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齐赞 《财会学习》2016,(14):143-144
本文以理论研究的方法对集成电路企业的税收筹划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简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并介绍了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然后分析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标准和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要求,通过合理筹划使企业能享受相应政策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之后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无形资产加速摊销等进行了筹划分析,以使企业在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中可以享受各种优惠政策;最后分析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法之一。国家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特别给予这个地区工业企业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增加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但目前东北地区的一些上市公司放弃享受该项税收优惠政策。究其原因,上市公司认为享受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将加大会计核算上固定资产的折旧成本,降低企业会计利润,不利于上市公司报表业绩的形象。本文试图通过筹划空间产生的描述,分析企业放弃享受优惠的原因,设计解决阻碍企业享受该项税收优惠的方案和步骤,使该地区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获得推迟…  相似文献   

3.
国家为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购进符合条件的国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其投资的40%允许抵免新增企业所得税,这是一个很好的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应该尽量采用。但对企业购进进口设备或不符合投资抵免条件的国产设备,因不能享受税收优惠,在考虑采取何种筹资方式时,有必要事先筹划。根据《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规定,企业技术改造采取融资租赁方法租入的机器设备,折旧年限可按租赁年限和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但最短折旧年限不短于3年。因折旧可以抵税,在…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合理选择会计方法等手段来实现推迟纳税是纳税策划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原因是这样做可以获取货币的时间价值。例如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相对直线折旧法来说,因为前期抵税多。后期抵税少,就能够推迟缴纳所得税税款。这里想说明的一点是,我们要考虑尽量利用货币时间价值,但不能顾此失彼。以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为例,对于可享有减免税期的企业,因为加速折旧法下前期折旧费用高,但企业在享受减免税,后期折旧费用低,利润高,企业却进入了纳税期,综合税负有可能会高过直线折旧法。类似的情况还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否预留残值的问题。不留残值计提折旧效果近似于加速折旧,由于现行税法规定,对那些凡能预见在使用年限结束后无法变卖,或没有变卖价值的固定资产,计算折旧可不留残值,会计人员处理这个会计估计问题时就可以结合税收利益进行考虑。请看下例:  相似文献   

5.
浅议新税法下的固定资产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琴芳 《会计师》2009,(12):49-50
<正>一、固定资产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在利用固定资产进行纳税筹划时,应利用税法留给企业的税收筹划空间,在固定资产核算的各个环节(包括购建、初始计量、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的估计、折旧方  相似文献   

6.
A企业签订的视频点播软件协议未明确受益年限,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33条规定,“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不得少于10年。”故单独购入软件一般都应按不低于10年摊销。但软件未到摊销期满便失去了其使用价值,假若报废,企业还要承担中介机构审计费等额外费用。如何对构成无形资产的软件摊销年限进行税务筹划,笔者认为按以下思路进行税务筹划。  相似文献   

7.
徐冰 《会计师》2019,(16):11-12
外部环境变革、新商业模式涌现,让企业拥有了更广阔的税务筹划空间;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出台、调整及优化,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税收减负机遇。本文对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关键考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并辅以相关案例予以进一步分析,说明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是企业最好的税务筹划方式,利用优惠政策契机享受税收红利时,需要综合考量,避免盲目的采用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8.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同作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抵减项,双方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不仅仅是累计折旧的简单补充,二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资产减值准备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分析 同一般资产不同,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包括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累计折旧是指企业为了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会计利润,满足收入和费用相配比的需求,而将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成本在其使用年限或受益年限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所计算出的金额.  相似文献   

9.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融资租凭资产超过企业资产总额比例30%时,企业应在租赁开始日,按当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付款额的现值两中较低作为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按其两的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合理的方法,摊入期损益-财务费有。那么,什么是它的合理摊销方法呢?笔认为,只要摊销方法能适应企业生产的特点,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符合固定资产使用的实际情况,都应当认为其为合理的方法,因而,以及几种方法都可供企业选择。  相似文献   

10.
用收益法评估企业的整体资产,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高科技企业及高成长、高收益性的企业.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整体资产,是以评估基准日为起点,分析企业的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并考虑固定资产折旧、无形递延资产摊销、资本性支出等因素,计算出企业在特定收益期限内(无限年或有限年)总现金流入量及总现金流出量,从而计算企业的净现金流量并折现加总,即得出企业的整体资产(净资产)价值.出于对未来收益不确定性、高科技企业的高经营风险或合资(合作)年限等因素的考虑,我们在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整体资产时,有时会采用收益期为有限年的现金流模型来计算企业的整体资产.  相似文献   

11.
“递延资产”帐户不可忽视“递延资产”科目,是核算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而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等其他待摊费用。但有些企业把这个“科目”变成了利润的“调节器”...  相似文献   

12.
递延资产核算中常见错误及审查方法许兆杰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企业的开办费、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由于递延资产具有在多个会计年度分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筹划在企业运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税收筹划,纳税人可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收成本,获得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将从选择投资行业和地区、被投资企业设立、选择投资时间和方式等几个方面,对税收筹划的方法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亓学存 《会计师》2014,(11):75-76
国家为了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加大自主研发力度,规范研发费用的财务管理,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本文探讨企业如何加强研发费用管理,有效利用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企业合理使用研发费用,提高研发费用使用效益,促进企业有效的享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税收政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红利。  相似文献   

15.
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消耗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损失;无形损耗则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等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固定资产折旧记人生产成本或记入经营费用的过程,即随着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以折旧的形式在商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实现期间收入与费用的正确配比,并转化为货币资金,使企业及早收回投资,在将来有能力重置固定资产。由于是要记入成本、费用,直接关系企业当期利润的高低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多少,因此,如何计提折旧对企业是非常关键的。下面笔者通过举例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筹划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亓学存 《会计师》2014,(6):75-76
国家为了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加大自主研发力度,规范研发费用的财务管理,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本文探讨企业如何加强研发费用管理,有效利用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企业合理使用研发费用,提高研发费用使用效益,促进企业有效的享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税收政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红利。  相似文献   

17.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理财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财会人员接受和运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税收筹划方案理论上增加了企业收入,但在实际运作中却没有增加企业收益,不能达到收入与收益的同步增长.税收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项税收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行为.本文仅就固定资产销售中的税收筹划问题谈一点浅显的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理财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财会人员接受和运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税收筹划方案理论上增加了企业收入,但在实际运作中却没有增加企业收益,不能达到收入与收益的同步增长.税收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项税收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行为.本文仅就固定资产销售中的税收筹划问题谈一点浅显的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中的"税",除另有说明外,均专指企业所得税;本文中所称租入资产的计税基础,又称税收成本或计税成本,是指在收回资产账面价值(折旧、摊销或处置)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以下简称应税所得)时按税法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一、税收与会计相关规范的比较(一)税收的规范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所得税条例》)规定:(1)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  相似文献   

20.
程辉 《税收征纳》2012,(7):40-41
开展税务筹划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投资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行业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目前,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形成了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兼顾社会进步的新的税收优惠格局。区域税收优惠只保留了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其它区域优惠政策已取消。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发展及环境保护与节能等方面。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收筹划,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