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论·我国粮食流通技术发展的研究刘新春等(1-1)从铁路全面提速谈粮食大规模调运田颖(1-7)关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齐志高(1-8)建造机械化圆筒仓是实现粮食“四散”流通的关键宋廷明(2-1)国有粮食工业企业的战略发展分析陈春恩(2-7)四散”是粮油流通方式改革的必由之路李为民(3-1)浅谈知识产权与粮食流通产业张文斌等(3-4)国家储备粮库的竣工验收工作张成志(4-1)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走“订单农业”之路的思考张运国(4-5)对粮食补贴进行改革的几点思考沈严税(4-7)粮食流通企业连锁…  相似文献   

2.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业人口约有9亿多,而有效耕地面积有限,据统计,去掉退耕还林、还草的坡地,实际耕地面积只有1.23亿hm2,人均耕地面积还不足0.1hm2。所以,粮食问题历来是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近3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每年均超过5亿吨,2009年粮食生产总量达5.3亿吨,再创历史新高,流通量高达2亿吨。因此,建立起快捷、流畅的粮食流通体系,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粮库仓型的选择作为粮食流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不仅直接影响到粮食流通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影响到流通体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粮食流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国内贸易部中国新良储运贸易公司李为民众所周知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古今中外绝无例外,任何国家要发展,人类要生存,都离不开粮食,都必须首先解决好粮食问题,我国是一个有近12亿人口的大国,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把农业特...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的粮食流通现状探讨我国粮食流通的发展郑州粮食学院孙宏岭中美虽然存在着社会制度的差别,但是,借鉴美国粮食流通体制及流通技术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粮食流通的发展.一、美国粮食生产及粮食政策的概述美国1990年粮食总产量为2.82亿吨.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  相似文献   

5.
1概述 浅圆仓又称矮圆仓,是一种仓体高度与直径之比小于1.5的圆筒式地上粮仓。浅圆仓多为平底仓,仓壁主体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为250-270mm。 浅圆仓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但在国外多用于中转或短期储藏。90年代以后,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粮食流通项目,将浅圆仓作为一种新的仓房类型引入国内,主要用于粮食流通。1998年以来在中央直属储备粮库建设中新建了一部分主要用于粮食储备的浅圆仓。 浅圆仓具有直径大(20~40m)、粮层深(12~40m)、单仓储量大(5000-20000t)、单位…  相似文献   

6.
一、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在重点抓好粮食市场管理的同时,继续加强对各类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一)围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管理。2001年共查处非法粮食收购案件1.47万件,没收违法收购粮食0.61亿公斤,罚没金额0.76亿元。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会同粮食部门审批可入市收购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的企业7983户,审批可入市收购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的企业23078户。进一步拓宽了粮食购销渠道,促进了粮食的合理流通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为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二)依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十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重要问题。粮食问题解决了,国民经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各项改革才有宽松的经济环境。要解决粮食问题,实现粮食产需平衡,从我国国情和粮食的实际出发,一要增产粮食,二要节约消费,三要搞活流通。粮食商品流通搞活了,可以促进粮食生产,满足粮食消费。本文仅就当前粮食流通中的几个问题,作些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都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安定的基础。我国有14多亿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大,如果我国的农业经济不能稳定地发展,粮食不能自给自足,一旦发生粮食危机,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农业,而是整个国民经济,受损失的也绝不局限于农民,而是整个国家。所以,不断调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结构,使农业的发展紧跟社会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第一大国.但粮食与其他商品不同,它既具有经济性,又具有政治性,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战略性,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就如何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系,加强粮食储备建设与管理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粮食消费国。   众所周知,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国家要发展,人类要生存都离不开粮食,必须首先解决好粮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把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把解决 12亿人的吃饭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目前我国粮食人均年占有量只有 400kg,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水平,粮食问题始终不容乐观。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仓库建设得到很大发展,五十年的建设成就是巨大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现有的粮食储藏设施,无论是仓库容量、仓型设计、机械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河南在国家粮食战略中的地位研究入手,排查建立粮食安全生产体系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提出建立与完善粮食安全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既是我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对粮食储藏过程中粮堆有关部位温度、湿度等物理量进行实时检测,可随时掌握储粮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分析其变化规律,及时判断处理,科学地给出各种建议性的结论,并指导管理者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如自动控制实施机械通风,达到安全储粮的目的,我省这次15个国家粮库工程,普遍采用了这种技术,笔者就该技术在共青城粮库的施工监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谷贱伤农”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最大隐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粮食安全和粮食供需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受全球粮食供需形势多变、国内耕地和水资源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2006年第四季度全国范围粮价迅速上涨,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粮食问题的关注。"谷贱伤农"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最大隐患。从粮食价格方面分析了我国粮食增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有粮食企业将面临“洋粮抢占国内市场的严峻挑战。“国粮”欲与“洋粮在国内外市场上一争高下,必须痛下决心,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其中,降低粮食流通成本的关键在于大力推广机械化粮食“四散”流通(散装、散卸、散运、散存)新技术,而实现粮食“四散”流通的关键又在于推广机械化圆筒仓。  相似文献   

15.
建立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从2006年就正式拉开了序幕。通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几年来,省级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得以不断完善,省以下区域站陆续建立,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企业4级粮食质量检测体系。但是,通过粮食收获质量调查活动,我们仍然发现粮食质量监测体系中不完善、不尽人意的地方。粮食质量监管与检测体系,相对于技术监督、食品卫生、农业、畜牧等行业已是追赶局面,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迎头赶上,需要政府多扶持、部门更重视、检测机构更努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进口规模逐渐扩大,进口市场越来越集中,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通过分析发现,形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的原因包括:我国粮食产需存在一定缺口,粮食生产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比重大,进口粮食价格低于本土粮食价格,《农业协定》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依据结论提出要增强粮食自给能力与防范风险能力,衔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WTO的作用,坚持粮食价格支持制度,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物流、电子商务和粮食流通的基本概念,并讨论了粮食流通体系的现状和电子商务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提出了在粮食流通领域中应用电子商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传统粮食销售包装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新兴的多层包装纸袋的优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Nick Butler 《Intereconomics》1984,19(6):285-289
With all the indications suggesting that the current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of and demand for grain will continue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and with a steady surplus both keeping prices down and forcing on governments measures to reduce output and stocks, attention is turning to South East Asia, a region which, due to the rapid growth of both its population and per capita income, seems to offer the best prospects of medium and long-term increases in demand. How realistic are the hopes that South East Asia will be able to absorb a substantial part of the world's grain surplus?  相似文献   

20.
粮食的结露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阐述了粮食结露的含义与类型,分析了引起粮食结露的形成条件、因素,重点讨论了储粮结露的预防与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