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转型的发展关键期,发展都市型高效生态农业将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上海的发展更使得崇明需要在农业产业方向、制度、科技、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协同推进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全面发展。一、崇明农业现状分析2005年,《崇明三岛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崇明"要大力推进以高效生态型为主的现代农业"。多年来,崇明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向高效  相似文献   

2.
黄淮海平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就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的现状、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等进行了初步探讨,黄淮海平原农业存在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产品结构单一、商品化程度低、土地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及其开发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农业是集可持续农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立体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时,我们既在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不失为最佳选择,这标志着建设以生态明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将使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袁赫  张源 《山西农经》2023,(1):159-161
生态农业的高效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青海省正处在由传统粗放农业向精细高效农业转化的过渡阶段。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分析了当前青海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建立投资政策支持体系、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强化生态环境管理5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希望可以对青海省生态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提起农业,这古老而意义非凡的基础产业,如今是花样迭出,新名词层出不穷。且不说已喊了多年的立体农业、刨汇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近些年,所谓订单农业、效益农业、超市农业……又成了热门话题。最近,“蓝色农业”一词又跳入人们的眼帘,且带来了一片惊喜。 所谓“蓝色农业”原先是科学家、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正>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三面临江,一面临海,素有"东海瀛洲"之称。崇明三岛陆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万亩,农村人口近40万。近年来,在崇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高举生态高效农业发展大旗,一大批有崇明特点优质农产品,如优质稻米、清水蟹、白山羊、特色蔬菜、水果、花卉等,已成为崇明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成为上海市民米袋子、菜篮子中不可或缺的名优产品。生态农业——崇明岛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7.
四川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农业是集可持续农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型农业发展模式。而四川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今后如何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四川农业生态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四川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并着重指出: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实现。  相似文献   

8.
朱景田 《农业经济》1995,(11):30-31
一、昌图县基本概况 昌图县位于辽宁省最北部,地处辽河平原。幅员4,324平方公里,耕地34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4.3亩。土壤以棕壤土为主,多为漫岗平原。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历年粮食产量在13—14.5亿公斤。主栽作物以玉米为主,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5—70%,属早作为主的农业生产县。 近几年来,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高产穷县的局面仍然困扰着我们。要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必须发挥农村庭院的作用,大力发展庭院生态农业。我县庭院生态农业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先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持续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农业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新模式,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但因历史背景国情的不同,以及对可持续农业发展认识上的差异,不同家和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农业战略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不同的模式与途径。中国的可持续农业总体上适宜确立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道路,具体模式与途径的选择可以是多元的,但应强调因地制宜和突出区域特色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新视点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本期特稿刊登的中共崇明县委书记彭沉雷的文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就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结合崇明综合生态岛的发展规划,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崇明农业结构现状,提出了崇明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我们展示了崇明现代农业发展前景,读了令人振奋鼓舞。在特稿专栏,我们还刊登了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敬水 《农业经济》2002,(10):10-12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持续农业等概念,并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付诸实施。由于这些模式都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所以统称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针对现代农业投资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弊端,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角度提出的。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  相似文献   

12.
六盘水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问题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存在粮食短缺、环境污染及资源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面临极大的挑战,故向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方向转变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科技园区对于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文章从投资情况、经营效益及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经营主体培育现状等3个方面对六盘水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管理模式及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资金管理、农业产业化发展、人才引进与培养、市场化体系建设等6方面存在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构建出具有六盘水特色的、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思路,提出发展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及立体农业、延伸园区产业链并发展品牌农业、园区经营模式多元化发展等3条发展路径,以期为六盘水市农业科技园区的下一步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并为其它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赣州市围绕农村沼气建设 ,大力发展以“猪—沼—果”模式为重点的生态农业 ,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有关部委领导、专家的关注和赞誉 ,农业部称之为“赣南模式” ,要求在全国大力推广。赣州市也被列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但是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建设生态农业标准的提高 ,加快发展沼气生态农业还面临许多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加快全市发展沼气生态农业 ,下一步应强化以下几项措施。(一 )要深化思想认识 ,增强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的自觉性。专家断言 :2 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 ,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开发是当今农业发展中的亮点.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生态农业园以生态农业旅游为品牌,以发展生态为主线,以生态农业建设和绿色农产品生产为栽体,以壮大农村经济为目的,以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建设要求,目前已建成田园风光优美、生态环境宜人、农副产品品质优良、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业经营机制灵活的高效农业园区.  相似文献   

15.
一、应当尽快借鉴的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和模式 一是关于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当前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向是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由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由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由常规型向生态型发展,由单向型向综合型发展,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由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设施农业、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期间,我县农业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崇明时提出的崇明农业"走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之路,通过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经营,大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的指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绿色消费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增强全县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崇明农业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切实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有机统一,初步构建起适应市场经济的高效生态农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刘云 《农村经济》2005,(7):17-19
中国农业的发展尽管处于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农业工业化前期,但人均资源短缺和对农业产出的压力已使农业生态问题相当突出。因此,中国必须现在要正视农业的生态合理化问题。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是通过评价和设计,选定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强有力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可以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生态农业从最初作为生产原则的狭义概念,已发展到了农业道路的广义范畴.在中国理论界,要求"夺路"(把生态农业作为中国的农业发展道路)之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而政界(决策部门)的反映却不那么热烈.这一强烈的反差现象,迫使我们不得不转移研究问题的角度,即面对生态农业自身及其社会环境,作一点反思.  相似文献   

19.
发展生态农业对于缓解资源压力、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等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主要途径为:高效利用土地,防止耕地流失和污染;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合理使用;建立绿洲立体生态农业建设系统;建立一个太阳能经济系统;发展生态农业及建立以沼气为纽带、多能互补的庭院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20.
落实农业功能板块定位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汇区"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现代农业园区和大团、老港部分地区划为农业功能板块。帮助这一农业功能板块实现由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加快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步伐,是当前南汇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