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经过近30年来的改革探索,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多数国有企业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现代企业组织发展的特点,已逐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当今中国,建  相似文献   

2.
<正>国有企业改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但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题是90年代的事。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与艰辛探索,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即从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从不断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转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来。当前,国有企业改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其根本目的是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实体。因此 ,陕西省企业调查队 1996年开始对全省 6 0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进行跟踪监测调查 ,1998年试点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省企调队又开始跟踪监测 10 0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企业 ,一直延续至今。目前 ,百户企业经过整体改制或部分改制 ,已组建大中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140余户。但是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落实 ,企业所面临的体…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认识喻新安《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有哪些主要特征?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注...  相似文献   

5.
从整体上说,目前各地国有企业已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体制、机制上的转轨。但是应当看到,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初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并不代表企业已经适应了现代企业制度。传统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是全方位的,既体现在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上,也体现在企业文化上。  相似文献   

6.
航空工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几个问题黄耀德一、关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认识问题调研中,少数同志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尤其是建立国有独资公司的路子能否走得通,存在一些疑虑。例如,有的感到搞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盈利在交税和提取公积金、公益金以后...  相似文献   

7.
蒋黔贵 《河北企业》2002,(10):11-12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上市公司不仅在组织形式上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而且在制度建设上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重组上市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几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大多数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创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另外,也要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基…  相似文献   

9.
改组国企     
<正>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的加快,国有企业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现出来:一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不合理,导致了政企职责不分,使企业的经营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国有企业遍布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造成国有资产过分分散,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竞争力,导致国有企业整体效益低下。因此,必须对国有企业实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国有企业培养和造就大批企业家赵怀让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一项极其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就是为国有企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彭英 《企业科协》2005,(1):17-1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真正进入了实质性地攻坚阶段。显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无论就其经济形态、经营形态、法律形态,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的需要。按照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在“十五”期间,国有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到2010年,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过3年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实践,许多改制企业增强了经济活力。但是,由于缺乏配套法规和监督管理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分析治理结构被严重扭曲,使一些改制企业在改制完成后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与缺陷。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时刻面临着来自市场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建立并且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完善的内控制度不仅能够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也能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然而,由于企业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企业内  相似文献   

14.
浅谈现代企业资本制度程曾泽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企业资本制度。资本,是工商企业经营的本钱,是建立现代企业的物质基础,是现代企业、企业...  相似文献   

15.
徐融 《基建优化》2000,21(2):26-2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中,企业如何从战略管理的高度重新确立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培育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马宇文 《企业经济》2002,(11):26-27
一、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现状与困境 我国的公有制企业经过二十年改革实践,经历了多种多样的尝试,终于在九十年代后期确定了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方向.按道理来说,现代企业制度应该能够通过出资人代表进入企业行使所有者权利的形式,找到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途径,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中普遍存在的责权不分、经营者地位政治化、政府直接办企业等诸多问题.那么,在经过这几年的改革之后,结果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的主题。多年采的改革实践证明,国有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建立起充满生机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采取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重要途径。1994年以来,全国各地先后有两千多户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探索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途径。步骤和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笔者曾于…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生存和运营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国有企业制度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再认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泰思雨 《企业活力》1997,(11):14-16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回眸□秦思雨1994年11月,国务院确定百户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随后,全国各省、区、市共确定2598户国有企业进行建制试点。经过三年来的艰辛跋涉,试点企业正在由政府部门附属物转变为市场竞争主体;由粗放型经营转变为集约型经营;...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攻坚,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制度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较为显的成果。但改制后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并未得到同步转换。特别是在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权责明确、科学管理、政企分开方面效果还很不理想。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权责不清、职能不到位,以致于股东包括国有股东的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公司经营效率低下。因此,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成为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