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1日,中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四川省仪陇县金城镇正式挂牌开业。这是中国第一家为“三农”量身定做的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诞生,将对全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在同时,作为拓宽农村金融市场的新生代——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又该如何注重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2.
沙虎居 《浙江经济》2014,(11):60-60
随着浙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带来的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是普惠金融理念在浙江的具体实践,它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较好地发挥“鲶鱼”效应。 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演进史上的创新之举,也是目前浙江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6年的探索和实践,一些村镇银行的竞争优势已经显现,给农信社等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带来竞争压力,较好地发挥了“鲶鱼”效应。  相似文献   

3.
最近,中国银监会下发了《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允许农民组建村镇银行。这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又一个里程碑。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4.
村镇银行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农村金融空洞化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河南省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文章分析了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并提出了深化村镇银行品牌形象、提高员工素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监控体系建设和推进多元化金融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村镇银行的建立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手段,是建立和健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措施,因此,探索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之路成为金融改革的必要。文章通过对日本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状况的分析,指出我国现行村镇银行的建立和运行必须注重信息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说明强化金融风险意识、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村镇银行破冰启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3月1日,中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四川省仪陇县金城镇正式挂牌开业。这是中国第一家为“三农”量身定做的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诞生,将对全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作为拓宽农村金融市场的一大“新生事物”,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又该如何注重风险的防范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试点“村镇银行”、专营贷款业务的银行子公司和资金互助社在上月初的相继开业,始于10年前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探索终获实质性推进。在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和引入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之后,人们对面向处于草根阶层的农民所发放的小额农户贷款充满了期待,有专家认为这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农民在获得发展的“第一桶金”的问题上将会更容易。  相似文献   

8.
组建村镇银行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缓解当前农民贷款难、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竞争活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入手,深入剖析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新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是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环节。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成功的运作经验和管理理念对我国的村镇银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借鉴其乡村银行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及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缓解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压力。  相似文献   

10.
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梅  王利文  王海燕 《南方经济》2011,(8):75-80,F0003
去年以来,广东经济学会组织专家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东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课题对广东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农村金融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调查研究,建议广东省应当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引入民间资本,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和金融体系重构,以有效地解决城乡和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弱质产业、落后社区和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不充分的问题,促进落后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确保广东省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村镇银行作为新时期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倍受关注,特刊发一组笔谈,希望引起各界对村镇银行发展实践和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力印 《当代陕西》2010,(7):24-26
村镇银行的发展硅农村金融政策的重大突破,对于促进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2.
鼓励各类资本新设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以及鼓励境内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到准入区设立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这两条政策至少意味着农村大兴村镇银行和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的黄金时代将要到来。 农村金融将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2006年底.银监会推出了新的农村金融准入政策.首次正式引入农村银行业竞争.为农村银行业金融组织多元化奠定了制度基础。在刚结束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农村金融改革也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支农力度。改革农村信用社,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对农业发展银行进行了政策性支农改革;强化了农业银行支农定位;在农村增设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通过回顾农村金融改革实践,总结了农村金融发展创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相对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改革启动迟缓,进展也比较慢,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村镇银行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它的建立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15.
范晓峰  李大伟 《中国经贸》2009,(20):244-244
为加强农村金融的改革,改变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中国银监会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旨在推动和完善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和服务的重要措施,为农村金融特别是村镇银行设计了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如何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村镇银行的产生原因和意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伟 《北方经济》2007,(4):17-18
在今年1月19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大政方针已定.为今年农村金融的发展搭建了更加宽阔的舞台.农村金融大戏在锣鼓声中揭开了新的篇章。整台演出将弘扬“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的主旋律,市场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是演出的指挥棒.农信社、邮政储蓄、农行和农发行是演出的主角,村镇银行、信用合作组织和贷款子公司这些小娃娃们将为演出注入生机和活力.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的戏份将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肩负支持"三农"发展的重任,对于支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意义重大。重庆市是全国最大的农村城市、国家的城乡统筹区,当前仍处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三农"问题成为重庆市城乡统筹的核心,随着重庆市城乡统筹的推进,村镇银行业务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村镇银行对支持重庆市"三农"发展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面临不少困难,因此急需构建村镇银行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伟 《西部论丛》2008,(7):52-52
2006年底银监会放宽了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后,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截至今年5月末,全国正式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41家,其中村镇银行28家。村镇银行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总体而言运营比较正常,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部看,村镇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与其他商业银行基本相同,但他们能主动转变经营方式,不等客上门,主动深入农村,和农信社竞争存款、客户和人力资源,在竞争中增强了自身的营利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村镇银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构建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和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我们不妨转换一下视角,利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的有利契机,依靠当前农村金融领域最富发展前景的村镇银行为基础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可以密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金融机构的联系,又可以把村镇银行也当作一个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龙头企业.建立村镇银行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作为西部经济贫困落后地区,村镇银行在其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吸储困难、信贷支农资金实力薄弱、贷款脱农化、利润空间有限、信用风险高等瓶颈和困难.基于此,村镇银行应当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积极谋求发展,同时,政府也应予以多方面扶持,以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抑制,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