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面对我国1993年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不足以全面规制市场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乱象丛生的市场竞争的境况,《反不正当竞争法》终于迎来首修并于2018年元旦正式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立法技术角度列举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各国的界定模式,考量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相对于之前旧法中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的合理性,其中包括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界定模式、行为要件、核心目的、行为主体等方面的考量。最后,提出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合理性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商标注册制度建立后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主要的商标权:商标的商誉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侵犯商标商誉权的行为主要是仿冒和淡化,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都对仿冒商标行为进行了规制,淡化是对驰名商标商誉的一种损害,我国应当建立商标反淡化立法。在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取得、维持方面,应当强化商标使用义务,混淆可能性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认定标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法律责任应当与侵犯注册商标的商誉权的法律责任相区别。  相似文献   

3.
我国1993年制定的 《反不正当竞争法》 由于法律固有的滞后性被质疑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制需求.尽管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所具有的兜底功能使其在修法过程中备受关注,但是在裁判过程中也出现了向"一般条款逃避"的问题,且在互联网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中尤为普遍.为此,我们需要研究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司法实施的适用机制,以更好地发挥其规制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理论探讨具有重要的立法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中,建议通过立法目的条款、基本原则条款以及"经营者"、"不正当竞争"概念条款的修订以实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其能够对所有的市场竞争行为进行正当和不正当的法律判断。建议通过增加关于"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般或弹性条款,删除或修改相应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条款,增加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条款来实现《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列举的准确性和典型性,并妥善处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建议修改市场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不正当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商业诋毁行为的条款,以实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构成要件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5.
赵杨 《河北企业》2023,(11):140-142
商标抢注是我国“注册在先”商标确权制度的消极产物,其随着《商标法》的出台而产生。为追求利益,部分“行为人”出于想要“蹭”网络热词或者“网红”热度和流量的直接目的,或者出于抢注商标之后再高价出售等非使用目的,从而将网络上热词或“网红”姓名、别名等恶意申请抢注商标,这会损害有关权利主体的在先民事权利,更会造成我国商标资源的严重浪费,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为限制恶意抢注商标行为,应当提高恶意抢注商标的犯罪成本,多法律部门之间配合打击恶意抢注商标行为;完善立法体制,弥补商标法立法空白;通过出台司法政策和对个案的裁判,对恶意抢注商标进行规制;限制相关权利人之外的主体申请注册与网络热词和“网红”姓名、名称等有关的商标。  相似文献   

6.
比较广告具有双重属性,不正当使用会损害市场公平竞争机制,需要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其予以合理规制.从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实践来看,规制比较广告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肯定立法模式、 否定立法模式、 限制立法模式.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规制比较广告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予以补强,主要的举措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比较广告;明确比较广告的违法性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反向假冒一般是指商标的反向假冒,我国《商标法》已将反向假冒纳入了调整范畴。《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没有直接将反向假冒纳入到具体的规范中去;按照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追究反向假冒的行政责任,是非常困难的,法律依据之间相互冲突,"转致"混乱,实有修正之必要。  相似文献   

8.
王健 《企业活力》2005,(4):34-36
<正>在我国,企业进行相同商标商品的平行进口还是对外贸易领域和法律界的一个新问题,我国《商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均未对此做出具体规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行进口案件在我国时有发生,如今我国已加入WTO,随着贸易管制的宽松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平行进口问题。因此,对商标权领域中的平行进口合法与否的认定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标法》修正案(草案)正在征求意见中。关于自然人姓名申请注册商标,该草案并未涉及。自然人姓名可否申请注册商标以及如何对此进行规制,国外商标相关立法多有规定,我国学界和实务界在商标法修改过程中对此亦有不同意见。本文运用民法学和知识产权法基本理论,借鉴国外相关立法规定,结合我国姓名注册商标中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和管理角度提出完善我国姓名注册商标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民事责任是不正当竞争行为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之一。由于立法的不完善,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实施10余年来,鲜有侵权者根据该法承担民事责任的先例。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责任也成为修法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从责任方式、请求权主体、归责原则和赔偿范围等方面,对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民事责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具有互联网特征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断涌现,并对《反不正当竞争法》提出了挑战.为解决法律规范的供给不足,有效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应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增设兜底条款,进而完善一般条款、违法行为类型的列举和兜底条款相结合的规制逻辑.此外,还需完善相关的配套立法,形成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核心,特别法、行政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相互配合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贿赂实体法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反商业贿赂的非刑事立法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和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以下称《暂行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工商局等就具体问题所做的司法和行政解释。其中实体法规定主要包括对商业贿赂行为的认定和归责的规定。下面将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3.
商标权是否全球用尽以及应否允许商标平行进口在理论上一直存在巨大争议。在分析美国商标平行进口立法实践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认为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应该允许平行进口并对其进行适当规制。  相似文献   

14.
在谋利性的驱动下,在华跨国公司实施了大量的反竞争行为, 破坏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内企业的利益。但我国现行竞争立 法存在重大缺陷,不能有效地应对跨国公司的反竞争行为。权宜之策是充 分利用现有立法资源,将需规范的部分经济垄断行为补充进《反不正当竞 争法》或者以行政规章的形式予以颁布实施。长远之策则是修正《反不正 当竞争法》,完善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范,增强可操作性,进而制定《反 垄断法》,对各种垄断行为予以统一规制。  相似文献   

15.
试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竟争日趋激烈,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也纷纷出现.反正当竞争法已作为独立的专门立法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并且其调整的范围也日趋广泛,作为知识产权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典型的假冒专利和假冒商标的行为等,已成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第12期刊登的《是假冒还是标签违法》一文,案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值得深思。 我国关于打击和制裁假冒行为的法律主要有《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除此以外,还有许多的专项法律和国际公约,如《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保护知识产权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品公约》等。上述法律中从不同角度对假冒行为做出了界定,对打击、制裁假冒行为做出了具体规定。假冒作为一种违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3条的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此外,根据《商标法》第13条、第14条的规定.驰名商标无论是否在我国取得注册均是我国商标法保护的特殊商标类型。但是,我国《刑法》第213条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对象仅仅包括他人所有的注册商品商标。然而.从我国近几年发生的假冒商标侵权案件来看.侵权对象不仅包括商品商标.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商标.并且侵犯其他类型商标权利行为的严重程度不亚于侵犯商品商标权利的行为。因而.假冒注册商标罪只保护注册商品商标权的立法模式的合理性遭到了诸多学者的质疑。本文拟从刑事立法的必要性和谦抑性标准入手.对我国侵犯商标权罪的犯罪对象立法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商标淡化是指减少、削弱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损害、玷污其商誉的行为。商标淡化理论源于美国,1996年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FederalTrademarkAnti-DilutionAct)对该理论进行了立法之阐述,随后各法院判例进行了司法之扶正。面对此,我们国家立法司法领域应持何种法律态度,文章就此提出了一些浅意看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反商业贿赂立法已引起各国关注。早在1997年美国议会在批准《公司非法支付法令》的立法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商业贿赂行为不仅违反了美国公众的道德常识和价值观,……它通过把交易机会引向那些低效而无法应对价格、质量和服务之竞争,懒惰而不愿从事诚实经营的企业,………从而使整个市场显得短期化………使腐败代替了效率………”①。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理论和实践还相对滞后。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对商业贿赂行为有所规制,但很不完善,以至近年在中国发生的朗讯、德普嗜涉外商业贿赂案件竟然由其母国的相关法律而事发,这是对我国反商业贿赂司法现状的极大讽刺。  相似文献   

20.
驰名商标的定义与特征 驰名商标制度,是保护商标权的一项特殊的法律制度。我国《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对驰名商标提供了一些法律保护,但由于其特殊性,所以也存在着在立法上不够完善,在实践中保护不利等问题。本文试从驰名商标的法律特征入手,探讨对驰名商标应予特殊法律保护的依据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