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生物驱油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发展迅速的一项提高采收率技术,胜利油田在国内该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在三个重要区块取得长足进展。河口罗801区块是目前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微生物驱油应用现场,1999年7月开始试验,目前该区块油藏微生物生长代谢良好,生物场稳定,开发动态表明微生物驱起到了明显的控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Nroth Cross油田发现于1944年,1964年开始一次采油,因为储层致密,无法注水开发,因此1972年采用连续注CO_2气体开发。目前油田CO_2驱已40多年,累计注入CO_2超过200%HCPV,CO_2利用率0.13t油/tCO_2,采出程度达60%,是CO_2连续气驱有效开发特低渗油藏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3.
G2块自投入开发至今已有30余年,经历了天然能量、蒸汽吞吐、注水等几个开发阶段。本文针对注水后的稠油油藏G2块,存在的纵向动用差异大、水驱方式开发潜力有限、区块开发采收率低等问题,提出转换方式迫在眉睫。通过开发方式粗筛选、相似区块类比(相似区块火驱开发效果较好)、油藏工程计算、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研究,综合分析认为火驱方式是G2块未来较可行的开发方式,达到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南堡2-3区浅层隶属于南堡2号构造2-3区,其属于高孔高渗复杂断块背斜油藏,具有天然能量,目前处于天然水驱方式开发。由于断块边底水推进作用造成含水上升,产量下降。面对无注水的开发方式,应用相渗曲线和无因次采液、采油曲线,寻找合理的提液时机,增大油井的扫油面积,提高油藏的采收率,为天然水驱开发稳油控水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沈84-安12块为高凝油油藏,油藏含蜡量达到35.6%,单纯的聚表复合二元驱不能有效降低界面张力,无法达到二元驱技术要求。经室内实验研究,证实采用三段式弱碱三元配方进行化学驱设计,可有效提高驱油效率。三段式主段塞在化学驱降水增油中起到主要作用,文章在沈84块优选先导试验区6个井组,在注入速度(0.15pv/a)及段塞尺寸(主段塞0.8pv)相同的条件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三元配方中主段塞部分不同浓度的碱、表活剂和聚合物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主段塞配方浓度为0.20%P+0.20%S+0.20%Na_2CO_3为最优方案,计算结果室内研究结论一致,为方案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高凝油的化学驱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锦2-6-9区块大凌河气顶油环饱和油藏特征及开发现状,进行注天然气驱适应性评价,并对地层原油注气相态进行实验研究,然后结合区块地质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进行生产历史拟合,弄清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剩余油富集带井网进行注气方案设计,预测方案效果并进行注气方案优选.  相似文献   

7.
绥靖油田杨19区块延9油藏东部具有埋藏浅,砂层厚,岩性单一,边底水有限的特征,是以构造为主的岩性—构造油藏。前期利用自然能量开发,地层能量下降迅速,为了实现油田稳产、高产,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自2009年9月起对油藏进行注水开发,开发过程不断探索、不断精细注采调整,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并在调整过程总结了一些经验,对西部油藏开发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沙坨裂缝型块状边底水油藏经过13年的开发后,受底水暴性水淹影响,油井水淹严重,油田处于低速、低效开采状态,开发形势异常严峻.针对这一问题,优选小12-13井组作为试验井组,开展氮气泡沫驱先导试验,井组见到了良好的增油效果,日增油9t,含水降低4.4%,阶段净增油1155t.氮气泡沫驱试验的成功开展对同类裂缝型油藏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锦45块是典型的Ⅱ类稠油油藏,单层厚度薄、隔夹层多、非均质性严重,同时存在活跃的边底水。2008年在该块实施了Ⅱ类稠油油藏蒸汽驱先导试验,已经高效运行6年时间。期间,针对油藏基础条件差所带来的如井网不能满足提液要求、纵向层间受效差异大、平面波及不均等开发矛盾,形成井网重组、强采、分采、压裂引效、闪蒸控制以及调驱等综合配套调控技术,保证了试验高效运行,相对转驱前,单井日产油提高3.5倍,年产量提高9倍,关键指标达到甚至超过Ⅰ类油藏蒸汽驱水平,为稠油转蒸汽驱开发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世高 《中国石化》2013,(11):60-61
向储层同时注空气和泡沫能发挥空气和泡沫复合驱的技术优势,比较适用于中高渗、高含水、非均质严重的油藏提高采收率。 6月17日下午,中原油田采油三厂明19号空气泡沫驱注入站内一片繁忙.该厂工艺研究所调剖室主任吝拥军正在仔细查看明1 5块明486井空气和发泡液的注入量、注入压力等工艺参数."注入井明486井只对应明408井一口油井.明408井2009年底见效,初期日增油5.1吨,目前已累计增油5120吨."吝拥军说. 2007年5月至今,中原油田在高温高盐油藏开展空气泡沫驱矿场试验,先后注入1322.5万立方米空气和8.7万立方米发泡液,累计增油3.55万吨,采收率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胡12块空气泡沫调驱采收率提高5.52个百分点,明15块空气泡沫驱采收率提高8.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尕斯库勒油田N1-N21油藏矿化度高、油层非均质严重、平面矛盾突出、水驱效果变差,油藏不具备常规聚合物驱的基本条件,通过室内研究筛选出了新型高分子量抗温耐盐聚合物-交联凝胶体系基础配方,并将其与尕斯库勒油田N1-N21油藏流体进行了配伍性研究,在室内开展了凝胶调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新型凝胶体系对该油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提高采收率方面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中国石化首个也是唯一天然气驱先导试验,中原油田在深层低渗油藏文88块先后注入天然气2.04亿立方米,累计增油2.79万吨,采收率提高22.1个百分点。以油藏类型多、埋藏深、构造复杂、渗透率低著称的中原油田,有1/3以上的地质储量属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对于这些储量,目前的注水工艺技术难以满足开发要求,主要靠天然能量开采,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在剖析M区块油藏开采特征,评价开发效果的基础上,针对该区地质条件,借助CMG软件双孔双渗模型落实剩余油分布特征,依据平面上不同部位目前含油饱和度与剩余可采储量开展开发对策调整研究,制定了完善线性注水,直井与水平井组合开发的调整方案,为同类油藏开发中后期实施开发调整,实现稳油控水的目标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油藏在实际开发中多采用水力压裂方式进行储层改造。在实际开发中考虑压裂裂缝延伸方位及注采对应关系,初期采用五点法井网,但五点法井网在开发中存在水井间滞留油无法动用的问题,因此本文以东辛油田营11块北区为例探讨了初期采用反七点井网挖掘注水井间滞留油,后期转五点法井网注水开发的可行性。达到促进低渗透油藏均衡水驱开发、提高储量动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CO_2驱油不仅适用于常规油藏,尤其对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可以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中原油田濮城油区针对卫42块特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注水难、油井低能、见效难的问题,开展了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CO_2溶于水中会促进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对下井仪器设备形成腐蚀破坏,造成测试仪器及下井工具的落井,使测试工作无法进行。针对上述问题,详细论述了由于腐蚀造成测试失败的现象、原因及措施,为取得CO_2驱地层参数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海1块为普通稠油注水开发油藏,按照总体上按一套层系、在构造高部位的局部地区分两套层系开发的原则,划分出分采区、进行细分层系全面注水调整,使分采区内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采出程度等指标明显高于全块开发水平。通过对分采区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分采区水驱采收率进行预测及研究分采区扩大、调整的可行性,明确了分采区适合内部调整、提高注水井分注级别等工作方向,为进一步改善区块水驱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新霍地区属于高压低渗油藏,自然能量开发过程中面临产量递减快,注水开发又面临着注水压力高,且油井见水快的矛盾,常规的二次采油技术已难以提高该块的储量动用程度,二氧化碳驱从增压、降黏等方面改善了原油的性质,有利于原油从地下析出,对提高新霍油田的采收率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二氧化碳的驱油机理以及通过二氧化碳驱在新霍地区的应用来论证二氧化碳在高压低渗油藏中的优势,为油田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工业化汽驱的油藏埋深达到中深层,但是对于深度超过1000m的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仍然存在诸多技术瓶颈[1]。文章以L块深层特稠油油藏为例,应用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方法对蒸汽驱井网形式、驱替介质进行深层特稠油油藏蒸汽驱关键参数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回形井网开展高干度蒸汽驱是区块有效的方式转换技术,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8%以上。该项研究可为同类油藏蒸汽驱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杜84块兴Ⅵ油层平43~兴平50井组从2006年实施SAGD开发,到目前已经进入到SAGD开发的中后期,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蒸汽腔发育动用不均和油汽比低,井间剩余油未被驱替完全。经研究论证,注非凝析气体,可以改善这两个问题。文章对注入烟道气后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道气替代氮气辅助SAGD开发是可行的,能有效降低蒸汽腔热损失,提高油藏采收率和油气比,延长SAGD生产时间。同时,烟道气的减排利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曙1612块的基本地质情况及目前注水开发现状,并对区块的综合含水、存水率、含水上升率、水驱采收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曙1612块水驱采收率较高,综合含水控制较好,开发方案合理,开发效果较理想.对油藏的水驱 效果评价对于深化油藏开发规律认识,预测开发变化趋势,制 定下步开发调整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