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局1996年“登管分离”以来,由于实行科学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监管深度不断增强,企业监督管理工作形成了新的局面。不断理顺关系,基层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在1997年“市局一分局一工商所”三级执法权限调整的基础上,市局下放部分企业登记权的同时下放年检初审权和日常监管权,并赋予一定的行政处罚权,使分局和基层工商所执法权限由原来单一对集贸市场和个体工商户管理,扩大到对辖区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管。一是对分局登记注册企业,按照“谁登记。谁管理”的原则进行监督管理;二是对市局委托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凡该类企业违反登记事…  相似文献   

2.
一、盼基层工商部门抓紧内部机构改革。工商系统在省以下实行垂直领导后 ,对工商所原有的监管模式大胆改革 ,在工商所建立以执法责任制为基础 ,实行“三权”分离(即登记初审权、监督管理权和行政收费权分离)、建档立卡(即实施经济户口管理)、区域巡查三位一体的动态监管新机制。这不但大大增强了执法力度 ,还大力促进了工商所监管职能和整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到位 ,效果十分喜人。但是 ,基层工商所改制工作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 ,工作还不到位 ,仍需深化落实。一是换汤不换药 ,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区没有按照实现…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监管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职能作用,湖北荆州市工商局从改革企业年检工作方式入手,通过下放监管职权,实行“所审局核”的二级年检体制。一、坚持“四个结合”,实现“五个转变”为了确保年检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荆州市工商局在企业年检体制改革工作中坚持“四个结合”。一是把年检体制改革工作与实现基层工商所职权下放相结合。他们按照淡化分级管理,强化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登记主管机关与基层工商所在企业年检工作中的职责,赋予基层工商所“四权”,即年检受理权、年检实地检查权、年检审查权、对年检中发现企…  相似文献   

4.
我们陕西省西安市工商局自1998年起在系统内各工商所全面开展以执法责任制为基础,三权分离、建档立卡、市场巡查“三位一体”的日常监管机制改革,2003年又在经济户口管理、行政审批、首办负责制、企业登记注册、并联审批、小局大所结构、市场巡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按照新监管机制的要求,实行三权分离,理顺内部结构。“三权”分离即将工商所主要职权包括登记初审权、监督管理权、行政收费权分离,将过去按单项业务设置管理结构改革为按职能相应设置“三室一站”内部机构,即初审登记室、收费管理室、监督管理室和123…  相似文献   

5.
一、在落实市场监管者责任方面,不断创新监管方式,重点推行了“三项制度”。一是“经济户口制”。各工商所对辖区所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登记台账,实行分级登记、属地监管双轨制,将其中经营行为纳入工商所的日常监管之中,促进了监管职能到位。二是“监管责任制”。在对工商所实行布局调整、相对集中力量的基础上,落实分片监管责任,有的还逐级签订监管责任书。定期不定期地对基层的监管执法情况进行暗访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严重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三是“市场巡查制”。工商干部每两人一组,佩带上岗证…  相似文献   

6.
在基层工商所建立“经济户口”,对企业实行属地化管理,同时建立登记机关与基层工商所的上下联动机制,是今年国家工商总局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对经济主体的动态监管所提出的监管新模式,这里围绕“建立经济户口,加强属地化管理”,组织了一批稿件,供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 ,我们湖北省十堰市工商局对基层工商所日常监管机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实行辖区管理责任制。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和省局《关于扩大工商所职权的意见》 ,落实基层工商所三项基本权力 :一是经济户口的监管权。全市各类市场主体 ,不论其登记机关、经济性质、隶属关系 ,一律由所在地的工商所建档立卡 ,建立“经济户口”。对全市8万余户市场主体进行了普查登记 ,“经济户口”建立率达到了95 %以上 ,为工商巡查监管和对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二是监督检查权。对辖区内各类…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经济户口”制度 ,建立各级企业登记管理机关与基层工商所灵活的联动机制、信息反馈机制 ,福建省工商局2月7日下发《关于建立健全企业经济户口加强企业监管的通知》。通知要求各设区的市工商局建立相关工作制度 :1 建立完善的企业“经济户口”制度。各级企业登记管理机关要在6个月内对原来已登记的企业 ,填妥企业登记情况卡 ,寄送到企业所在地的基层工商所。新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的企业在10个工作日内 ,填妥企业登记情况卡 ,寄送到企业所在地的基层工商所。基层工商所根据企业登记情况卡 ,按辖区(片…  相似文献   

9.
政出其门     
《光彩》2002,(2)
改革市场监管制度为适应“入世”后强化监管执法的需要,全国工商机关今年将大力推进市场监管5项制度改革。一是充分发挥工商所职能作用,推进市场监管巡查制,按照“小局大所”的思路,充实基层执法队伍,强化对辖区内各类企业和市场的监管;二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企业登记注册互联审批制,加快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工商,逐步实行网上互联审批,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三是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实施企业监管双轨制,做到县以上登记机关监管与工商所属地监管并重,上下联动,依法共同做好企业监督管理工作;四是推进企业…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0月,国家工商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强对企业属地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将外商投资企业实施属地监管职能,赋予基层工商所(分局)。王众孚局长在今年4月全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就大力推进监管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外资登记管理的效能和水平时明确指出:加入世贸组织,要求我们对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进行深刻的变革,外资登记管理机构经常直接同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打交道,改革监管制度尤为迫切。要进一步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实施外商投资企业监管多轨制。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的是授权管理制度,实际…  相似文献   

11.
市场办管脱钩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原有的监管机制、结构和方式等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新任务的要求,有些地方有些工商所,行政收费是硬指标,执法监管是软任务,一些工商所长年不办案,这种状况迫切需要调整和改革。要通过改革,理顺管理关系,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强化工商所日常动态综合监管,促进基层执法全面到位。从而把工商所建成精干高效、勤政廉洁、秉公执法的基层执法派出机构。1.加强思想教育和对日常监督机制改革重要性的认识。要认识到此项改革符合工商行政管理对社会主义大市场监管的客观实际,比较准确地找到…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加强基层规范化建设是强化监管执法和推进职能到位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山东省潍坊市工商局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和国家工商总局《基层建设纲要》的要求,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职能到位,科学调整工商所职能配置,大力改善基层执法环境,按照“有序、规范、效能、创新”的标准,全面实施了五化管理。监管模式科学化。近年来,我们在全市城区较大的综合工商所推行了“三室一站”的监管模式,即建立初审登记室、征收管理室、监督管理室和12315投诉举报站。今年…  相似文献   

13.
两年来,湖北省鄂州市工商局实施登记管理、年度检验、案件查处、日常监管等四个方面的企业登记监管联动制度,实行市局、分局、基层工商所三级上下联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严格勘察,完善经济户口,实行登记管理联动。实现受理审查与实地勘察相结合,直接勘察与委托勘察相结合,直接登记与分级登记相结合,建立登记档案与建立经济户口相结合,定期检查与自查相结合、严格登记制度与加强责任追究相结合。一是完善了市局、分局、所的注册(办事)大厅。二是全面建立基层经济户口,并将登记注册事项、企业年检情况、前置条件依据、生产经…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漯河市工商局于1999年6月在所辖基层工商所推行了监管体制、执法机制、收费方式“三项改革”。经过一年多的运转,取得了明显成效。2001年4月4日河南省工商局在漯河召开“三项改革”现场会,在全省工商系统推广漯河的经验。“三项改革”的内容改革监管体制,变监管执法以条为主为区域综合监管执法。打破分组包段(片)的工商所监管体制,在市(城)区和中心工商所设立“三室一站”,即:监督管理室、登记收费室、法制督查室和“12315”消费者投诉站。监督管理室负责辖区内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日常监管和巡查;登记收费…  相似文献   

15.
一、制定“一个制度一个规范”,构架科学规范的年检“操作平台”1.以企业登记监管联动制度为“核心”,形成对企业监管的合力。2001年,湖北省鄂州市工商局为了规范对市场主体的监管行为,密切企业登记注册与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机衔接,使各级工商部门对企业监管形成合力,制定并实施了内容涵盖登记管理、年度检验、案件查处、日常监管等方面的《企业登记监管联动制度》,实行市局、各分局、基层工商所三级上下联动,主要措施是落实“五制”,即:联合宣传制、分级年检制、综合审查制、领导审批制、责任追究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在年检工作上暴露出的…  相似文献   

16.
《工商行政管理》2000,(17):22-22
一、问题1 工商体制改革以后 ,由于历史的原因 ,市局与分局、工商所之间的协调、沟通、信息反馈渠道尚不够畅通。另外在市局登记注册的企业 ,由于各种原因 ,基层工商部门难以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2 我市工商系统普遍推行了错案追究制 ,它对规范和制约办案人员的执法行为、提高办案水平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但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办案人员主动办案的积极性 ,不作为、少办案、不办案等消极行为在一些地方出现。3 目前基层工商所承担的任务过重 ,从日常的监管到各种临时性检查、考核 ,到个体工商户的初审、登记及企业的年检 ,工商所…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与城区工商所相比,管辖区域面积大,业户布局分散,管理力量不足,设施装备不全,面对这样的实际状况,在现有条件下,农村工商所要推行“经济户口”管理,笔者认为采取“统一登记,分级管理,下放三权,划分四类,五个重点,六项制度”是可行的。统一登记,就是在县(市)局设立企业注册登记中心,负责全市企业、个体统一登记发照。分级管理,市局注册登记中心采取机读管理形式,将注册登记情况输入微机,实行微机管理。农村工商所根据现有条件,以书式管理形式建立企业监督卡,形成微机、档案、账卡分级监督管理网络。下放三权,根据…  相似文献   

18.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工商行政管理任务的重中之重,这要靠强化监管执法职能来实现,而强化监管执法职能除了要靠法律、法规和执法人员严格依法行政外,还要靠现代科技支持下有效的管理手段。通过推行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的“经济户口”管理上下联动机制,登记、监管信息可在第一时间沟通比对。企业登记的变动情况将迅速下传管辖工商所予以查证;企业监管查处的情况也将实时上报登记部门作为登记把关的预警信息。这将进一步提高监管执法的效能,增强对经济主体的动态监管的力度。同时这种联动机制的建立,也使这次国务院整顿和规范市场秩…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户口监管中,我们山东威海市工商局大胆探索新的监管思路,实行了“动态静态结合、主干分支结合”的经济户口管理模式。所谓“动态静态结合”管理,是指工商部门由对各类企业和个体私营业户的户籍档案实行的静态监管,延伸到日常经营行为的动态监管。“主干分支结合”,就是建立以各级工商局企业注册局为主干,以各基层工商所为分支的“经济户口”管理体系。我们规定:在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成立时,提交一式两份登记资料,由企业注册局存放保管档案正本,工商所存放保管档案副本。企业注册局以“登”为主,详细记录企业成立初期、年检、…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实行监管重心下移、强化一线执法的部署要求,将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执法效能,推进监管到位,作为基层建设的突破口。推进监管职能到位,就必须在工商所建设上抓规范、强素质,大力提升工商所的依法行政水平。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及时提出了在基层建设尤其是工商所建设上要实现“七个转变”,即在思想认识上要由“末梢”向“主干”转变;在执法宗旨上要由单纯管理向支持服务转变;在执法职责上要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转变;在监管方式上要由“静态、被动”向“动态、主动”转变;在执法要求上要由“简单、粗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