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人质疑马云,说为什么名义上雅虎注资10亿而实际阿里巴巴只能花2.5亿,水分太重。马云的回答是:因为算来算去我只需要2.5亿,其余的就都给股东套现;钱多了不是好事! 别以为马云在咋唬,钱多了确实不是好事。若是上市公司,钱堆在账上不花出去是要受投资人责难的:给你钱是要你投资,存银行买债券吃利息,这个谁都会。  相似文献   

2.
声音     
《厂长经理之友》2011,(4):22-22
那些刚刚毕业的学生借家里的钱都要买房。为什么?因为今年不买,明年会更贵。房价上涨根本是一个货币问题.因为老百姓手中的钱太多了。——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发表的“钱多说”最终的落脚点是建议大力发展银行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3.
我国电信资费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我国电信业引入竞争后的资费管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认为现有的管制方式必须深化改革才能适应新形势;并对电信市场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判断,认为我国电信市场只是初步形成了竞争格局,这种状况与电信业企业制度不健全、法律框架不完善、市场竞争不充分密切相关,同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对固话和移动的竞争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文章系统讨论了资费改革的思路,提出了资费改革与普遍服务、网间互联等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有的私营公司老板,初涉商场比较顺利地赚到一笔钱,就想打退堂鼓,或把这一收益赶紧投资到家庭建设之中,或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或一味地等靠稳妥生意,避免竞争带来的风险,从而造成把本来可以活起来的资金封死了,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实,经营者最初不管赚到多少钱,都应该明白俗话中所讲的"家有资财万贯,不如经商开店"、"死水怕用勺子舀"这个道理。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感受,钱再多也不够花。为什么?因为"坐吃"必然带来"山空"。试想,一个雪球,放在雪地上不动,只能是越来越小;相反,如果把它滚起来,就会越来  相似文献   

5.
金钱     
冯仑 《中国企业家》2007,(23):160-163
必须建立一个健康的法律环境,让中国有100年、200年的时间去赚些钱,最后建立法治社会,改变对钱的道德评判人们为什么会有钱?什么是钱?因为做生意,我们花很多时间跟钱打交道,钱这个词使用的概率现在是最高的,也是最容易让人做梦的,但也是容易让人陷入痛苦的。实际上我们现在对钱的认识比较  相似文献   

6.
《楼市》2011,(Z2):86-87
新的一年了,物业要交"成绩单",业主想花"明白钱",双方的矛盾在激化。一方面,大部分业主因为对物业公司的服务不满意,长期以来拒绝交纳物业管理费,甚至有的还把物业公司告到了消费者协会;另一方面,物业公司也是满肚子怨气,收缴物管费十分头疼,公司运作成本又不断提高,公司不得不面临亏损。双方各说各有理,各有各的苦处。  相似文献   

7.
声音     
《英才》2008,(3):18-18
我们的账本要自觉公布,因为我们管理的是国有资产,更应该向社会公开,由社会来监管。该不该出这个钱,这个钱花得怎么样,都要有个回答。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大人总是告诫我们“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不要花”,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衡量该不该花,总是等我们花完钱,大人们才事后点评:真是败家啊!长大后,我们开始经营企业,却依然不知道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我们依然重复着小时候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T县是山区小县,总体经济较为落后,工业企业不多,且企业规模小,造就了企业负责人观念落后、安全意识不强,处处爱"节俭"的习惯。这不,钱老板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钱老板真的姓钱。姓钱,也爱钱,更省钱。能省则省,能不花就不花,甚至该花的钱有时也不花。没办法,就是这么节俭。T县工业企业不多,因此特种设备的总量也不多,设备不多但麻烦事却不少,因为钱老板这一类型的人还占了相当大比例。钱老板是个真老板,开办了一家木材加工企业,是典型靠山吃山型的山区企业。钱老板的企业有一台锅炉,锅炉不大,额定蒸发量只有2t/h,但它却是企业运转的心脏。为这锅炉,他可真没少费心;为  相似文献   

10.
人们为什么要买保险?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保险,这是个真命题;那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买保险?有人说那可能是他没有钱,那为什么有些有钱的人也不买保险?所以,这是个假命题;  相似文献   

11.
常常听到有人抱怨“钱不够花”,而且是一大部分的人都有这种“钱不够花”的感觉——无论是工薪族,还是老板族,仿佛无论怎样努力,也挣不到足够自己花销的钱。于是,很多人生活在“钱不够花”的遗憾与郁闷中。然而,很多人根本就不清楚,实现衣食无忧的安定生活,究竟需要多少钱。  相似文献   

12.
无忧信箱     
老怪 《新前程》2007,(4):96-96
老怪: 最近有一家IT公司的老板和我接触过,看来他很清楚我的才干,因为他愿意出2.5倍于我现在的薪水请我(包括我的团队)过去,这还不包括股票和奖金。一直与我保持着联系的猎头公司的咨询顾问也劝我要好好考虑一下,她说得很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花大量的资金、精力和时间去打造自己的团队?只要拿几分之一的钱来挖角你们的销售团队就够了。一石二鸟的事,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13.
李冬洁  梁海松 《英才》2012,(3):78-79
"在中国谈金融创新是瞎扯,像美国招法很多,你看到最后创新越多的公司越做不好,为什么?因为做得好就不需要创新,融不到钱而搞创新,基本都不靠谱。"  相似文献   

14.
《中外企业文化》2003,(7):56-57
随着小灵通禁区北京和上海的最后突破,电信资费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移动和联通今年5月中旬就各自推出许多优惠措施。我国现行的移动通讯价格的标准是月租费50元,通话费每分钟0.40元,漫游费是每分钟0.60元。从目前移动资费的竞争情况来看,这个标准已经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了。就这个问题,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采访了财经观察员、北京邮电大学阚凯力教授。阚凯力教授说:移动通讯最早是八十年代末在中国出现的,当时的市场定位是高端的产品,而且容量、用户数量非常少,都是一些所谓的大款,所以叫大哥大。在这种情况下,资费结构完全是…  相似文献   

15.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日前在内部会议上表示,要指导监督运营商企业进一步合理降低电信资费水平。除了降低电信资费之外,李毅中还表示,要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和电信资费的监督检查,高度重视社会和消费者的意见,加强对垃圾短信、网络欺诈等突出问题的治理。一匿名运营商人士说:“资费越来越低是大趋势。”各地分公司都在根据市场情况调低资费。  相似文献   

16.
《经营者》2012,(16):42-43
如果有人不明白德国为什么是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只要看看德国汽车业的表现就明白了。全球消费者为何钟爱德国车?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强大的品牌都是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企业家》2010,(2):46-48
山西盛产煤老板,却鲜见企业家;煤老板为什么当不成企业家,因为煤老板一无商业文化内涵,二无信仰,三无创新精神,我们看待煤老板现象如同看待一场瘟疫,不明白如此野蛮的经济组织和经济现象如何在现代社会重演。最主要的原因是,拥有煤炭开采权本身就不是一般商人所能做到的,而是商人逐利与官员寻租共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体制治了谁?     
前些日子孩子生病,去医院挂号化验透视彩超会诊开药扎针,一路下来千元。我“有意”和医生商量可否用我的医保卡来缴费?医生为难地告诉我不行。孩子可以花家长们的钱,但不能“有意”用家长们的医疗卡,因为孩子们不是体制内的人。  相似文献   

19.
《厂长经理之友》2012,(4):22-23
朱斌: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大学生们应该明白到底为了什么而学习,或者为了谁而学习,不应该是为了一张毕业纸而学习,如果单单是为了一张毕业纸而学习,那大可不必花那么多钱,如果你真的想学知识,学习更多懂得更多的话,你还会那么荒废时间吗?  相似文献   

20.
《财会月刊》2013,(6):I0002-I0002
1.我分析财报,就回答一个问题:“企业有没有钱花?”从财报上看,如果它没有钱花,它赚再多的利润也是没啥用的。假如它没虚增利润,顶多让我相信未来可能有钱花;假如它虚增了利润,那就更糟糕,因为打肿脸充胖子要付出交税的代价,未来可能更没钱花了。如果有钱花,又主要来自利润,就是好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