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竞争胜负取决于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与产出。我市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对落后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战略性定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作为服务型的政府,也要为提升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近八成落户东部地区。东部有资本实力,西部有资源优势,两者互补空间广阔——西部地区如何引进东部民营企业投资创业,引进东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推动西部的观念转变和政府创新?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均与东部企业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种差异性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源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缔造是一个事关西部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西部民营企业在人才招聘与使用、培养、考评和激励中的伦理实然状态不佳,使其缺乏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成为西部民营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劣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考察,伦理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西部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民营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应树立互惠互利、公平公正、以人为本和诚信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4.
陈超 《魅力中国》2011,(20):37-37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然后阐述了我国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云  李正桂 《发展》2004,(5):15-16
西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西部地区的高校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管理观念、管理方式、激励手段和福利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其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才引进缺乏力度,现有人才匮乏,人才流失严重等,主要表现为下述几点.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管理是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具体表现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才的招聘和挑选、员工培训和开发机制、薪酬激励机制等方面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合适的员工培训和开发机制,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是民营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应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发展战略,根据企业不同时段的生产经营目标,设计制定出科学的薪酬制度.通过薪酬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来调整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稳定员工队伍,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薪酬的决策和管理对于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经营管理和保持竞争优势等影响极大. 据调查,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平均寿命仅有2.9年,自诞生、发展、鼎盛到衰败,生命周期极短.许多民营企业自诞生起就存在人才方面的不足,在其发展过程中,低水平的管理模式和落后的管理意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难以逾越的屏障,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没有先进合理的薪酬管理方法,留不住人才,是造成一些民营企业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是薪酬政策没有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8.
范志君 《北方经济》2007,(4):127-127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通过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从管理制度上分析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在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在其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是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此问题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宝林 《发展》2010,(4):78-79
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对于促进经济的增长作用有着不可动摇的战略地位。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关键和最活跃的因素,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激励。根据现代人力资源学说,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仍存在着许多缺陷。因此,客观、冷静地分析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是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力资源的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招聘、培训和使用体制不够完善:接着对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即民营企业高层管理者理念上的不足、人力资源部门自身的缺陷和员工的忠诚度不够造成了这些问题最后,文章提出了解决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即树立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2.
李云 《魅力中国》2011,(14):41-41
本文主要介绍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首先阐述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视不够、机制不健全等,然后提出了民营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一些方法:树立新的企业文化,创新人才招聘方法,完善激励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了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源于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为了获得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归根结底应该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尤其对于大多数的西部民营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薄弱的环节,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员工激励以及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过程中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不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加以强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西部的民企就难以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特别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如火如茶.而其突出问题是,民营企业的现存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方法已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和壮大的“瓶颈”。因此,民营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亟需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包括转变人力资源开发观念、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发展教育等方面。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开发观念落后、开发环境不佳、教育发展缓慢等困境。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具有教育信息化和学习数字化优势,它在克服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困境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具体而言,首先,数字化学习型社区有利于西部地区树立人力资源的开发性、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等全新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其次,数字化学习型社区有利于优化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最后,数字化学习型社区有利于实现西部教育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贝慧芬 《中国经贸》2014,(16):96-96
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民营企业需要打破以往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学习先进管理模式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分析民营企业目前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出可行的管理对策,从而促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企业外部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起着制约或促进作用。本文着力于探讨社会环境的不利因素并分析其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文军 《特区经济》2006,210(7):271-273
当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条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主要表现是:信息化可以加速优质教育资源的扩散,加快西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可以加速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为西部吸引人才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西部与发达地区共享人力资源;推动西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信息化也可能加速西部人才的流失,加大了留人难度;信息化给西部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邹卓 《魅力中国》2010,(18):134-134,150
加强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和艰巨任务。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坚持人才适用原则:以市场为需求为导向,建立科学、规范、灵活、高效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盘活本地人才,引进外来人才和智力,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丁秀清 《新西部(上)》2007,(10X):24-24,21
该文通过对青海省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分析和对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制度的阐述,认为,青海省民营企业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新形势下的经验管理方法,民营企业在取得了当初的辉煌后,在知识经济与“知本”、资本运营的大环境和相当狭小与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夹缝中挣扎,并就如何在综合竞争能力、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团队精神、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等诸方面的建立健全和创新,获得青海省民营企业的再次辉煌、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提出关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