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际银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构建次级债券流通平台,增强其流动性和投资吸引力;积极推进次级债券发行的市场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完善次级债券信息披露机制,提高次级债券发行、流通的透明度;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次级债结构设计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设计不仅是次级债成功发行和运作的关键要素,而且是其作用机理的内在基础。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欧洲主要国家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结构特征,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结构设计的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2005-2011年我国12家主要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计量回归分析,研究市场纪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次级信贷与银行风险承担正相关,银行发行债券、银行存款数目与其风险承担负相关,银行上市能有效约束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我国应进一步加大银行改革,打破银行垄断,严格控制其次级信贷水平,通过发行债券、吸收存款等方式,有效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当前次级债券的定价模型,并以B-S期权定价模型为基础,根据次级债券的特性量身定做了一类定价模型,对未引入破产成本及引入破产成本两类模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我国工商银行2005年第1期次级债券的发行情况,就前一种模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发行的次级债券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即票面利率没有充分反映次级债券实际存在的风险,债券存在一定的隐含担保。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了或有资本债券的设计机制(触发机制、触发水平和转换比率等)对其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重要影响,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或有资本债券在设计机制上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典型特点,并提出在我国发行或有资本债券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索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触发机制、转换方式以及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强  武次冰  易宇   《重庆商学院学报》2010,20(2):95-104
2004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颁布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不同,对资本约束的反应也不同;而且资本充足率提升渠道仍存在过于依赖资本金的增加且资本金补充渠道较为狭窄、次级债券发行过多的问题。应构建多元化的资本金补充渠道,并有效控制风险资产增长。  相似文献   

7.
2009年地方债券的发行使地方债券发行的话题被人们关注。本文首先采用案例分析法,针对我国2009年度财政部代发的2000亿地方债券,具体分析其发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他国家的地方债券发行体制进行借鉴,尤其是对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地方债券发行机制作了详细介绍,最后针对2009年发行地方债券所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地方债券发行机制的建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欧元启动后,欧盟的跨国公司将可能借助低利率、低风险的欧元资本,加大对我国的投资.我们应密切关注欧元国家对外投资的新举措,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欧盟的直接投资;欧盟对华政府贷款会在欧元启动后有所增加,而商业银行对华贷款可能会有所减少.随着欧洲统一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启用,我国政府应改变主要发行美元债券的方式,增加发行欧元债券.  相似文献   

9.
我国于2009年发行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地方政府债券,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充分总结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在地方政府债券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与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发达国家,证券业务是商业银行一项非常重要百十分成熟的业务。而在我国,由于实行分业经营,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仅限于债券业务,而且相比国外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还很落后,尚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是什么原因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的发展呢?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万莎 《地方财政研究》2010,(4):26-29,31
国家为刺激经济发展于2009年发行了2000亿地方政府债券,但在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本文从经济学的维度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券面临的各种发行风险,并提出了控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风险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姜超 《西部金融》2011,(10):63-64
本文结合了国外发行通胀指数债券的成熟经验,从居民金融资产保值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发行通胀指数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本文认为我国初步具备了发行通胀指数债券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三个阶段对我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走上一条蒸蒸日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相信我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债券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渠道缺乏,大量持有国债,国债价格下跌加剧了银行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存在着大量的可转债担保风险和相互持有次级债的道德风险,实证检验发现债券利息收入现金对上市商业银行每股收益的弹性比较显著.实现债市的"全流通",提高债券价格发现的效率,使商业银行能充分通过债券交易来调整资金头寸、规避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发展落后,资金缺乏,2009年地方债券的发行为西部地区筹集资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地方债券发行的话题又一次被人们关注。本文首先讨论西部地区地方债券发行机制可行性,并给予了理论支持、实际支持以及数据上的支持;其次介绍了其他国家的地方债券发行机制的一些经验,尤其是对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地方债券发行机制作了详细介绍;最后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我国西部地区地方债券发行机制的建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债券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是信用债市场重要的资金来源和风险承担者,“刚性兑付”的打破和不断聚积的风险严重影响银行稳健经营.债券发行中,企业到期债务的最终偿还不由商业银行承担实质性的偿付责任或担保责任,银行主要负责债券承销、资金托管等义务,但不断攀升的债券违约风险对银行的传导效应仍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吸收公众存款和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经营的两项业务,其业务性质的共同点,都是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资金。1995年是国库券发行变政府摊派法推销为商业银行包销法发行的第二年。与笔者通过广  相似文献   

18.
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是一种直接的绿色融资方式。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后是否会促进企业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式发展值得研究。文章分析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后对ESG表现的影响,与我国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契合,也利于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有效构建。文章选取2016—2021年中国A股市场发行绿色债券的上市公司和发行普通债券未发行绿色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经倾向性得分匹配后研究发现,与发行普通债券的企业相比,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有更好的ESG表现,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地,发行绿色债券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实现对ESG表现的提升。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和“双碳”目标提出后,结论更显著。另外,发行绿色债券对ESG表现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对“E”和“S”的影响,对“G”的影响仅存在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为扩大内需,降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国务院同意地方政府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地方政府债与美国的市政债券十分类似。在发行机制上,美国市政债券在监管机制、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级制度及私人部门为市政债券提供信用增级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也正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中需改进之处。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的改进目前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地方债发行的长效保障制度、中央政府逐步退出对地方债所实施的显性或隐性担保等。  相似文献   

20.
发行或有资本债券和进行资产证券化均可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因而二者存在替代关系。但是,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转移资产风险、提高流动性而降低或有资本的触发概率,而或有资本不触发转换时会提高债务成本,触发转换时则会对在位股东产生稀释效应,故发行或有资本债券的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动机更多,反之亦然,从而使得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文章建立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发行或有资本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发行或有资本债券与资产证券化之间的替代作用和互补作用均存在,且非常关键地依赖于具体的参数设定。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相关实践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