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国际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信用卡业务按照发卡银行的不同分为两类:一是境外银行发行的境外信用卡,主要品种有日本的JCB和美国的运通、大莱、VISA、万事达卡和发现等;二是境内银行发行的国际信用卡,主要有中国银行发行的长城国际卡、工商银行发行的牡丹国际卡等。本文中的国际信用卡是指境内银行发行的国际信用卡。  相似文献   

2.
国际信用卡业务按照发卡银行的不同分为两类:一是境外银行发行的境外信用卡,主要品种有日本的JCB和美国的运通、大莱、VISA、万事达卡和发现等;二是境内银行发行的国际信用卡,主要有中国银行发行的长城国际卡、工商银行发行的牡丹国际卡等.本文中的国际信用卡是指境内银行发行的国际信用卡.  相似文献   

3.
短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会导致银行体系产生货币错配、期限错配问题,会促使银行信贷扩张。这都会加大银行体系的风险。软预算约束会放大短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所引发的银行风险。若经济进入衰退期,预算约束硬化会加大短期国际资本逆转对银行体系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正在逐步和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为了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越来越多的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纷纷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建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和金融活动。这种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的分散化趋势,导致其以前所固有的银行专用通信网络不能满足业务的发展需要。特别是网络银行、电子银行、移动银行  相似文献   

5.
国际经济合作银行于1964年1月1日起正式营业。该行的创办国有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蒙古、波兰、罗马尼亚、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古巴和越南分别于1974年和1977年参加国际经济合作银行。根据银行章程,该行建行初期的法定资本为3亿转帐卢布。古巴和越南加入之后,法定资本增至3.053亿转帐卢布。各成员国认缴资本额是根据它们各自的出口额在相互间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确定的。国际经济合作银行的管理机构由银行委员会、银行理事会和银行监察委员会组成。银行委员会由各成员国政府任命的代表组成。在银行委员会中,不论成  相似文献   

6.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从一个新的视角——影子银行体系来分析现代金融体系,并重构现代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影子银行体系的有效监管必须具有翔实的微观基础,比如体系边界、风险特征及表现形式等。国际上对影子银行体系并无公认的定义。影子银行具有证券化程度高、信息不透明、杠杆率较高等特征,这直接引致其存在诸多内生性金融风险,国际社会倾向于采用“类银行化”的监管路径对影子银行进行金融监管。国际社会采取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措施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股改成功之道: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绝大多数国际先进银行都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并借此产生出持续发展和不断变革的内在动力。大多数国际先进银行都是股份制银行和上市公司,他们借助国际资本市场,通过扩大资本规模进行业务扩张、  相似文献   

8.
为迎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各类银行的经营状况,提高我国银行监管水平,尽快向国际监管标准靠拢,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中心的银行监管经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先后与新西兰储备银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香港金融管理局、纽纽联邦储备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美国货币监理署合作,并邀请香港汇丰银行、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渣打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日本东京三菱银行、穆迪和标准·普尔信用评级公司等一些国际著名的银行服务机构参加,分别在北京、深圳、成都和杭州等地举办了6次以银行监管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成功地培训了1100多名中央银行监管干部和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9.
《国际融资》2008,(12):7-7
为迎接中国加入吐界贸易组织的挑战,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各类银行的经营状况,提高我国银行监管水平,尽快向国际监管标准靠拢,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中心的银行监管经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先后与新西兰储备银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香港金融管理局、纽纽联邦储备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美国货币监理署合作,并邀请香港汇丰银行、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渣打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日本东京三菱银行、穆迪和标准·普尔信用评级公司等一些国际著名的银行服务机构参加,分别在北京,深圳、成都和杭州等地举办了6次以银行监管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成功地培训了1100多名中央银行监管干部和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0.
银行国际化是指国内银行从理念上、技术上、制度上、经营上向国际上的一流银行靠拢,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经营,由国内银行逐步发展为跨国银行的过程。就包商银行而言,当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应用于国际环境时,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变成了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尽管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活动仍然保留,但它们却以更复杂、更多变的形式出现。包商银行的未来发展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具备国际视野,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培养与招揽全球人才,要求建立和完善新的激励机制,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有更宽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近200年的时间里,跨国银行共迎来过三次发展高潮。对每次浪潮进行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发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决定着跨国银行发展的性质和方向,一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与跨国银行发展紧密相连,而国家利益在经济绩效、国家主权和政治过程等方面都受到了跨国银行发展的全方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政策性银行将"按照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原则,推进银行改革"。从国际经验、理论和现实需要看,进出口银行可以转型为国际经济合作银行。一、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提出和研究我国政策性银行是根据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于1994年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银行跨国并购是资本跨国流动即国际资产移动的一种方式,属于国际投资范畴.银行跨国并购绩效是银行跨国并购中的核心问题,是银行实施跨国并购的支柱所在和先决条件.对该问题的研究能更好的服务于中国银行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军国际银行业,增强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银行业中的影响力,这也是顺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符合中国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  相似文献   

14.
瞿燕飞 《金卡工程》2010,14(4):144-145
当今世界的金融市场越来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银行的危机,特别是跨国银行的危机极易引起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国际监管日益重要。但同时,作为防范危机有利武器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却在对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管中处于含混不清的状况,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跨国银行国际监管问题入手,分析最后贷款人制度在跨国银行国际监管中难以实施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随着金融业发展、银行经营规模不断膨胀、交易范围迅速扩大以及经营复杂程度急剧提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屡屡发生,损失金额也是前所未有的。例如,巴林银行、大和银行等国际著名大银行因操作风险事件而破产倒闭,也引起了国际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高度关注。操作风险作为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日益被摆上各大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银行如何借鉴外国商业银行经验,即按照巴塞尔协议建立银行资产风险管理体制,使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由量的管理向质的管理过渡,本文就此谈一管见。对当今各国银行开展国际业务和参与国际金融业竞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资本"、"权重风险资产"的范畴、结构、计算方法及资本占权重风险资产的最低比率都作了统一的规定,成为国际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结算业务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由于我国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信用信息管理滞后,涉外单据审核制度存在缺陷,从而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和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8.
银行开拓和推进国际业务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建立海外代理行网络,通过海外银行来代理和操作国内银行需要在异国办理的国际业务。任何一家旨在向客户提供全面综合金融服务的银行都需要一个庞大的全球代理行网络来支持其业务。由于国际业务特有的多样性、风险性和复杂性,银行在建立和管理海外代理行网络时,要充分了解所选代理行的背景,全面收集代理行的有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开发和应用代理行信息系统。代理行信息系统是国际业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业务信息系统中起着基础和窗口的作用。作为基础,它渗透到银行各项国…  相似文献   

19.
邹新  赵幼力 《金融论坛》2007,12(5):26-34
本文从美国、欧洲和日本选取10家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先进银行作为样本,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10家银行和我国三大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1998~2005年的财务指标及综合得分,得出11家银行2005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名.综合竞争力排名的结果显示我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实证分析,归纳出国际先进银行近8年来各主要经营指标走势,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国际银行业的主要运行趋势及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国际融资》2012,(6):15
为从根本上改善中国各类银行的经营状况,提高中国银行监管水平,尽快向国际监管标准靠拢,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中心的银行监管经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先后与新西兰储备银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香港金融管理局、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美国货币监理署合作,并邀请香港汇丰银行、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渣打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日本东京三菱银行、穆迪和标准·普尔信用评级公司等一些国际著名的银行服务机构参加,分别在北京、深圳、成都和杭州等地举办了六次以银行监管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成功地培训了1100多名中央银行监管干部和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