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每当闲谈中涉及到管理的话题,许多人就认为那是领导们的事情,与咱们普通工人百姓无关。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据业内人士讲:所谓管理从广义上来说,那就是领导的管和理与职工的管和理相加的总和。尽管在日常的生产经营当中,领导的管理是占主要地位,但没有职工的参与和执行,收效也是极其微小的。谁都知道,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哪有主人不关心自己企业经营好坏的道理呢?在社会的实践当中,有许多单位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管理不仅是依靠干部的管理才能,还要靠广大职工的  相似文献   

2.
日本企业的人本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位优秀的企业领导,只有做到让企业全体职工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具备充分的自信,注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挖掘职工的工作潜能,其事业才能有所发展。日本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努力把本企业各位员工变成为企业的主人,使职工有归属感。成功的日本商人或企业家都是十分懂得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心里时时。  相似文献   

3.
人本管理应解决5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管理怎样坚持以人为本呢?在观念上重新认识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问题。企业管理者若不把职工当主人看待,是不可能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实施改制,有的职工说,工人不再是企业主人了,而是雇员或打工者了。这种想法显然不利于形成以人为本的思想氛围。其实,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仍然是企业的主人。比如职工持股就可以称为"资本主人"。因为未来国有企业股份制的最终走向是发展劳动者股份所有制。也就是说,职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过体制改革,企业的用工机制、薪酬机制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员工身份的转换,企业管理者成为企业"老板",职工从"主人"变成"打工者",企业职工原先国有经济机制下的"主人翁"思想已经不复存在。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作用,促进企业  相似文献   

5.
最近,与一位老板聊天谈到做老板的甘苦。他认为他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找到了一位得力干部,可以为他分劳解困,每天看见公司不断进步。最痛苦的事则莫过于得力干部的叛离,不仅使公司大乱,业务被抢走,更大的痛苦,是自己栽培的部属变成事业上敌人的那种又悔又恨的感觉。相信这位老板刻感受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因此如何贸往得力干部应该是多数老板都重视的事利似乎并不能满足得力干部的心那么还要给他们什么东西呢〕对每一位企业老板而言无不渴望在自己的企业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其目的在于使企业员工形成一个利益攸关的整体使企…  相似文献   

6.
甄源泰 《中外管理》2011,(2):101-101
希望自己的雇员忠诚,这是所有老板的共同心愿。但是,真正懂得“雇员忠诚”这个企业文化要素,并且知道如何营造之的老板却非常少。现在就让我们站在经营管理者的立场上,以老板曹昆与雇员许安之间的故事为线索,讨论一下“雇员忠诚”问题:  相似文献   

7.
内部创业制度不仅可以满足主要 干部想当老板的心愿,使高层人 事趋于安定,更可以藉由制度化的授权,减轻企业负责人的工作负担,是一种可让老板及干部双赢的管理制度。 最近,与一位老板聊天,谈到做老板的甘苦。他认为他最乐的事,莫过于找到了一位得力干部,可以为他分劳解困,每天看见公司不断进步。最痛苦的事则莫过于得力干部的叛离,不仅使公司大乱,业务被抢走,更大的痛苦,是自己多年栽培的部属,变成事业上敌人的那种又悔又恨的感觉。 相信这位老板的感受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因此,如何留住得力干部,应该是多数老板都重视的事…  相似文献   

8.
<正> 一、什么叫企业职工制度所谓企业职工制度,就是取消企业内部职工身份界限,所有职工都以合同形式与企业确立劳动关系的一种变“国家职工”为”企业职工”的新型用工制度。这个概念的含义有三:一是把企业干部的管理从国家机关干部管理的体制中分离出来,体现了企业干部与工人一体化的企业人事制度的特点;二是打破干部和工人身份的界限,固定工和合  相似文献   

9.
欧洲老板的企业管理方法法国老板管理企业多采用拿破仑式的手段。在法国人眼里,他们不但应该是杰出的企业决策者,而且应该是工业,财策和政府各部中的行家。在企业里,森严的等级限制了非公务性的私人交往。这种等级制度,使法国企业老板与雇员之间的区别非常强烈。意大...  相似文献   

10.
李青 《企业世界》2006,(8):30-30,27
在“兰炼”建设公司第二分公司预制场龙门吊横梁上有幅标语:强化责任,当好主人。这是说明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要当好主人,就必须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想主人应想的事,尽主人应尽的责,共同负责,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办好企业。百油化工公司总经理姚志强倡导干部职工要阅读和学习《细节决定成败》、《致加西亚的信》、《没有任何借口》,《这样的干部辞职吧》、《这样的干部才称职》、《干部的七大罪状》等书籍,其目的也是为了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要求干部严以律己,尽职尽责,并引导职工爱岗敬业,  相似文献   

11.
依靠职工办企业,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经营者与职工的关系 经营者与职工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体。没有职工就称不上企业,谁否定了职工的主体地位,谁就会失去依靠的源泉。不可否认,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起着某种决定性作用。但我们不能强调经营者的作用而忽视职工的主体地位。事实上,企业无论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都要靠职工来实现,产品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没有职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只是一句空话。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不只是经营者的事,也是全体职工的事,也只有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才能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2.
本期视点     
认股权并非企业留人法宝 在新经济形势下,一些企业通过提供优厚的报酬以争取留住职工,一般都是十分有利可图的认股权。但现在.这些企业却面临着主要领导人不断流失的形势,因为他们在出售了手中的证券以后已经变成了亿万富翁。 认股权可以使人们暴富。当初提供认股权是为了留住职工,但现在却带来了事与愿违的后果。向职工提供认股权这种作法的逻辑其实是很简单的;企业在招聘一些干部时,便向这些干部提供本企业的一些股份,以作为对其工资收入的补充。只有一个限制条件:受聘干部在一定的年限内(各企业对这种年限的规定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欧美企业管理学者越来越重视公仆型领导理论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管理人员采用公仆型领导方式,可增强员工的信任感,激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增强企业内部的服务氛围。与传统的权威型领导方式相比较,公仆型领导方式更有利于员工的健康成长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没有高素质的职工,就不可能有一流的产品,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忽视提高生产者的素质.笔者认为企业生产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第一,企业生产者要有站稳主体地位当仁不让的能力.现在有人讲“公司化”就是“老板化”,职工失去了主人的地位.其实不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正是使我国的所有制具体化的实现.传统体制下说工人是主人,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下的主人,在产权关系明晰化的现代企业制度中,生产者彻底摆脱了人身依附,通过责任、权力、利益和风险来体现主人的地  相似文献   

15.
一家颇具规模的外向型私营企业老板告诉笔者,他的企业之所以红红火火的原因之一,是他在管理上投入感情,以“情”作为促进职工为企业努力工作的动力。他说,每一个进入他的企业的员工,他都要在业余时间进行登门拜访,几百名职工无一例外,有些有特殊情况的家庭他还要多次登门。这项工作虽然花去了这位老板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的这种努力却像一只磁铁将职工们的心紧紧地吸引在企业周围。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欧美企业管理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业界的管理实践经验都表明,公仆型领导对于企业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着力讨论公仆型领导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为企业打造新型领导者形象提供参考性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党对工会的领导,是要发挥工会这个组织自身的作用。企业民主管理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确立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地位,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支持工会搞好民主管理,就是加强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前几年,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新的经营机制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显示了新的活力。但在企业内部也出现了淡化职工是社会主义企业主人的观念,片面宣传一人救活一个厂的救世主理论,缺乏尊重工人主人翁地位的意识,干部的民主意识淡薄了,企业的民主管理被忽视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公司党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把支持工会开展民主管理作为加强党的领导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特点(1)以人为中心的目标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就是管理人。而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是广大职工主动参与式的自发的管理,而不是主要由领导层至上而下的管理。它是以职工为主体,以群众为骨干,增强工人阶级的责任感,使工人阶级认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责任与利益,为实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责任和利益而努力奋斗,并建立相应的物质利益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如宣化工程机械厂开展的"三创三献"活动,广东健力宝集团开展的"企业奉献精神",就是建构起符合现代化生产的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创立崭新的企业文化,使职工"想主人之事,尽主人之责,干主人之活,创主人之利,享主人之乐",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形成了命运共同体,促进了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晋平 《企业世界》2006,(8):37-37,41
事业单位的干部变成企业的雇员,这不仅意味着身份的变化,还将在收入、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方面发生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0.
“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创新,而且还包括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与改进,这就要求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放在企业管理的座标上,紧紧抓住管理这个“牛鼻子”,处理好管与被管这一对矛盾,逐步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既具有我国特色,又具有本企业独特风格的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为企业改革发展夯实基础,提供保证。我们的做法是: (一)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机制 现代企业经济性、自主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色,决定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运行机制。近几年来,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明确地纳入企业管理轨道,列入企业管理目标,提出了各级管理干部承担思想政治工作职责要求,建立以党委为领导,以专职政工干部为骨干,以行政管理干部为基础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主要抓3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