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项针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项针结合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项针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避免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餐护理干预对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3例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特殊吞咽技术及一般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三餐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经1个月护理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三餐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58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后,吞咽功能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效果较佳,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且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采用Brunstromv6期评定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的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12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护理干预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段ADL评分及Fugl-Meyer 运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12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持续被动运动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结果两组患者的股四头肌横截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缩小,但观察组患者的缩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传统按摩与持续被动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缩小程度,预防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度低钾血症患者行氧驱动雾化吸入补钾的效果。方法将56例中度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治疗前、中、后全程的护理干预,责任护士陪伴在旁指导至治疗完毕。观察两组患者的补钾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的补钾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依从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氧驱动雾化吸入补钾治疗的全程护理干预既能提高补钾治疗效果,又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阶段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康复阶段的脑卒中患者80例,依照就诊顺序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常规组,分别予以优质康复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干预组观察期间1、3、6个月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22.5±4.7)分、(24.8±2.7)分、(29.7±3.8)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为(69.1±7.8)分、(76.1±2.8)分、(88.9±3.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继发癫的护理干预模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继发癫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将125例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治疗条件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增加肺部感染因素的预测,针对患者潜在的问题早期采用护理干预,14天为1个干预周期。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6%,常规组总有效率为61.29%,两组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对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积极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2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脑卒中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性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0 例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前瞻性研究,将其分为综合训练组30 例和对照组30 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言语康复训练、低频电刺激、针灸和心理干预治疗.以吞咽功能障碍程度、经口进食量(FOIS)分级评分、日常生活量表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疗效、FOIS 分数和日常生活量表评分均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74例神经外科脑卒中出院患者资料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向其说明的情况下,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脑卒中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年后,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出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明显减少出院脑卒中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将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48 例,随机分为2 组,每组各24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指导和饮食指导,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对两组患者遵医嘱情况和胰腺炎复发次数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和满意度分别为4.2%和91.7%,显著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遵医嘱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预防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复发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遵医嘱,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喉炎患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生理盐水+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较甲泼尼龙效果好,使用方便,治疗时间更短,临床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使重症脑卒中患者保持积极的应对态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后期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出院后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治疗后出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上门随访和电话跟踪随访,督促患者按出院健康教育内容执行;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对脑卒中知识了解情况、自控行为和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康复知识和自控行为及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增强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使病情得到缓解,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管切开患者吞咽训练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提出护理问题,查阅护理文献,寻找循证支持,根据实证与患者具体情况、护士的临床护理知识相结合,指导护理实践,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及吞咽训练期间的护理,密切观察吞咽训练前后病情变化、痰液性状及训练过程中的护理,正确指导患者配合训练。结果经过一系列循证护理,本例患者顺利完成吞咽训练,且训练过程中的副反应较轻。结论通过寻找科研证据,纠正临床工作中根据临床经验而采取的无效治疗与预防吞咽训练副反应的临床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行腹部外科手术的214例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3.7%,对照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