话轮转换规则等概念的介绍,详细讲述了作为会话基本结构单位的话轮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加以阐述,旨在提高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法庭话语标记语all right是庭审参与人对法律程序、机构权力、心理动机等多种语境因素做出的动态顺应,它具备肯定、强调或提醒关注、提示话轮转换、打断话语和缓和面子威胁等五种元语用功能。文章主要对all right在法庭审判话语中的动态顺应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五种元语用功能在不同庭审参与人话语中的分布频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话轮转换是日常会话中的会话技巧和艺术。它直接关系到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能否顺利地完成一轮会话。应通过模拟语境、真实语境、自然语境,培养学生话轮转换技能,提高会话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选取销售人员和顾客之间的会话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真实状态下收集的语料的分析,揭示销售人员和顾客的会话模式和语言特性。同时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对现场促销员的会话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指出现场促销员的会话策略是一种积极回应的策略,具体表现在主动打破沉默、变被动话轮为主动话轮、使用完整式答话、答话信息"供大于求",以及礼貌原则等。  相似文献   

15.
按照区别性特征[+/-对称称呼],小学《英语》教材会话中标识话轮参与者的称呼,可分成称呼对称模式与不对称模式两大类。对每一称呼模式所引发的常规关系及心理建模进行语用分析,明确找出单独使用姓氏的英汉语差异,可减少小学生在即时心理建模时产生偏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学生和本族语者在使用话语标记语保持话轮方面存在差异。中国大学生在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上存在多用和少用两种倾向;对具有同一个语用功能的不同话语标记语,中国大学生和本族语者在选择倾向上有所不同,中国大学生倾向于过度使用本族语者较不常用的话语标记语,而少用本族语者较常用的话语标记语以达到保持话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话轮替换角度分析了电台热线节目对话的特点,讨论了主持人及听众的话轮控制策略,并探讨了主持人应该遵循的礼貌原则。希望这些研究能为改善听众与主持人的关系,提高节目质量作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植物的观赏特性出发,由植物的色彩、质感、空间体量等三个个方面,探索如何在园林设计中体现植物的观赏韵律。植物的观赏韵律遵循造园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均衡以及调和。植物搭配的韵律,主要有简单韵律、交替韵律、起伏韵律、拟态韵律以及交错韵律;在实际运用中,要重视了植物搭配的立体空间形式,营造出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在植物设计上对色彩、质感、空间的结合运用,是此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选取理雅各和汪榕培的《诗经·国风》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翻译学中三维转换原则为研究维度,以WordSmith, AntConc, TreeTagger等语料库处理软件为研究工具,对译本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生态维度上的转换效度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个译本三维生态转换效度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语言生态维上,汪译本在标准化类符形符比值、词汇密度、句式特点、逻辑连接词的使用、章节数量、诗行数量及韵律格式等诸多方面与原作风格特点更为接近,故转换效度高于理译本;在文化生态维上,理译本因更多地采用保留和阐释方式来译介动植物意象,对原作意象的文化本源"损伤"程度更小,因而转换效度高于汪译本;在交际生态维上,理译本相较于汪译本更加符合译语读者的认知域界、文法体系及阅读习惯,因而转换效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基于某高校英语课堂生生会话的第一手语料,以话语分析为研究工具,探讨生生会话中他人重复的语用功能和特征。研究发现:说话人频繁重复同伴话语,其语用功能展现明显,主要包括积极回应、消极回应、肯定答复、信息确认、话轮抢占。在此基础上,从社会认知理论视角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包括即时语境协同、文化语境适应、参与倾向。为推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应激励学生互动协商和课堂参与;任务协商参与者二语水平应相当;营造合作语境和氛围;做好过程监督、指导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