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顾客是上帝",而上帝的服务者--员工,却是决定上帝是否满意的关键.因此,想让你的顾客满意吗?那么,先让你的员工满意起来. 究竟怎样做才能实现"员工第一"?跨国公司、IT企业以及知识密集型行业、商业服务行业,早已不只停留在观念的层面上了,而是已经进入了"用行动说话"的阶段.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相似文献   

2.
“顾客是上帝”,而上帝的服务者——员工,却是决定上帝是否满意的关键。因此,想让你的顾客满意吗?那么,先让你的员工满意起来。 究竟怎样做才能实现“员工第一”?跨国公司、IT企业以及知识密集型行业、商业服务行业,早已不只停留在观念的层面上了,而是已经进入了“用行动说话”的阶段。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晓庄 《中外管理》2007,(11):108-109
“顾客是上帝”,而上帝的服务者——员工,却是决定上帝是否满意的关键。因此,想让你的顾客满意吗?那么,先让你的员工满意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林红菱 《企业经济》2003,(5):136-138
企业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两个“上帝”——企业内部的员工和企业外部的顾客。只有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才有效益,才能生存和发展。实现顾客满意,需要全体员工不懈的努力,企业必须首先让员工满意。顾客满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员工满意是顾客满意的保证,而企业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员工的满意。所以,员工满意是企业发展的起点和终点。一.员工满意与顾客满意的概念和内容1.员工满意《辞海》中对满意的解释:满意是人的一种感觉状态、水平,是在比较自己对某事或某物的期望与实际情况后所产生的感觉。满意的程度可用满意度进行量化描述。满意…  相似文献   

5.
制造满意员工的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经常听到西方国家的企业如何想尽办法让顾客获得满意的故事,而且有些企业还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让你得到“意外之喜”。这表明,在如何让顾客满意方面,西方企业已经在做“极限运动”了。但是,企业要使顾客满意,首先必须使员工满意,制造满意员工将像制造优质产品一样,成为企业未来的“软工程”。如果说20世纪的企  相似文献   

6.
《公司》2002,(Z1)
简单说就一句话:让你的顾客感觉他们是被需要的。无可争议,顾客的满意是关键,没有这一点你的公司将无法生存。可我们说的是顾客的忠实,是让你的顾客在与你的买卖中感到快乐。 我们都看过这样的报道:有96%的顾客有问题也不会投诉(如果他们投诉,我们就会尽可能解决问题并留住顾客)。 今天在你这里不满意的顾客明天将使你的竞争者满意,除非你懂得怎样留住他们。为了留住他们,让我们来做个顾客在过去所接受的服务状态的假设。  相似文献   

7.
说质量,老说产品三天两头送"医院"去维修,那可真让人伤心掉眼泪了。如果产品质量老停在不出毛病、不影响用的份上,咱们就没资格说振兴中华的话了。服务也好,生产也好,您不捉摸如何让用户满意,还拿着技术标准和店规跟用户要"说法",任你"顾客是上帝"的口号喊得惊天动地也白搭。所以,企业也用不着把顾客当上帝供着,只要把顾客当成衣食父母去敬重就行!——主持人  相似文献   

8.
面对我国进入WTO拍浪而来的新一轮空运市场竞争,"顾客满意"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将被广泛应用.2000版SO9000标准对顾客满意给出了以下定义: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某一事项已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关键词是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换句话说,顾客满意=顾客期望-产品/服务结果(对航空运输企业来说顾客就是旅客和货主).顾客满意不是企业拿着自己的产品/服务去询问顾客"我准备为你提供怎样的服务"或者是对于"我已经为你提供的这些服务"你是否满意?真正含义的"顾客满意"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的最终表现与顾客期望、要求的吻合程度如何,从而所产生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
小议员工满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质量认证在我国实施后,"顾客满意"作为质量最好标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如何达到"顾客满意",与企业内部的"员工满意"不可分割.让员工满意,实现良性循环,就需要企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留住人才,利用人才.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地抓住顾客心理,是不是把顾客当作"上帝"就是一剂万能的良药?更进一步,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是否清楚我们自己对待"上帝"的态度究竟是怎么样的,是顶礼膜拜,还是趋之若骛,还是言听计从?我想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无非是稳定的客户满意度.而应该如何让客户(尤其是多元化的客户群体)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达到"满意",这或许不是仅仅把他们当成"上帝"就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1.
母兰 《现代企业》2001,(5):22-22
现代企业中,人们都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都认识到了技术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些技术型的公司更是技术变为主宰,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怎样吸纳优秀的人才,怎样管理优秀的人才,以便形成良好的企业化,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麦瑞特饭店的主席比尔.麦瑞特这样面试候选的经理:他告诉候选人说本饭店要使三组人满意满意:顾客,员工与股东,虽然这三组人都很.地么他的问题是,以上这三个群体满意的先后顺序如何?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先让顾客满意,但他的答案却不同,首先,公司应该让员工满意,只有员工热有工作,并以自己的工作为荣,他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顾客,而顾客只有感到满意才会重新光顾饭店,这样,才能给股东带来丰富的收益,由此,现代企业的员工管理应越来越被重视,只有这要,企业才能长期成功,而不是暂时成功,对于现代企业的员工管理,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曹万臣 《中国质量》2003,(12):50-50
当前,“顾客是上帝”的经营理念已切切实实深入到了每个企业之中。服务于顾客并满足他们的需要,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前提。至于我们企业每位员工,当以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精神来对待“内”“外”顾客?如何全身心地工作,真诚服务于顾客并使顾客满意?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企业在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为“上帝”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上,从经营理念到员工的一言一行,不但要令顾客满意,甚至要超越顾客的期望值,在服务上要时常让顾客有“贴心”和“新鲜”的感觉。这一举措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条,日本营销专家们称之为对待顾客的“黄金定律”。  相似文献   

14.
星巴克的内部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企业中,营销关注点往往是通过促销手段达成与外部顾客的交易,而先进的营销管理视角更为注重内外顾客的结合,即要想让外部顾客满意,必须让企业的第一顾客——内部员工满意。一位著名营销专家称内部营销是“把公司推销给作为‘内部消费者’的员工”,其意义是:员工的满意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建成一个以顾客和市场为导向的公司,星巴克就是这样的公司。  相似文献   

15.
在商界,企业对外宣传时总会打出这样的招牌:"用户即是上帝","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用户是你赚钱的对象,只有把他们侍候好了,他们才能心甘情愿地掏钱让你赚。也就是说,你先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服务、优质对路的产品,才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6.
在商品日益趋近同质化的今天,企业通过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等来赢得竞争已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从顾客方面来入手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从顾客方面入手,即是让顾客满意,顾客满意主要是通过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来衡量的。而服务的提供者是企业的员工,从而企业要使员工满意。  相似文献   

17.
1饭店业员工的重要作用 饭店是服务性的企业,饭店业产品的本质是服务,饭店业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必须通过员工串联起来近而发挥作用,饭店业的服务具有显著的关联性,所以服务这条大的链条终端是顾客,始端是员工,顾客是上帝,员工是皇帝,上帝是远亲,皇帝是近邻,远亲不如近邻,顾客是精神支柱,员工是物质基础,精神支柱是人的最高追求,但追求离不开物质基础.顾客和员工放在天秤上称,员工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制造满意员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些优秀企业,满意的顾客背后,必有满意的产品,而满意的产品后面,必有满意的员工。正如美国一位大公司的总裁曾提出的“黄金法则”所言:关爱你的客户,关爱你的员工,那么市场就会对你倍加关爱。“客户”是企业的外部客户,“员工”是企业的内部客户,攘外必先安内,只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顾客。显然,如果员工对企业满意度高,他们就会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真正做到以厂为家;员工对企业如果不满意,其结果一是跳槽离职,一是继续留在企业,但是已经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消极怠工是他们发泄不满情绪的最佳武器。所…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日本企业凭借产品的高质量征服国际市场。进入90年代以来,日货日益受到欧美企业的冲击,市场占有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使日本企业不得不逐步改变营销策略,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为“上帝”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上,从经营到理念到员工的一言一行,不但要令顾客满意,甚至要超越顾客的期望值,在服务上时常让顾客有“贴心”和“新鲜”的感觉。这一革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条,日本营销专家们称之为对待顾客的“黄金定律”。一、一切为顾客的企业理念。日本营销专家认为,顾客满意就是企业管理的首要  相似文献   

20.
伍爱春  李尉等 《公司》2001,(1):21-22
目前,企业营销理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要有顾客是伙伴理念、营销是工程和技术理念、营销是企业意识形态理念、4R营销理念、精准营销理念、顾客满意最大化理念、营销安全理念等。 一、由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向顾客是伙伴的理念转化 顾客是上帝,把顾客放在了第一位,说明企业已意识到了顾客需求的重要性,但是把顾客当成上帝是不够的。第一,上帝高高在上,不利于相互沟通,把顾客视为上帝拉大了企业与顾客的距离;第二,把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比喻成上帝与信徒之间的关系不恰当,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交易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