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顾客满意感与忠诚感的研究一直是企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有的企业把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作为本企业营销战略的目标,而有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学者则认为仅仅使顾客满意还不够,企业需要的是忠诚的顾客.然而,美国著名营销学家奥立佛(Oliver)认为,由于产品本身的特性或消费者主持公正的本质,许多企业无法将顾客忠诚作为其目标.对有的企业而言,他们唯一可实现的目标只能是使顾客满意.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是以满意感还是忠诚感作为其目标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企业由于其实际情况只能以使顾客满意作为其目标,而另一些企业则可能是以保持顾客忠诚为目标的.  相似文献   

2.
制造满意员工的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经常听到西方国家的企业如何想尽办法让顾客获得满意的故事,而且有些企业还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让你得到“意外之喜”。这表明,在如何让顾客满意方面,西方企业已经在做“极限运动”了。但是,企业要使顾客满意,首先必须使员工满意,制造满意员工将像制造优质产品一样,成为企业未来的“软工程”。如果说20世纪的企  相似文献   

3.
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顾客将从那些他们认为能提供最高顾客让渡价值的公司购买商品”;Jones、Sasser(1995)也认为,向顾客提供卓越的价值是唯一可靠的获得持续顾客满意和忠诚的途径。而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必须为顾客所感知才有意义,因此上述论断有力地证实了顾客感知价值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曹万臣 《中国质量》2003,(12):50-50
当前,“顾客是上帝”的经营理念已切切实实深入到了每个企业之中。服务于顾客并满足他们的需要,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前提。至于我们企业每位员工,当以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精神来对待“内”“外”顾客?如何全身心地工作,真诚服务于顾客并使顾客满意?  相似文献   

5.
顾客忠诚度的三个不等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忠诚的顾客是企业真正的“上帝”。所谓忠诚顾客 ,是指那些能抗拒竞争者提供的价格优惠 ,持续地购买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甚至为公司作免费义务宣传的顾客。从我国企业现状看 ,许多企业管理者对顾客的维系重视程度不够 ,对顾客的忠诚度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顾客满意不等于顾客忠诚直到现在 ,国内有些出版物和管理者还在大力宣传顾客满意的重要性 ,认为企业必须致力于争取顾客的满意度。他们的观点是 ,如果顾客满意 ,就会频繁地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从而为企业创造正面的财务成效 ,增加企业收益。实际上 ,顾客满意是顾客需求被满足后的愉悦…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了解愈加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了IS09000及其相关国际标准的贯标中去。尽管如此,企业都能使他们的顾客满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希望使顾客满意,但是如何使顾客满意,如何来评价顾客满意程度,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要了解“顾客满意度”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顾客满意”,在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了解愈加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了ISO9000及其相关国际标准的贯标中去。尽管如此,企业都能使他们的顾客满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希望使顾客满意,但是如何使顾客满意,如何来评价顾客满意程度,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做一探讨。要了解“顾客满意度”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顾客满意”,在  相似文献   

8.
随着CS战略成为当今管理的热点潮流之一,“顾客满意”这个名词也逐渐成为企业界人士挂在嘴边的常用语。然而,许多企业经营者对“顾客满意”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真正理解,从而形成对“顾客满意”认识上和实践中的误区。具体体现为:将“顾客”等同于消费者许多人看到“顾客满意”这个词,就把其中的顾客等同于最终的消费者,认为顾客满意战略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战略,以消费者满意为宗旨的情感战略。而实际上,“顾客满意”中的“顾客”不仅包括企业产品、服务的使用、购买者(消费者),还包括企业的合作者、供应商、销售、代理商等…  相似文献   

9.
“放长线,钓大鱼”,是妇孺皆知的格言。然而,在市场营销中的真实情形却是,想钓大鱼者众,欲放长线者寡,急功近利是客气些的表述,见一个宰一个才是一些人的真实心态。这些企业是按照“漏桶”原理来运营其业务的,在他们看来,总是有充足的顾客来弥补丢失的顾客。或许顾客没有更多可供选择的供应商,或是其他供应商无法以提供达到一定质量和服务要求的产品,或是市场增长太快,以致使其不用担心使顾客充分满意,虽然企业可能在一周损失100个顾客,同时又能获得另外100个顾客,从而使企业主管人员错误地认为销售额仍然是令人满意的。但是,这只不过是一种…  相似文献   

10.
我常说:“办企业的目的是因为我们看到市场的需求未被满足.真是我们发现市场上有新的需求,宗旨是为了达到顾客满意。”所以说:“企业要以顾客满意为事业的起点,也要以顾客满意为终点。”换言之.办企业就是为了要满足顾客需求。因为满足了顾客的需求.才能获得顾客的忠诚.进而获取利润.然后持续投入或改良更好的产品,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服。  相似文献   

11.
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信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众所周知,顾客的满意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以至于许多企业把它作为追求的基本目标。但现实的问题是,企业往往将顾客满意等于信任,甚至是“顾客忠诚”,混淆二者之间的区别,这将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顾客满意和顾客信任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如果说顾客满意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话,顾客信任则是顾客满意的行为化。如何使两者达到一种有效地结合,本文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一些探讨。含义一、顾客满意和顾客信任的一般而言,顾客满意是顾客对企业和员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性综合评价,是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和员工的认可。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顾客服务的目标并不仅仅止于使顾客满  相似文献   

12.
服务公正性与内、外部顾客满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服务性企业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公正性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员工评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公正性和顾客评估服务公正性的各项原则,改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责任感,进而提高顾客对企业的满意程度和信任感,以便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3.
顾客在服务过程中常常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扮演这些角色,那么顾客会对自己的消费体验不满意,企业也会因此不能获得满意的收益。许多企业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员工出错,也对员工的差错采取补救措施,但是却对顾客差错没有任何补救性措施,更不用说预防措施。文章提出企业应对顾客在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采取预防措施,提高顾客的消费体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郑海 《企业研究》2005,(10):40-41
顾客投诉是每一个企业皆遇到的问题,它是顾客对企业管理和服务不满的表达方式,也是企业有价值的信息来源,它为企业创造了许多机会。因此,如何利用处理顾客投诉的时机而赢得顾客的信任,把顾客的不满转化顾客满意,锁定他们对企业和产品的忠诚,获得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营销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顾客是企业的首要资源和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顾客满意已成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开展顾客满意度测评的根本目的在于根据测评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以便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使组织获得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CS到ES     
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十分重视“CS(Customer Satisfaction,即顾客满意),把它作为评估卓越企业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日本的一些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有了一个新发展,即在“CS”的基础上,把ES”(Employee Satisfaction,即员工满意)列为重要的一条标准。有不少实例说明,一些企业令顾客满意,有时却是用牺牲员工权益的方式来达到的。这样的企业不能称之为卓越,事实上他们也难长期坚持做到令顾客满意。因此,21世纪的卓越企业,必须同时是内部员工满意的企业。日本企业所要求的员工满意,目前主要有四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宝鹿 《质量译丛》2000,(3):37-42
本文首先介绍国外管理专家正在研究:“顾客欣喜”,只有当顾客的满意程度超越这个区间的上限门槛,顾客才会去购买商品或向亲友、同事推荐该商品。RDS公司从1991年起推行“顾客驱动战略”,介绍他们有关的质量实践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并认为:发达国家关于顾客满意理论和实践是成熟和富有成效的,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WTO的正式加入,标志着我国服务业将全面对外开放,面对国外更多的服务企业抢滩中国市场,我国的服务企业应如何应对挑战?本文在对中外服务企业的服务现状进行比较后认为,“上帝”满意是服务企业的竞争王牌!,我国服务企业要应对外国竞争者的挑战,唯一的出路在于设帐向顾客提供令其满意的服务,以赢得顾客的信任与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按照GB/T19001标准要求建立起来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如何使“顾客满意准则”能够发挥起应有的作用呢?最好的“突破口”.就是把实施“顾客满意准则“作为企业识别、确定和满足顾客隐含要求的一种重要工具来使用,以达到增强顾客满意的目的。本文将重点探讨“顾客满意准则”和增强顾客满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满足顾客需要、保护并提高顾客利益是必要的,但却普遍地忽视顾客参与的重要性。事实上,今天的顾客越来越不满足于被动消费,他们希望通过参与,获得成就感和实在感。一些成功企业则努力满足顾客这种内在需要,让顾客通过各个层面的参与“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营销方式可称之为“顾客参与型营销”。 顾客参与的方式、渠道很多,参与深浅程度亦有不同,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