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鸿雁 《中国邮政》1999,(11):40-41
一众所周知,邮政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人民邮电为人民”,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邮政企业职业道德的核心所在。同时,邮政企业又是面向社会的公众性的服务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服务亿万群众,是展示社会风气的重要窗口,是政府形象的直接体现。为社会提供的邮政通信服务越好,人民群众用邮也就越方便,邮政事业也就发展越快,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而这些都是以邮政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基础的。当前,“树邮政形象,创优质服务”的活动,已得到广大群众热烈的支持和邮政职工主动的呼应,综合各地邮政…  相似文献   

2.
《中国邮政》2010,(12):40-41
江苏邮政把发展便民服务站作为邮政从服务型网络企业向商业型网络企业转型的重要工作,并在全省进行了部署,以“苏邮惠民”为统一的渠道经营宣传口号,以“平台、品牌、产品体系”进行推广,目标是把便民服务站建设成“运转高效、功能复用、以城促乡、城乡并举”的连锁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3.
严明 《中国邮政》2011,(5):50-51
邮政作为服务型企业,能够百年不衰,历久弥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扎根于服务民生这块沃土。长期以来,邮政企业凭借点多面广、业务多样的行业优势承担着为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职责。全国各地基层邮政部门以服务"三农"为切入点,凭借便民服务站、连锁超市等形式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邮政服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邮政》2001,(7):12-12
一、邮政发展物流服务的定位 充分发挥邮政“点多面广、全程全网”的网络资源优势,以及邮政“服务社会、连接百姓”的特点,以区域内、城市内物品递送服务为切入点,努力发展企业到个人(B to C)的物流服务;充分挖掘邮政网的潜能,积极、稳妥、有选择地开展市场潜力大、效益好、附加值高的企业到企业(B to B)的物流服务;充分发挥邮政“三网合一”的优势,为社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使邮政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二、邮政发展物流服务的原则 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核心,从各地实际出发,依托全网优势,着眼…  相似文献   

5.
姜怀德 《中国邮政》2008,(12):16-17
机关作风可以看作是邮政企业的一个风向标,它从管理层面反映着企业是否充满活力、工作是否高效、发展是否具有潜力。为了充分发挥机关管理者在邮政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服务、指导、协调等职能作用,必须以建设学习型邮政企业为载体,以效能建设为目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6.
姜珅 《中国邮政》2009,(8):48-48
当前,邮政企业在进行普遍服务的同时,还面临着增加网点的需要与成本投入大、收益回报小的矛盾。第6期《中国邮政》杂志《渠道建设整合助推业务发展》一文,介绍了贵阳局借助和依托政府资源、利用行政力量巧妙开展“邮政进社区”这项“利民工程”,有效地减少了成本投入。此举既拓展了邮政营销渠道、树立了邮政品牌形象,又赢得了政府部门对邮政发展的理解和支持;既体现了普遍服务的责任和宗旨,又有效提升了邮政企业适应市场、应对市场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了邮政企业的健康发展。此举少花钱多办事,事半功倍,值得各地邮政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7.
杜明科 《中国邮政》2001,(11):22-23
邮政企业文化是以邮政职工为中心的管理思想。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塑造企业精神,激发广大职工奋发向上、艰苦创业、献身邮政事业的崇高激情,最终促进邮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确定共有价值观,明确企业价值体系,是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邮政企业文化的价值体系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为社会服务”的价值。邮政企业发展的目的、使命和价值在于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邮政产品,满足社会对邮政的需要。同时,邮政要通过服务手段,实现企业的经济指标。 “共同协作”的价值。邮政全…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发展步伐加快,邮政发展形势也复杂多变,在经历了系列改革之后,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很多深层次问题逐渐显露,各地邮政企业都在探索新型发展道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邮政企业如果仍就“关门研究发展”,靠自己一点一滴地积累和探索,势必跟不上大形势,很难取得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卞季 《中国邮政》2012,(10):22-23
从最初部分邮政企业以开展便民缴费业务为切入点的邮政便民服务,到各地邮政企业大力开展便民服务站的布点建设,再到今天各地邮政轰轰烈烈地打造邮政便民服务平台,中国邮政一步步走来,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在运营中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仍然持续不断积极推进这项工作,显示出中国邮政致力于建设中国最优、最广便民服务平台的信心与决心。放眼世界邮政的发展,我们也看到,面对与中国邮政相似市场状况,世界邮  相似文献   

10.
邮政投递网是中国邮政的宝贵资源。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宁波市邮政局精心打造“织网”工程,努力提高投递网的效率和效益。通过一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投递网改造已初具规模。织网宁波市邮政局把投递网改造的切入点定位于:在居民小区中建立社区邮政服务中心。在社区邮政服务中心网点的规划和建设上,考虑了三个方面:一是布局,近几年宁波市在城乡结合部建设了大批住宅小区,因此,在社区邮政服务中心网点的分布上结合了城市规划,在新建住宅小区建立社区邮政服务中心;二是服务半径,以每百幢居民楼或4500户居民住宅为一个服务区域,…  相似文献   

11.
覃东新 《邮政研究》2006,22(4):20-20
目前全国各地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和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与邮政行业有着紧密关联的话题。这不仅对邮政系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也为邮政行业在广大农村发展各项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更好地服务农村,更好地服务农民,邮政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用好用活政策今年中央继续鼓励邮政开展“三农”服务工作。邮政部门要利用好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和涉农部门联系沟通,取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2构建迅速、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邮政》2010,(3):39-40
福建邮政便民服务站,2007年在龙岩地区进行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2008年3月开始在全省启动全面推广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邮政便民服务站8400个。通过便民服务站模式将邮政服务进驻社区和农村,不仅以低成本方式实现了邮政网络的规模扩张,而且通过广泛加办代缴通信费、水电费、广播电视费、代售机票、福利彩票、代办鲜花礼仪、保险等服务,带动了绿卡发展和邮储余额沉淀,既给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的服务,也帮助政府部门有效解决了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沈杰 《中国邮政》2004,(12):56-56
长期以来,邮政企业根据《邮政法》、原邮电部发布的《邮电委代办管理暂行办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在城乡各地大力发展邮政报刊亭。笔者最近发现,一些市(县)局在签订报刊亭委代办协议中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委代办用工关系模糊不清,埋下了劳动争议的隐患。  相似文献   

14.
农资分销配送业务是一项“市场有需求,邮政有能力,经营有效益,环境有机遇”的效益型业务,邮政企业必须面向“三农”,依靠地方政府,围绕农村投递改革和邮政服务网点建设,重新整合和利用内外资源,拓展农村邮政市场,从以下五到位人手,做好邮政农资分销配送业务。  相似文献   

15.
为党政军各级部门提供服务是邮政企业的政治使命。邮政作为传递非电子类信息的主渠道,直接为国家和政府传递信件性质的文件、文书等机要邮件及其他行政事务性通知、通令、党报党刊、内部出版物等,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政权巩固负有特别责任。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及各级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也逐步向经济工作转移,对邮政业务的使用范围和需求也发生了“质”与“量”的变化。一、行政机关用邮行为的识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调整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充分反映市场的需要,通过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效率,提高本国或地区的综合竞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集团公司和安徽省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合肥邮区中心局认真践行安徽邮政“更新一点,再快一点”的企业核心理念,积极推进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文化创新,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连续三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安徽省“十五”发展创新工程先进集体和安徽省“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被集团公司授予全国邮政“抗冰雪保畅通”先进集体和全国邮政系统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7.
村邮站建设对延伸邮政服务领域,拓展农村市场,推动邮政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邮政在建好村邮站的同时,一方面要用好村邮站,积极叠加各项邮政业务,拓展服务领域;另一方面要根据每个村邮站的不同特点进行叠加,实现村邮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政府的职能也在随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微观经济事务交给了企业和市场,政府直接参加和干预生产经营的范围大大缩小,政府管理工作的重点逐步向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自由竞争环境方面转移。依据中共十六大精神,政府行政职能定位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研究邮政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的相关性,一方面有利于邮政的行业管理,使得国家邮政局在寄递市场管理方面承担责任,给参与邮政市场的各经营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9.
邮政服务中小企业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既需高处着眼、艺术巧干,又需细处着力、倾心实干。1高处着眼作为公用企业,邮政一直在完善“海纳百川”的服务格局。鉴于中小企业数量庞大、类型纷繁、分布星散、效益不一等特点,建议各地邮政继续保持“高处站位”的眼光和“高屋建瓴”的心态,始终站在技术高端、时代前沿,分析、预测、判断中小企业的用邮走向。首先,从需求着眼,  相似文献   

20.
《中国邮政》2005,(12):24-24
本期主题业务:投递 投递服务是邮政通信生产流程的最后环节,也是邮政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更是邮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投递服务水平的高低,代表和反映着邮政的社会形象。随着邮政业务的快速发展,投递量、投递对象、投递领域不断增加,这给邮政投递在时限、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各地邮政各出“高招”,不断完善投递服务,提高投递水平,为邮政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添加砝码。[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