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徐晓红 《活力》2012,(16):124-124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决定新闻写作的成败、新闻写作是第二次新闻采访。记者从事实搜集线索,确定采访路线,实施采访活动,到进行新闻写作的全过程,因此,形成事实-采访-写作-编辑制作-发布传播完整新闻传播的流水线,在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上,先采访,后写作,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2.
张素梅 《活力》2014,(9):49-49
作为一名记者,每天进行最多的活动是什么?采访!一个好的新闻节目内容从哪里来?还是采访!采访,一个新闻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础活动,是我们从事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新闻稿件的好坏,是否好看,都是从采访中得来。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它是新闻写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程鸿 《活力》2013,(21):47-47
新闻采访的现场观察,是指新闻记者以大脑的思维和五官的感觉器官同时运作,其中眼睛起主导作用,使新闻记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现场采访形式。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现场观察采访属于一种默默无声的新闻采访方式.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要求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中学会细致观察.善于发现新闻采访中的重点和闪光点.不断发现更多的新闻真相,并运用敏锐的思维方式去挖掘事实,这样才能够写出鲜明、准确、生动、形象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4.
王浩然 《活力》2010,(21):144-144
新闻实践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不同的新闻记者同去一地采写同一新闻事件,写出的作品却不尽相同.写作题材各异不说,有的甚至连新闻事实也有出入。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对新闻的敏感程度不同。一名优秀记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采访现场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自觉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容地理出头绪,  相似文献   

5.
赵振东  杨天娇 《活力》2012,(6):177-177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第一道工序,没有采访,就发现不了新闻线索,得不到第一手资料,新闻写作便无从着手,成了“无米之炊”。新闻采访需要加入想象力。新闻采访深入的过程,就是想象丰富的过程,没有想象力,新闻采访有时会半途而废,捕捉不到新闻的真相。  相似文献   

6.
何海波 《活力》2012,(10):158-158
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社会提供大量及时而有价值的信息。报纸会议新闻也不例外,一篇报道中包含的有关事物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越多,信息量越大,吸引人的因素也就越多。艾丰在他的《新闻采访方法论》中给新闻价值的定义是;新闻价值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社会属性,是指这个事实可能给社会人们带来的新的信息的分量。他确定新的事实、新的信息和普遍兴趣是构成新闻价值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而新的信息则是这三要素中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郭丹 《活力》2014,(1):31-3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的传达对新闻来讲绝对是致命的伤害。新闻错误信息的传达对受众、对社会所引起的反响是巨大的,可怕的,甚至是无法控制的。那么什么是新闻真实度呢?它是指某一新闻事件从发生背景到发生过程及产生的结果经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写作、编辑,最终通过发布后在受众那里得到的认识、理解和反馈与新闻事实本身的比照接近程度。  相似文献   

8.
企业宣传不仅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种战略需要,也是一种战略行为。要做好企业宣传工作,除需要宣传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和事件,还需要重点做好新闻的策划工作,包括新闻事件策划、采访策划、新闻写作策划、新闻发布策划,从而在此基础上做好企业内、外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石.因此,没有成功的采访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写作.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记者在采访中如果能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就可能较快地提高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丽敏 《活力》2011,(3):198-198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石。因此,没有成功的采访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写作。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记者在采访中如果能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就可能较快地提高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第一环节,是新闻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活动也全方位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然而近几年来,新闻采访频频遭到拒绝,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矛盾冲突屡见不鲜。现在的媒体如何去看待这一现象,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采访对象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又是何种心态?时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人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随之转变,在种种复杂的社会因素面前,记者要正视受访者拒绝采访这一现象,在分析各种遭拒的原因及总结经验思索对策的同时,也要躬身自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力争做一名时刻站在时代前沿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苗迎杰 《活力》2011,(19):55-55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它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使采访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怎样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呢?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人手:首先.针对不同采访对象.应如何提问?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这是记者所应具备的最基本职业素养。提问得当会使采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还可融洽双方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于芳 《活力》2011,(8):183-183
从新闻工作的性质和实践需要出发,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通常概括为坚持真实性,坚持思想性,坚持时效性与坚持用事实说话四项。结合新闻的三个特点客观性、真实性和时效性,我们可作这样的结论:新闻采访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是新闻采访的两翼,时效性是新闻采访的生命,真实性是新闻采访的灵魂。只有把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新闻采访的真正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坚持了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的高度统一,新闻记者搜集新闻素材进行新闻报道的活动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强  张彤 《活力》2014,(7):100-100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了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提问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一个新闻采访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而所有的新闻采访都是靠沟通交流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提问的技巧和风格成为了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成功的记者在提问的时候,要尽量真实、准确地还原事件的真相,将能够挖掘的新闻事实彻底的揪出,并且与受访者建立后续联系以便进行后续采访。  相似文献   

15.
林梅  焦永梅 《活力》2005,(12):148-148
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为了搜集事实、解决新闻来源的。因此,采访对写作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成功的采访,就不会有成功的写作。然而,成功的采访是需要一番充足、周密的准备工作才能完成的。只有做到对要采访的人或事心中有数,主动缩短主观之间的距离,才能提高采访收益,做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6.
王春燕 《民营科技》2011,(12):108-108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符号来传播信息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有着写作的共性,但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因为它反映的对象是新闻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内在的矛盾运动,这就构成新闻写作区别于其它写作的特殊本质。因此,新闻写作就必须研究这一特殊写作活动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7.
浅析新闻采访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丽 《活力》2011,(5):210-210
新闻采访技巧就是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运用的一种新奇巧妙而又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的一把钥匙,是许许多多新闻记者成功经验、失败教训汇集起来,加以概括、提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浅谈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彦华 《活力》2011,(12):204-204
新闻采访是新闻制作各环节的重要基础,也就是业内人士普遍认可的“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能够使新闻生动形象,更能够引起受众的收视兴趣。笔者认为,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主要有:寻找平民视角。建立平等交流,寓问于谈,深入交流;根据不同人、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价值     
喻国明 《中国审计》2003,(22):71-73
新闻是什么?新闻是对于事实的报道。新闻不是评论。发现事实,描摹事实永远是第一位的,离开了事实,再好的议论也变得了无价值;如果我们把新闻比作水,把评论视为引水之渠,那么,离开了水,评论便不过是那些七横八纵的干涸的河床。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访技巧就是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运用的一种新奇巧妙而又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的一把钥匙,是许许多多新闻记者成功经验、失败教训汇集起来,加以概括、提炼的结果.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得心应手,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素材,写出具有影响力的文章,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