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在信息不对称和经理人有限理性的背景下,以经理人风险厌恶及报酬与其相对业绩相关性为假设前提,基于经理人安全理性原则,构造了一个二元经理人的羊群行为模型,证明了经理人决策过程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经理人为谋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不得不考虑竞争对手的行为选择;并将模型扩展到n个经理人,进一步发现了经理人羊群行为发生的内在经济逻辑。文章贡献在于用模型化方法证明了经理人经营决策羊群行为的存在性,且羊群行为的显著程度与经理人的报酬结构(收入系数和股权比例等)相关。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潘淑清 《生产力研究》2007,(20):120-122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通过构建新的经理人努力与企业业绩关系模型,证明了以下结论:在保证经理人目标和股东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三种主要报酬形式不能激励经理人为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而努力;由于股票期权将经理人的报酬和企业的未来业绩联系了起来,故能激励经理人为提高企业长远业绩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羊群行为通常被认为是盲目的、非理性的,而从社会学习角度看,我们发现即使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个体也会陷入到"非理性"的羊群中去。因此,社会学习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和认识羊群行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文章首先以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为例,从社会学习理论经典模型出发对理性羊群行为的产生做出解释,然后介绍影响理性羊群行为的因素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最后指出社会学习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经理人激励的业绩基础选择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报酬契约只倚重会计业绩指标,而将市场业绩指标和相对业绩指标排除在报酬契约之外,这极易导致经理人行为的短期化,提高代理成本,降低上市公司的运作效率。因此,必须调整上市公司经理人的报酬结构,建立基于会计业绩的短期激励与基于市场业绩的长期激励相结合的经理人报酬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学者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也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建议与对策。利用行为金融理论来分析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的本质原因,通过构建银行经理人效用函数模型,说明银行贷款经理人信贷决策羊群行为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内在机理,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提供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
杨倩 《经济论坛》2015,(2):123-124,146
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经理人的自利行为,降低了代理成本,有利于提升公司的业绩,然而理性的经理人必然会提出将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以实现对自身报酬的弥补。对此,本文实证检验了新疆地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其管理层薪酬的规模也越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和经理人激励对舞弊行为影响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权市场竞争中只有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力量对舞弊行为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经理人市场的竞争程度与公司舞弊行为显著负相关,不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使得经理人的声誉机制和报酬激励机制都难以发挥抑制舞弊行为的作用。治理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更好路径是优化经理人的选任机制和竞争机制,而不是仅仅强化其激励。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博弈角度对信息不完全和声誉报酬型羊群行为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剖析,最后从博弈均衡解出发,给出了弱化羊群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肖玉军  刘建才 《时代经贸》2007,5(5X):127-128
本文从博弈角度对信息不完全和声誉报酬型羊群行为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剖析,最后从博弈均衡解出发,给出了弱化羊群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家族企业主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运用经济博弈理论分析得出:在短期中家族成员对外部经理人存在信任缺失,经理人在长期中依然可能出现“败德”行为;只要由于其“败德”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小于由于其经营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家族企业主更偏好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就应引入外部经理人;在理论上能够设计一种报酬激励机制实现“激励相容”,而在现实中完全的“激励相容”难以实现,只能尽可能地去接近;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无效时,不应给予外部经理人充分的实际控制权。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宏观与微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证券投资中模仿其他投资者决策,在股票价格波动中追涨杀跌的行为.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原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此,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抑制羊群行为的相应策略,即培育市场理性与培育理性投资主体两项对策.具体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改善证券市场供求关系;完善合理的交易制度;规范证券公司"信息串联"行为;培育理性投资者等.以此来实现改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证券市场效率,以减轻羊群行为之害.  相似文献   

12.
董事会结构、公司绩效与高管层报酬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有鸿  黄解宇  费威 《技术经济》2010,29(3):100-105
本文对影响企业经营者报酬的要素——董事会结构和公司绩效进行分析,探讨了董事会结构和公司绩效在公司管理人员报酬总额制定、风险报酬收入比例设置、经理人业绩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利用沪深上市公司200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管理人员报酬的对数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平方都正相关,但相关性很小;董事会在经理人总报酬制定方面没有发挥作用,而在经理人风险报酬比例设置、经理人业绩评价方面发挥了作用;董事会结构中各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经理人报酬与公司绩效之间具有很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研究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相关政策,初步意向为将不超过员工平均工资的14倍作为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年薪的最高限额。为什么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拿了高薪会引起公众的口诛笔伐呢?关键原因在于高管拿的钱与企业的绩效缺乏相关性,拿钱的方式缺乏公平性与透明性。为了既让经理人有很大的自主权,又避免经理人掏空上市公司的后果,就必须通过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来激励约束经理人的行为。一方面,股东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来约束经理人行为,在赋予其充分自主权的同时,堵死经理人从公司捞“黑钱”与“灰钱”的“后门”;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经理人的报酬能随着公司业绩的提高而上升,从而打开经理人合法地获取激励性报酬的“前门”。  相似文献   

14.
行为金融学认为,经理人的行为是有限理性的。本文分析了经理人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等心理偏差对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的并购决策战略、并购目标的选择和并购融资等方面产生的风险影响,认为经理人的有限理性加大了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郑瑞坤 《当代经济》2006,(22):46-47
行为金融学认为,经理人的行为是有限理性的.本文分析了经理人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等心理偏差对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的并购决策战略、并购目标的选择和并购融资等方面产生的风险影响,认为经理人的有限理性加大了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内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着明显的羊群行为,加剧了股市的不稳定性。本文认为:给予私募基金应有的法律地位,允许基金经理人参股基金公司,引进做空机制,适当发展对冲基金,完善基金公司发展的制度环境和严厉打击内幕信息交易是弱化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羊群效应对股指波动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资者行为对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影响是行为金融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浦发银行股票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羊群行为的程度作为度量羊群行为的数量标准,通过建立ARCH模型,对浦发银行股票是否存在羊群效应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浦发银行股票存在显著的羊群效应。其次,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羊群行为对股票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股票的羊群行为程度与股票指数波动率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文献对于机构投资者与股价波动率研究结果的大相径庭,笔者认为不管是羊群效应模型,还是Fama-Mac-Beth截面回归方法均由于无法考虑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而使股价波动率的估计有所偏误。本文将羊群效应和Fama-Mac-Beth截面回归方法结合起来分析股价波动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羊群行为与机构持股比率、规模等变量军存在着相关性。同时,在考虑了羊群行为、换手率等变量后,机构持股比率对股价波动率影响的系数显著变小,不同机构投资者对于股价波动率的影响存在着差异,从而证明了我们所提出的相应命题。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要建立有效的经理人报酬激励机制,关键是要将经理人的努力与报酬相结合。由于经理人的管理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因此,如何根据经理人的努力程度来确定其报酬成为理论界的一道难题。笔者经过整理,认为决定经理的报酬有四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模型估算和比较了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的强度,实证发现2010年4月以后,股票市场羊群效应不显著.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股票发行和交易制度的改革及股民日益理性成熟有利于股票市场羊群效应的弱化,而股票市场的长期低迷也导致中小投资者投资信心不足,股票投资活动频率减少,羊群行为减少,不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继续深化股票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是我国股票市场不断完善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