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于现代国家与现代教育体制是同时形成的,因此,在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已成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最紧迫的任务。推进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顺应变革时代的要求,以实现大学教育现代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城市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治理模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高度,为我们开展城市治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城市治理要求多元主体参与,专注解决公共问题,依靠一系列法律、制度和运作机制来协调处理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利用市场自身调整和依靠国家全面干预之间,寻找促进社会发展的中间路线的国家治理,日益成为时髦的词汇和政治活动。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弹性体现为,治理体系能包容日益多元的政治行为主体和公共的善,并在保持自身的开放性和适度刚性的基础上,根据权益诉求和政治生态的变化来进行动态的制度调整,以实现整个体系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弹性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公共善的包容性、治理体系的改良柔性以及弹性制度具有刚性原则。具有制度弹性的国家治理体系打破了传统统治体系的排斥性和刚性,降低了社会运行和转型中的革命风险。  相似文献   

4.
李伟 《广西经济》2014,(8):12-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总的方向。"治理"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社会公共管理的新术语,相对于"管理"而言,更富有社会进步的时代内涵。有国际知名人士于1992年成立的全球治理委员会曾对治理的内涵予以界定:治理是或公或私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国家治理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公共精神的构建则是这一系统良性运行的"润滑剂"。公共精神是一种综合品质,涉及方方面面,培育公民公共精神则需要我们了解公共精神的内涵与外延,明确公共精神的价值追求,从而探讨公共精神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6.
2月1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在北京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专门阐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也是国家领导人首次系统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现代政治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7.
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公共行政的制度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文化是在文化的精神内核上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和一致性等公共性特征的文化形态,这就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公共文化服务的伦理价值昭示着公共行政模式的转型,构建多元参与、共生治理的文化发展机制,促进政府公共文化行政模式的现代转型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面对当前我国经济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促进治理方式的现代化,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划分好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和权限,这些改革的举措必将促进经济治理的现代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提出建立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流程,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全流程工作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0.
论公共企业的法律规制——以利益相关者治理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企业具有公共性和企业性的双重特征,其应以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进行治理。针对公共企业的特征,建立企业的内部组织体制和外部监督法律制度,赋予利益相关者诉权,是实现公共企业法律规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道》2014,(3):12-16
制度与治理是一个国家性质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它表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在于表面上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而根本在于制度的成熟、定型,在于社会各个主体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匡丹  邓强 《老区建设》2021,(2):49-55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国内的财税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不能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间财政体制、税收制度、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四个方面的不完善。通过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四个方面的改革完善,以增进财政活动效率与公平为基本目标,着力构建现代财税体制,对于推动国家治理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新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国有独资公司特别规定等较现行公司法内容进行重大调整,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意义深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一以贯之的改革方向,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李祯 《发展》2020,(4):33-3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通过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现状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在制度和政策范围之内,明确智库在治理体系中的角色担当,从而找到智库在治理结构中的功能定位,进而对智库效能提升和外部参与方式进行了探讨,最终达到发现公共治理盲点、破解公共治理难点、补齐制度短板,激发社会市场动力、降低制度执行成本,从而为实现治理现代化提供有效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财政绩效是公共治理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财政绩效的高低受制于公共治理模式的差异。PPP治理模式以减少公共支出并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以低成本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风险的分担与转移等优势促进财政绩效。提升财政绩效应坚持:理性选择私人伙伴,增强公共部门在伙伴关系中的讨价还价能力,建立并完善制度体系,构建公私伙伴关系指导服务中心等。  相似文献   

16.
公共性是公共领域、公权领域的属性或原则,更是其价值旨归.公共性与国家治理能力有密切的关联,两者之间是相互推动的关系.我国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在建国后形成了全能型国家治理模式、绩效型国家治理模式等,其特点一直是由政府强力主导的.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微时代来临.微时代的公共性要求通过依法治国、准确定位政府职能、给公共领域一定的生存空间等战略抉择,进一步推动公共性增长,并优化我国的国家治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国家权力正当性与国家能力的关系出发,重新评价清代中国1684年至1911年间国家能力的发展与局限。国家能力具有对外战争和国内治理两个不同维度,二者与国家权力正当性都有密切的关联,但对财政动员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清代国家权力正当性主要体现在对民生福祉等公共利益的维护,国家与社会在此平台上良性互动,一方面地方参与公共物品提供,另一方面,清政府负责地方社会难以承担的大型公共设施。在国内治理方面,清政府看似高度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在实际运作时也有包括挪移在内的各种方法,减轻了僵化财政体制对国内治理的负面影响,在跨地区的大型公共物品提供方面有较强的直接国家能力。清政府以国内治理为主的直接国家能力和依靠动员地方社会参与国内治理的间接国家能力,在太平天国运动后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但19世纪后期,督抚的"移缓救急"成为支撑户部指拨财政顺利运行的核心要素,一方面使中央政府难以有效管理政府资金,另一方面又能应付国内治理和军费调集时的紧急需要,从而形成巨大的制度惯性,阻碍了晚清中国向现代财政国家制度的转变,这是清代国家能力在19世纪后期发展的重大缺陷,在19世纪末列强争霸的国际形势下最终导致清朝的覆灭。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通过更新治理观念、规范治理制度、改进治理方式,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才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村社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认清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现状,并因时制宜深化农村社会治理改革。通过实施乡村战略,推进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鼓励新乡贤参与农村社会治理,推动互联网+社会治理等途径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以适应时代变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