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邮政储蓄银行全面进入金融市场是一个充斥着理性冲突的博弈格局,银监会、国家邮政总局、邮政储蓄银行与商业银行四方都有各自的得益要求,从博弈双方的策略分析,商业银行一般采取资金、技术、管理优势;银监会通常运用政策杠杆作为主要调控手段;国家邮政总局运用其管理职能;邮政储蓄银行则是在政府与商业银行之间寻求可能而利益最大化的发展途径。这种合作策略的选择是典型的博弈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内部欺诈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频发的重要原因.笔者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建立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欺诈的进化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复制动态分析与稳定点分析,得出混合竞争策略与稳定进化策略产生的条件,并指出应通过完善银行内部权力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促使"监督、不欺诈"这种高效稳定策略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企业战略、业务、客户、管理和文化都处在转型中的邮政储蓄银行,其操作风险表现出与其他商业银行不同的特征,主要包括风险事件发生频率、几率更大、风险因素隐蔽性强、风险损失影响深远等方面,邮政储蓄银行面对操作风险的策略应当是按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加紧组织推进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同时要充分结合自身实情,抓好员工、内部程序、信息科技系统等操作风险关键因素的管理和控制,并创新工作形式如与各大商业银行开展联合大检查、相互审计等方式以加强与其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交流。  相似文献   

4.
张文利 《经济论坛》2007,(15):106-109
引言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对我国银行业中监管机构、商业银行在监管与被监管,商业银行合规经营与违规经营的策略选择和行动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监管机构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与商业银行进行博弈,从而导致银行监管的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5.
博弈竞争与我国银行竞争力提升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斌 《经济师》2004,(7):218-218,220
文章指出 ,商业银行在博弈竞争中应通过改变观念、采取与对手双赢的竞争方式以提高营销管理能力 ;通过专注策略 ,重视产品的开发及技术创新、培育价值链管理创新能力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信贷市场的放开、外资银行的涌入和银监会等管理部门的推动,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而如何高效、高质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成为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今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均衡信贷配给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构建了贝《斯均衡的二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依据高竞争力、高收益、低风险的原则,推导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定价策略。进而得出商业银行在巩固其中小企业贷款市场地位和维护高信用质量客户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贷款收益最大化的方案。最后通过A银行2011年中小企业贷款的实际业务数据,利用所构建模型进行具体的数据算例分析,测算出A银行的最优利率定价策略。研究结论为商业银行合理制定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和规避风险及保证收益提供了新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7.
优质中小企业贷款逐渐成为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价格竞争的主要空间,明晰国有银行与中小银行价格竞争策略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责问题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商业银行价格竞争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针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探究中小银行与国有银行竞争策略的演化轨迹及内外部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在价格竞争视角下,异质性银行竞争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博弈双方的利益均衡来实现的;提高中小银行软信息分析能力和贷款市场竞争,能够促进中小银行与国有银行实现动态博弈均衡,推动博弈稳定策略向兼顾自主定价与低利率的理想区间转化,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贷款利率,解决融资贵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经济导刊》2006,(5):12-12
银监会副主席蔡鄂表示.2006年内将积极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加大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郑姝敏 《时代经贸》2008,6(1):148-149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应积极采取行动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但商业银行开展市场营销时遇到市场意识不强、外部环境不成熟、营销战略与策略运用不当、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等多方面问题,本文从商业银行运用市场营销的意义出发,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市场营销理论提出了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创造和改善外部环境、正确选择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战略与策略、利用知识和科学技术改善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合作博弈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影响和挑战,对商业银行在合作博弈过程中的应对策略提出建议,认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维持合作竞争关系是商业银行在支付业务等业务领域获取主动权,保证核心竞争力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1.
何谓"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即银监会出台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并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它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是银监会对贷款监管法规和政策进行系统化调整与完善的成果。其目的是引导各商业银行对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诚信申贷、协议承诺、实贷实付、贷放分控、贷后管理、法则约束等诸方面需遵循一系列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行业特征和内部治理机制的视角,运用最优契约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分析了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风险承担效应.得出结论:商业银行的行业特征具有诱发高管在薪酬激励下采取高风险承担决策的倾向;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的风险承担效应取决于政府监管和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双方的博弈.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由来已久,特别是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环境下如何明晰银企关系,形成与之匹配的信贷策略,是化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关键。本文首先建立银企演化博弈的理论框架,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演化过程及演化稳定性标准进行探讨,并从创新风险与监管奖惩两个维度构建银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两类群体在长期信贷博弈中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银企双方均对高收益策略有模仿倾向,但创新型中小企业在与银行的长期合作中会对少数企业的违约行为具有抵御性;研发创业期企业所受融资约束最高,当且仅当创新成功率高于最小下限时,商业银行才考虑与企业发生信贷关系;政府、信用担保等外部力量与内生要素的相互制衡对实现银企信贷稳定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对社会融资总量快速攀升,货币化程度高企,通胀压力抬升.影子银行风险不断积聚的一片担忧之下,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甫一出台.银行尤其是部分中小银行股票以跌停响应,信托、券商资管等相关非银行资产管理通道业务均受到政策左右,资本市场为之震颤。银监会对商业银行非主业的理财监管何以引发市场如此关注?理财新规会带来哪些后续影响?金融改革的方向将朝向何方?  相似文献   

15.
杨谊 《财经科学》2005,(5):51-57
目前,中国银行业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和相关的制度安排,这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的基本规则,也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论文通过一个二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揭示,由于银监会未建立起有效的成本约束下的市场退出机制,使得相机抉择的关闭机制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一个不可置信的威胁,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冒险投资,加之隐性存款保险的存在,形成巨大的社会成本和福利损失.目前条件下,加快市场退出机制建设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显性部分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上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全过程控制的方法引入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运用不同的博弈模型对事前及事后两个阶段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7.
节能减排过程中主体的策略选择行为非常重要,通过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建立企业群体之间、企业群体与监察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以及它们对应的复制动态方程,并对动态方程进行分析与讨论,得到了博弈模型中各博弈方的进化稳定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应积极采取行动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但商业银行开展市场营销时遇到市场意识不强、外部环境不成熟、营销战略与策略运用不当、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等多方面问题,本文从商业银行运用市场营销的意义出发,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市场营销理论提出了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创造和改善外部环境、正确选择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战略与策略、利用知识和科学技术改善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运用博弈的原理,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与企业私募股权融资博弈模型,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与企业私募股权融资的过程,并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与企业私募股权融资的的市场选择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策略性行为,信息透明是企业股权融资的重要因素,双方存在着信息博弈现象.并给出股权融资博弈的贝叶斯均衡,提出实现私募股权融资的博弈论的相关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农民自愿联合形成的经济合作组织。加上"新型"是表示经我国银监会批准且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合法组织,属于正规金融范畴。它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一起构成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