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沙虎居 《浙江经济》2014,(11):60-60
随着浙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带来的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是普惠金融理念在浙江的具体实践,它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较好地发挥“鲶鱼”效应。 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演进史上的创新之举,也是目前浙江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6年的探索和实践,一些村镇银行的竞争优势已经显现,给农信社等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带来竞争压力,较好地发挥了“鲶鱼”效应。  相似文献   

2.
关于设立村镇银行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勇  杨加鸥 《浙江经济》2007,(17):40-41
村镇银行是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浙江,积极推动村镇银行的设立,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有助于保障农村经济秩序、促进农村信用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广泛进行,农村经济迫切需要金融支持,长期"一社独大"的农村金融市场亟需改革。村镇银行的建立,有助于解决我国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求失衡、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金融抑制"问题,同时也对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在其建立与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从民族地区村镇银行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其现实面临的若干问题,并就此提出建议,以期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三农"及农村经济加快发展,近年来,中央连续9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仍要继续推进,要通过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有序发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值此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人们也更加关注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农村经济新发展新要求相比,农村金融服务仍然亟待改进和完善。我国村镇银行自挂牌营业以来,在解决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村镇银行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作为一种独特的金融机构,在经历初期发展后,随着业务经营和管理的逐步深入,村镇银行发展将面临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比达到50.32%,农村金融的发展将会促进农业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但自我国建立农村金融体制以来,农村金融的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成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阻碍。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国相继试点了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聚焦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到现在所面临的困境,阐述我国村镇银行目前所面临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6.
关明月 《中国经贸》2011,(12):81-81
2006年12月,银监会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以后,村镇银行开始成为吉林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的重要目标,承载着丰富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三农”的重要使命,本文从资金方面对吉林省村镇银行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这对未来建设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和推进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村镇银行的建立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手段,是建立和健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措施,因此,探索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之路成为金融改革的必要。文章通过对日本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状况的分析,指出我国现行村镇银行的建立和运行必须注重信息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说明强化金融风险意识、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申黎红 《中国经贸》2014,(13):270-270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慢,金融创新停滞,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金融网点少且分布不均,农户贷款难担保体系不健全、资金筹集难,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村镇银行的诞生和快速发展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范晓峰  李大伟 《中国经贸》2009,(20):244-244
为加强农村金融的改革,改变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中国银监会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旨在推动和完善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和服务的重要措施,为农村金融特别是村镇银行设计了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如何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村镇银行的产生原因和意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魏新照 《中国经贸》2013,(8):129-130
村镇银行作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弥补农村金融空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今的村镇银行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地区分布不均、吸收存款难等,本文通过对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希望对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在农村地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富庶,力求使农村金融更加专业、高效,由此对村镇银行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其独有的农业资源优势并没有带动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范围内排名比较靠后。其中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设并发展村镇银行,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少、资金供应不足以及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更好地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但作为新生事物.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发展迟缓、深入农村服务三农不够等新问题。该文从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现阶段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措施,以期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发挥政策性支农作用这一本质问题上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3.
村镇银行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农村金融空洞化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河南省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文章分析了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并提出了深化村镇银行品牌形象、提高员工素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监控体系建设和推进多元化金融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乡村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创立与发展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对我们国家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孟加拉乡村银行发展宝贵的经验,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村镇银行,尤其是对云南等欠发达省份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村镇银行是建设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着眼于分析影响村镇银行发展的一系列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就村镇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组建村镇银行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缓解当前农民贷款难、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竞争活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入手,深入剖析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定位扎根县域、服务“三农”和相关小企业,逐渐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作用.我国对村镇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村镇银行的制度绩效、市场定位、产品的功能与特点、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宏观管控及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模式探索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梦周 《科学决策》2010,(10):22-28
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对于农村金融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运作中,村镇银行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本研究从制约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内外部因素入手,通过三家村镇银行的案例分析及国外发展模式对比研究就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有效模式进行了探讨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就政府如何帮助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给出了进一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乔木 《中国经贸》2023,(6):44-46
村镇银行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和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力量。村镇银行的存款资金的80%用于发放贷款,贷款资金的90%投向了农户和小微企业,在激活农村金融供给市场以及缓解小微企业、“三农”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村镇银行涉农贷款规模的扩张,使得村镇银行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涉农贷款信用风险,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手段,正确处理村镇银行业务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是当前村镇银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从A村镇银行涉农贷款的信用风险防控管理的视角出发,结合村镇银行涉农贷款信用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际,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涉农贷款信用风险集中度较高、涉农贷款担保方式不健全等,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筑牢村镇银行健康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村镇银行的发展和完善对于改善农村金融供给失衡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PEST分析法,对影响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