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针对产后出血患者探讨分析致病原因,并研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产后出血患者51例,对其临床资料、有关原因及具体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发现造成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产妇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都可导致患者产后出血。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为了有效降低出血率,需做好产前保健工作,对产后出血的高危患者,需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总结HIV感染孕产妇住院分娩期间的护理所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包括分娩过程的感染防护、产后伤口护理,认为科学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HIV感染孕产妇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寻找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改善产后抑郁的症状。方法对60例产后抑郁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从预防和发病后两个阶段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有生物学因素、自身因素、社会因素等。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和治疗,60例患者中有57例措施得当,达到预期目的,效果满意,患者的忧郁心理、生理睡眠、情绪及饮食均恢复正常,3例因护理措施欠妥或语言不当经反复强化目标得以实现,未出现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后果的病例。结论对产后抑郁的产妇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产后抑郁的症状,确保母婴健康,提高产妇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产前和产后容易发生的医疗错误展开分析,探讨产前、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对其临床数据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产后出血患者经过对症急救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救治措施,全部痊愈,并未出现死亡病例。子宫收缩乏力78例,软产道裂伤5例,胎盘因素15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结论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医务人员要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规范产妇医疗手段,确保产妇生命健康,积极促进产妇产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讨论孕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最新医学临床进展,为以后临床产后出血的治疗和应对措施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对目前临床上最新的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整理最具有代表性的危险因素。结果目前认为主要的产后出血因素有孕妇年龄、胎次、贫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软产道裂伤、妊娠高血压以及心理因素等。结论引起孕妇产后出血的因素有很多,普遍认为的危险因素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比较严重的原因,对这些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应该进行提前的预防和估计,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减少出血的概率和积极的应对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肿瘤静脉化疗药物外渗进行临床观察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预防及护理对策,从而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对肿瘤患者的损伤,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就发生外渗的原因详细分析,对化疗药物外渗所引起临床表现进行总结,探讨预防及处理措施.结果 出现化疗药外渗的原因有整体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知识不完善、护士责任心不强、对化疗药物特性掌握不完全等.结论 对化疗药物外渗情况进行提前预防,并在出现外渗进给予及时的护理,减少化疗药物外渗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总结并分析127例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中28例患者引发泌尿道感染的原因。认为积极的预防、及时的治疗、严格的无菌操作和加强日常护理、治疗原发病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研究紧急微创联合开颅手术抢救急重型颅内血肿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总结术中护理配合的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急重症颅内血肿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紧急微创联合开颅手术抢救,总结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并分析术中护理配合的关键。结果60例患者通过我院积极的抢救和手术室的细致周到护理,51例患者抢救成功,9例患者死亡,均为病房内死亡,原因包括并发脑疝3例,中枢性衰竭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结论在紧急微创联合开颅术抢救急重型颅内血肿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需要护士给予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患者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表现及护理要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妇早日康复,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方法回顾分析50例产妇产后抑郁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的心理状态,寻求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50例产妇经过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了解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产后抑郁患者尽早得到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10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O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均形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骨痛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无1例发生跌倒和骨折。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OP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跌倒和骨折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的护理。方法取我科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引流术为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通过合理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06年4月~2011年5月85例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结果 85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早期能借助助步器行走,无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在每项护理操作前做好患者身份识别,是保证患者安全、防止护理差错的最基本措施之一,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可确保对患者提供正确的操作[1],有利于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利益,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种重要的有创诊疗手段,不可避免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术后术肢血肿是临床上常见的外周血管并发症之一,导致术肢的疼痛、肿胀、瘀斑等,严重者甚至可引起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若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其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发展,选择有效的护理方法是改善术后血肿、促进肢体康复的关键,本研究综合分析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术肢血肿的形成原因、防治和护理的临床新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入住我院的120例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仔细询问患者生活习惯及家族病史,分析其发病原因并实施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的发病原因为HP感染(占89.17%)、药物因素(占63.33%)、不良饮食习惯(占59.17%)、精神因素(占35.00%)、气候变化(占19.17%);通过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本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显著性提高(P<0.01),且心理状态发生明显好转。结论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主要与HP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及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转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心理护理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方法给予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30例患者中实施血液透析时长小于1年的有7例,大于1年的有23例,经过睢宁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排除心理障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讨玻璃水银体温计在儿科患者测量中的安全隐患,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61例住院患儿,对其玻璃水银体温计测量时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得出其存在医疗纠纷隐患以及安全隐患、体温计存在问题、在操作中医护人员存在的问题、在测量体温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结果与结论由于在临床的治疗与护理中,测量体温是不可或缺的检查,准确及安全的测量体温,是使护理及医疗治疗得到提高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宣传体温测量方面的知识、加强医护人员对体温测量的重视、增加一次性测温仪或电子测温仪、对于咬破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引流管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并进行康复指导。结果术后存活23例(88.5%),自动出院2例(7.7%),术后死亡1例(3.8%)。生存病例进行两个月随访,完全恢复自理12例(52.2%),部分生活可自理8例(34.8%),卧床但意识清楚3例(13.0%)。结论通过精心的术后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和病情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了治愈率,对于提高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资料,并经呼吸内科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讨论,总结老年患者呼吸内科发生感染的因素。结果呼吸系统感染是老年患者感染的主要途径,其自身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医院环境等均为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预防老年患者呼吸系统感染,可采取增加监管力度、杜绝滥用药物,增强医疗和护理的管理水平等措施,尽可能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观察,并且给予精心的护理,对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结果本组78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无1例出现液体渗漏、皮下血肿、导管阻塞、静脉炎,仅1例出现导管脱出,静脉输液效果较佳。结论应对静脉留置针进行科学、正确地应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治疗费用及身心痛苦,同时,还能大幅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