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无论理论界还是司法会计鉴定实践中,对司法会计鉴定对象认识不统一,有的将其与会计核算对象混淆,认为司法会计鉴定对象就是会计六要素。认识的争议及误区,不仅制约着司法会计鉴定理论的发展,而且影响实践中司法会计鉴定内容的规范性和鉴定结论的正确性。剖析不同学术观点,提出司法会计鉴定对象是有待证需求且可鉴定的涉案财务会计事实,由涉案财务事实和涉案会计核算事实构成,具有对应特定案件、可涉及多会计主体等特性。与会计对象在定义、形成规律、产生目的、物质载体、对应主题、对象属性、可知及真假性、涉及的会计核算主体及数量、涉及会计期间、使用的货币计量、会计政策域等以及要素构成原理、要素构成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多维比较,辨析出二者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
司法会计鉴定结论是司法会计鉴定人根据司法会计鉴定标准和会计资料中反映出的财务事实,运用会计、审计专门知识和技能,对诉讼过程中委托鉴定的财务会计专门事项作出的判断,它不应当回答行为人的动机、造成的社会危害以及是否构成犯罪、犯了什么罪,应处以何种刑罚等法律性问题。随着近几年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的发展,对司法会计鉴定结论能否回答法律性问题发生了分歧。  相似文献   

3.
司法会计鉴定检材的选取范围究竟是什么?这已不仅仅是表述上的问题,而是影响到司法会计鉴定意见证明力的大事。依据财务与会计及其资料的特点和司法鉴定的本质特征、诉讼证据规则的要求及司法会计鉴定技术标准的起草技巧等,司法会计鉴定检材的选取范围应当是涉案会计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我国对司法会计的基本概念的认识还未形成共识。司法会计的主体是由组织、受理与执行所构成的复合体,客体是案件中所涉及到的财务会计资料和相关的财产物资以及财务会计的专门性问题,基本职能是检查和鉴定,具有诉讼性、合法性、客体针对性、专门性、独立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5.
司法会计鉴定是司法会计人员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方法,通过检验分析案件所涉及的会计资料及相关证据,研究并解决司法机关提请鉴定的财务会计问题,为司法机关提供客观真实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6.
界定法务会计行为,必须明确行为目标、行为主体、行为方式和行为对象,归结起来,法务会计行为就是指具有会计、审计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服务机构,运用其专业技术,采用法务会计调查、司法会计鉴定和法务会计咨询等方式,为法律事务中的财务会计事项的合法性提供分析结果和证据的服务行为.  相似文献   

7.
司法会计鉴定基础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司法会计鉴定的基础理论问题学界一直没有形成较一致的观点。司法会计鉴定与法务会计虽然法律渊源不同,但事实上二者本质相同,都是为委托人提供财务会计资料证据或者专家鉴定意见的社会专业活动。在总结和评价国内外学者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司法会计鉴定的概念、目标、假设、原则等基础理论问题,对司法会计鉴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倩 《财会通讯》2021,(5):107-111
司法会计鉴定结合了法学与会计学的业务活动,通过执行严格的程序解决诉讼涉及的财会问题,获取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作为诉讼证据,从而达到查明财务会计事实的目的.受制度体系、鉴定人员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司法会计鉴定具体开展过程中暴露出系列问题.为改善和规范司法会计鉴定工作,本文将以套取政府补贴违法案件为例,定性、定量分析结合,还原司法会计鉴定人员证据收集过程,发掘其中的漏洞和问题,并就其原因进行探讨,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为司法会计鉴定体系的成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以A报社李某等人涉嫌职务犯罪案件为例,对涉案资料进行检验、分析和论证,并形成鉴定意见.实践表明,司法会计鉴定是职务犯罪的“克星”,其鉴定依据应是涉案检材,鉴定意见需借鉴初查的成果,并把资金流转环节作为突破口,这样能从混乱的会计资料中固定证据,为案件深入侦查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章宣静 《会计之友》2012,(20):112-114
司法会计鉴定方法是司法会计鉴定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司法会计学术界比较公认,实务界最常用的司法会计鉴定基本方法有比对鉴别法和平衡分析法两种,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相同的局限性,即只解决涉案金额等"量"的问题而不能判明涉案事实属财务差错或舞弊等"质"的属性。基于此,文章从两种不同手段贪污公款的成功鉴定案例入手,提出了司法会计鉴定新方法——排除法,并对排除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前提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析,以解决原先两种鉴定方法的局限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田晓明 《审计月刊》2006,(11):44-45
司法会计鉴定是指在涉及财务会计案件的调查审理中为了查明案情或确认某一事项聘请司法会计鉴定人,对案件或事项中涉及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鉴别和判定,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会计这种“鉴别”和“判定”活动,是以侦查机关、审判机关或相关方面(委托人)提供的与案件有关的会计核算资料和经济活动的记录为基础,通过司法会计鉴定人运用恰当的鉴定方式进行,鉴定方式运用恰当与否对鉴定过程和鉴定结论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司法会计鉴定,是指诉讼机关为查明案情,依法指派或聘请具有司法会计专门知识的人员,运用司法会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检查、计算、验证和鉴证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它会计资料等财务状况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会计鉴定是一项诉讼活动,是诉讼机关依法采取的一种诉讼措施,其目的是证明案件事实。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贾l生发表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3.
司法会计鉴定是指司法机关为了解决案件中有关会计专门性问题,依照规定程序,聘请或指派司法会计鉴定人,运用司法会计鉴定技术,以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保存的会计核算资料及其拥有的财产作为鉴定客体,通过调查、研究和验断,做出鉴定结论,为案件需要证明的对象提供证据材料所进行的一种鉴定。它是司法鉴定的一种形式。一、司法会计鉴定的模式国外的司法鉴定大致可分为大陆和英美法系两种模式。(1)大陆法系的司法鉴定由法院指定或委托鉴定人,但大陆法系的鉴定结论对法院没有约束力,结论不能说服法院,法院可拒绝接受。鉴定机构是独立…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焦点与难点是法人格滥用行为事实认定标准问题。事实上,法人格滥用行为的原因是公司意志与财产的不独立扭曲了正常的商行为,法人格滥用行为最终侵害的是公司法人财产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由于侵害与扭曲往往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专业性特点,滥用行为体现在公司系列财务会计资料之中,因此,司法会计的技术支持既要从外在交易结果意义上鉴定法人财产流失等涉及完整性的财务事实,也要从公司对财产的支配意志独立与否角度描述公司法人财产独立性的财务事实。意志独立和财产独立鉴定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5.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焦点与难点是法人格滥用行为事实认定标准问题。事实上,法人格滥用行为的原因是公司意志与财产的不独立扭曲了正常的商行为,法人格滥用行为最终侵害的是公司法人财产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由于侵害与扭曲往往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专业性特点,滥用行为体现在公司系列财务会计资料之中,因此,司法会计的技术支持既要从外在交易结果意义上鉴定法人财产流失等涉及完整性的财务事实,也要从公司对财产的支配意志独立与否角度描述公司法人财产独立性的财务事实。意志独立和财产独立鉴定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6.
赵如兰 《会计之友》2009,(12):108-110
针对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法务会计与司法会计鉴定存在的不同认识,文章通过疏理我国司法会计鉴定和国外法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明确我国司法会计鉴定与法务会计的关系,究其根源在于法律渊源即法系基础不同,指出法务会计和司法会计鉴定是同一种技术学科在不同法律体系下的不同实现与发展,二者采用相同的技术方法,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为法庭提供财务会计方面的证据。所以,我国司法会计鉴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法务会计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法务会计与司法会计鉴定存在的不同认识,文章通过疏理我国司法会计鉴定和国外法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明确我国司法会计鉴定与法务会计的关系,究其根源在于法律渊源即法系基础不同。指出法务会计和司法会计鉴定是同一种技术学科在不同法律体系下的不同实现与发展,二者采用相同的技术方法,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为法庭提供财务会计方面的证据。所以,我国司法会计鉴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法务会计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一、会计司法鉴定体制会计司法鉴定是司法鉴定的一个具体类别,是指具有会计司法鉴定资格的主体接受委托对诉讼、仲裁等活动中涉及的财务会计事项进行鉴别和判定。会计司法鉴定体制是管理主体对于管理客体的管理制度进行制度化后的结果,会计司法鉴定体制是一种行政权应用的体制。从要素上来说,鉴定客体是会计  相似文献   

19.
注册会计师的司法会计鉴定业务准则,能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司法会计鉴定业务提供制度保障,从而降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注册会计师从事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的制度规范,可以借鉴英美法系的法务会计业务内容,结合我国国情,以注册会计师从事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的类型即鉴定业务、诉讼协助业务、非诉讼业务为依据来构建注册会计师的司法会计鉴定业务准则体系,准则体系包括鉴定业务准则、诉讼协助业务准则和非诉讼业务准则。  相似文献   

20.
司法会计鉴定业务同时涉及会计标准和法律标准的运用问题。在两个标准有分歧的情况下,对同一事物性质的鉴定只能依据一种标准。会计人员与司法人员在对涉案会计事项鉴定中,不同的标准会交替成为相对的优势信息主体:在会计事项鉴定中,会计人员是当然的优势信息主体,必然遵循会计标准;在会计事项鉴定后的法律适用及其责任判定的司法活动中,司法人员是当然的优势信息主体,必然遵循法律标准进行判定。因此,基于优势信息主体决策规则,这两个标准的分歧可以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