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构投资者行为与交易量异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验证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存在交易量异象,以过去3个月的换手率为基础进行套利,在未来3个月投资者能获取显著的超额回报。使用中期和年度机构持股数据,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能识别和利用交易量异象。基于交易量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信息,我们发现投资者如果买进过去3个月平均交易量最低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最高的一组,同时卖空交易量最高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最低的一组进行交叉套利,他们能在未来3个月获得10.3%的超额回报。  相似文献   

2.
选取隐含波动率差指标,以上证50ETF期权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期权市场买卖权平价关系偏离能否预测标的资产未来的收益信息.将分组分析和回归分析两种方法相融合,并将样本数据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发展初期期权市场包含标的资产未来较短时间内的收益信息,但信息含量很少;随着期权市场的发展,即在发展中期和发展期,期权市场包含标的资产未来更长时间范围内的收益信息且信息方向发生改变;期权市场能否准确预测现货市场信息与投资者情绪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现代金融研究领域中,无论是业界还是学术界,如何帮助投资者进行更好的资产配置一直是研究的核心内容。资产组合或者投资基金的管理者只有通过资产配置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才能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才能得到市场的肯定。从根本上讲,这些投资人如何更好地选择资产配置以获得成功取决于他们对市场的准确预测能力。本文利用期权在反映投资者预期方面的优势,采用外汇期权的隐含波动率报价提取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期权隐含的相关系数,并使用已实现效用的模型进行了资产配置方面的研究。利用全样本和分区间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后本文发现,外汇期权隐含相关系数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改善投资者的跨国资产配置。  相似文献   

4.
徐加根  王波 《投资研究》2012,(5):114-126
利用技术分析制定股票投资策略是投资者主要采用的方法之一,而对交易量与收益率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又是技术分析的基础。我们认为,大交易量能更好地预测未来股票的收益。本文通过对中国A股市场代表不同规模股票的指数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指数在大交易量形成后的检验期里反应是不同的。代表大盘股的指数存在明显的"大交易量溢价效应";而代表小盘股的指数几乎不存在这种效应。我们还进一步的发现,这种"大交易量溢价效应"只发生在指数上涨了10%-20%的情况下。最后,我们给出了相关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5.
崔东博 《新金融》2008,(1):53-56
在这篇论文中极端的交易行为包含着有关未来股价走势信息这一思想得到检验.结果发现在像美国那样的发达资本市场上存在的高交易量回报溢酬现象在中国并不存在.交易量对股价的预测能力并不显著.笔者认为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完善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信息反应模型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盈利预测偏离与普通投资者交易需求之间的激励关系,并选取2006至2010年的相关盈利预测和股票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盈利预测存在显著偏离前期市场平均预测值的倾向,而且这种偏离倾向会进一步诱发股票交易增量,从而增加机构投资者的佣金收入。这意味着普通投资者在参考机构投资者的盈利预测报告时,需要考虑其基于刺激交易量的自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央行在“8·11”汇改后放松了汇率中间价的管理,采用更为市场化的方式形成中间价,这种变化对于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市场的影响尚属未知。为此,本文从人民币期权组合的Black-Scholes隐含波动率历史报价数据中提取出在岸、离岸市场人民币期权的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和风险中性偏度,在将样本划分为汇改前后三个不同的阶段的基础上,检验了期权隐含指标对未来汇率分布的预测能力。实证结果表明,在“8·11”汇改之后,随着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变得更加市场化,期权价格中包含了越来越多关于未来汇率分布的信息,在岸和离岸期权市场的信息效率都有显著提高,意味着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能显著提升我国金融市场效率。因此,在兼顾金融安全的角度上,稳步促进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市场化进程将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姚钰莹 《证券导刊》2011,(25):19-23
目前各家券商已陆续发布了201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披露了专业机构的预测展望。通过对30家券商策略的分析.我们归纳了研究机构对下半年A股市场的走势预测和行业挑选,希望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异质自回归模型(HAR-RV)中引入中国上证50ETF期权隐含信息和投资者情绪,本文分别对中国股票市场未来日、周和月波动率进行预测。研究发现,期权隐含信息和投资者情绪能够提高HAR-RV模型对股票市场未来波动率的预测效果。投资者情绪对未来波动率的影响存在两种机制:在情绪高涨期间,月已实现波动率与未来波动率正相关,说明以个人投资者占主体所引起的价格信息机制,在中国股票市场交易中占主导作用;风险中性偏度与未来波动率负相关,说明以个人投资者占主体所引起的噪声交易机制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市场异常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违背,但现实中却广泛存在。不同机构投资者通过持有和交易股票,对市场异常现象产生的影响应不同。本文实证度量了四种市场异常现象,发现我国A股市场明显存在盈余惯性和投资异常的现象,但无法证明另两种市场异常价格动量和价值溢价是否存在。实证结果验证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市场异常的影响方向与力度均存在明显差异。但令人惊讶的是,保险公司通过大量持有总资产体量较大的股票,更能促进而不是降低投资异常现象。通过对比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与交易量对四种市场异常的影响,没有发现机构交易量比持有量更能度量市场异常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