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讨农业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内容,研究其在和谐农村建设中的战略作用,为促进和谐农村建设发挥农业地质作用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公共产品理论,公益性地质调查分类理论。研究结果:农业地质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主要属纯公共产品的公共服务业,是公益性地质工作,开展地质、地下水、土壤、地球化学、地质环境等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在和谐农村建设中具有战略作用。研究结论:和谐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产增收和粮食安全、农业发展规划、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土地整理等工作,对农业地质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需求,迫切需要加强农业地质产品调查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方便、快捷、公开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地质工作的定位与定向,并从地质工作的观念、学科体系、内容、对象、结构、管理模式六个方面提出我国地质工作未来结构转换的内容。从两个层面探究了我国地质工作空间布局的建议:(1)从主体功能区的战略视角分析城市、农业、生态保障区地质工作的空间布局建议;(2)从地质工作对象的角度,提出我国地质工作在水、土、气、海洋四个方面的空间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3.
略论农业地质在现代大农业生产中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地质学是地质科学服务于现代大农业生产发展战略的新兴领域,也是应用地质学研究领域发展方向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已为我国的大农业生产作出了一系列贡献,取得了明显成效。该文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了多年来的实践探索,介绍了农业地质基本概念,国内外农业地质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发展前景;并着重对农业地质环境背景,非传统新型矿物肥料的开发利用,以及农业地质灾害的研究在我国现代大农业生产中的开发应用作了系统地阐述。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在眉睫。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经济环境较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及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不足之处。分析了农村财务管理现状,指出了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乡村振兴的要求,对农村农业财务管理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应优化经济模式,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关部门应将我国农业与互联网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形成"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农业空间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空间战略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我国农业向何处发展,怎样发展,它不仅涉及到农业发展的时间战略安排,也关系到农业发展的能量投入和空间战略布署。过去一个较长的阶段,强调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来发展农业,这无疑是必要的。当前强调空间战略研究,似更具有长远的与现实的意义。震撼世界的海湾战争,决定最后胜利的是空间战略,即制空权的夺取。从这一新时期新战略的启示,我国的农业究竟向何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过去我国农业空间的失控造成的被动、损失,迫使我们从事农业经济工作特别是从事农业区划工作的同志不得不再反思,不得不重新提出在新形势下,农业空间战略研究的这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文章中阐发了四个观点:①以发展战略统驭改革、开放;在实际工作中,以开放促改革,改革促发展。②很据我国国情和国家的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提出地质工作的“园田”型发展战略设想。③发展战略确立后,,必须对产业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实施调整和优化。④以加快改革、深化改革、推进结构的调整优化,,实施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于全面实施国家技术创新战略,促进区域农业和农村工作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依据技术创新等基础理论,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政府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足发展,使农业生产条件获得了较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从全面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部分地区薄弱和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已严惩制约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此,作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提出了治理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农业景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景观技术体系是农业景观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管理、运营的技术过程。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农业景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出我国农业景观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归纳了国外农业景观发展经验,揭示了我国农业景观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景观技术发展战略与对策。[结果]将农业景观的发展经验概括为:扎实的基础研究是农业景观规范化的前提,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农业景观制度化的保障,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农业景观集约化的基石,有序的管理运作是农业景观专业化的手段,先进的科技水平是农业景观优质化的关键,和谐的城乡关系是农业景观科学化的目的。我国农业景观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农业景观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业景观不能很好地与相关规划衔接,农业景观技术体系不完善。[结论]提出应实施现代农业战略、标准战略、人才战略、平台战略和示范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颜帅 《林业经济问题》2000,20(6):351-353
西部开发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 ,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指出 ,西部开发是地区平衡发展的要求。其次西部地区要培养新的增长极 ,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 ;要积极创建自己的高技术产业 ,实现超越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宁夏渔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提出了宁夏渔业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以宁夏渔业为代表提出了西北渔业发展定位问题。研究认为,西北地区渔业发展应突出特色,汲取东部和南方地区渔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强化服务和支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昭通市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昭通市茶叶生产具有较好的传统,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在全面分析昭通市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昭通市茶产业的发展应以小叶茶和苦丁茶为重点。分析了茶产品的市场情况并结合昭通地区实际情况对茶产业基地建设进行了合理布局,指出未来实现昭通市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茶园管理水平和茶叶加工工艺水平;加大投资力度,增加茶叶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加强市场开发,打造昭通小叶茶特色和有机苦丁茶品牌;实施绿色生产战略,提高茶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规划学30年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研究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产生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提出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土地利用规划学学科建设重点问题及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规划学经历了关注全域农地合理利用、以加强耕地保护为关键、以完善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3个演进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技术、土地利用规划信息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方法是土地利用规划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推动由"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发展、关注土地利用规划评价体系和方法的系统化和实用化、推进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空间规划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循环经济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应该采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文章针对矿业特点,从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三个层次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当今世界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文章分析了新时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新特征,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建立符合地勘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新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正在重塑全球的空间和城市体系,大区域规划、国土规划也越来越趋向于协同发展和全球问题导向,区域性和地方性特色正在逐渐丧失.在新一轮国土规划中,我们需要从新区域主义视角看区域规划的特色,关注区域特性研究,直面区域发展社会问题,综合平衡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重视物质规划以及不同层次的物质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8.
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在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分析基础上,评价天津农业发展现实基础和制约因素,提出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指出发展重点是种源农业、设施农业、加工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以及做好科学规划、强化规划保障;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构建科技支撑体系等5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 ,生态环境又十分脆弱 ,处理好矿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 ,本文结合甘肃矿产资源赋存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矿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矿业发展与环保问题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五条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措施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梳理分析国外发达国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建设模式以及长效机制等内容,提炼总结国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的先进经验和共性特征,并提出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议。[结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生态宜居乡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主要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整治法律法规、资金筹措、群众参与和激励措施等方面建立了长效机制,具有完善性、长效性、多元化、主动性、协调性等特点。[结论]针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区域发展不均衡、法律体系不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新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持续发展,加强科普宣传、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构建村民自治机制和多元投入机制,推动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迈向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