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设置了“中国梦·我的梦”、“雷锋精神永在”、“创业之星”等征文类赛项;以“最美中国”、“我身边的正能量”、“劳动者神采”为主题设置了摄影或微电影赛项;以“生态文明”、“生命·安全”、“荣与辱”为主题设置了动漫设计赛项;以“诚行天下”演讲比赛、“职业素养”展示比赛、“中华才艺”表演比赛为形式设置了展演类赛项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赛项。在“文明风采”竞赛工作座谈会上,“诚行天下”演讲比赛项目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广播电视学校学生关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相似文献   

2.
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设置了“中国梦·我的梦”、“雷锋精神永在”、“创业之星”等征文类赛项;以“最美中国”、“我身边的正能量”、“劳动者神采”为主题设置了摄影或微电影赛项;以“生态文明”、“生命·安全”、“荣与辱”为主题设置了动漫设计赛项;以“诚行天下”演讲比赛、“职业素养”展示比赛、“中华才艺”表演比赛为形式设置了展演类赛项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赛项。在“文明风采”竞赛工作座谈会上,“诚行天下”演讲比赛项目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广播电视学校学生关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相似文献   

3.
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理念,引导大学生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爱国主义情怀。高校要将“中国梦”的内涵、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与实现“中国梦”的理想结合起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借助网络解读、传递“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4.
苟园 《新西部(上)》2013,(11):124-124,103
高校教师要准确把握“中国梦”的内涵,明确自己的责任担当,深入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中国梦的共同信念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5.
桑博 《环球财经》2013,(6):116-119
今天中国社会精英阶层的“中国梦”依然是同床异梦——右派精英的“中国梦”与左派的不同,所谓“左派”的中国梦又各个相异。这似乎注定着萨米尔-阿明所代表的世界进步知识分子和边缘区域民众的“中国梦”恐难成真  相似文献   

6.
张爱华 《魅力中国》2013,(22):192-192
如何有效地将“中国梦”的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新课题。要技大学生深刘领会“中国梦”教育的主题和精髓.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刻苦钻研,创新教育工作方法,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一已之力。  相似文献   

7.
陈楚敏 《魅力中国》2014,(16):10-10
“中国梦”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人民的高度关注,使“梦想”成了我国内政外交上的一个重要理念,“内政中国梦”与“外交世界梦”更是我国新时期内外的施政理念和新思路。本文将从探讨“中国梦”基本内涵出发,探究到世界梦”提出的必然性,以及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基于对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的个案研究,通过对“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实施的现状分析,结合先进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模式,提出了“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议,即注意宣传和加强引导.  相似文献   

9.
王梓 《魅力中国》2014,(12):280-281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富强梦、民主梦、文明梦、和谐梦四个维度的高度概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国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无缝对接,到21世纪中叶实现“中国梦”,中国也便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是职业院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抓手,是激发学生为实践理想而努力奋头的有效载体。本篇搞录部分优秀“中国梦”获奖征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李亚琼 《魅力中国》2013,(13):180-180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决定着大学生人生的方向和质量。“中国梦”赋予当代青年大学生艰巨光荣的历史责任,高校教育工作者更需要不断钻研和揣摩其内涵,并体现到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过程当中去。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语境中去解读“中国梦’,将进一步助力大学生明·心建信,励志成才。  相似文献   

12.
饶振华 《老区建设》2013,(17):42-42
刚才,办里七位同志围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结合各自工作岗位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很受感动,很受启发。从这七位同志身上,我看出了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看到了年轻人应该有的精神风貌。你们今天的表现也在书写着自己的中国梦。我想你们今天的梦想,一定能成为明天的希望,也一定能成为明天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王炳锁 《魅力中国》2014,(27):243-243
“中国梦”既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线索,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就其价值和内涵而言,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个体与集体的统一,中国与世界的统一。所以必须把它放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去解析,放到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去解析,放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去解析。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的内涵及关系,探讨了从实现个人理想到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指出要实现中国梦首先个人要有梦想,要有为实现个人理想而不断努力追求的信念;坚持公平正义是“我的梦”走向中国梦的最重要前提;坚持爱国主义是“我的梦”走向“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5.
自2012年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一经发表,立即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共鸣,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人民的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并付诸行动,努力走好实现梦想路上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这个通俗的概念却代表着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梦想与努力的方向。“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即理想宗旨和目标来论述“中国梦”的内涵。同时阐述了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努力方向,即要用实干精神去促成“中国梦”变为现实;明确目标,朝着目标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梦的讨论热火朝天。在这些讨论中,有两种倾向比较常见。一种认为中国梦就是同家梦、民族梦,与个人没有太多关系。这个认识,大致出于“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心态;另一种恰恰相反,认为中国梦主要就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这个承载中国人希望与梦想的词语很快成为国人讨论的热点,同时引起国外媒体的关注和热议。“中国人终于有梦想了”,类似这样的标题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比比皆是。国际舆论关注“中国梦”,将它与中国的国家形象联系起来,其评论难免会牵涉到类似“中国威胁论”的话题。其实,想实现“中国梦”,恰恰应该从塑造美丽中国国家形象开始。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开局之春,全国两会再次热议“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中国最具时代感的发展目标。作为“中国梦”的参与者与践行者,梅山正以前瞻视野和超凡智慧绘就“美丽梅山”的繁荣盛景。  相似文献   

20.
王梓 《魅力中国》2014,(1):45-45,4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让人民有希望;“中国梦”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绘制美丽“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与中国的大国“文明崛起”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