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福瑞 《秘书工作》2013,(10):56-57
人生的各种行为说来都有一个境界高低的问题,读书也不例外,也有境界高低之分。同样是读书,境界高低不同,读后的收获、心灵体会也会有不同。因此,境界应该是衡量读书阶段的重要标准,也是考查读书收效的一条渠道。一般而言,根据读书的需要、目的和心态的不同,读书境界从低到高可有三种:孜孜讫石乞——为知识而阅读的境界;兴致盎然——出于兴趣而读书的境界;陶然忘机——理想的读书境界。  相似文献   

2.
读书之宜     
周烨 《审计月刊》2004,(9):46-46
读书是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多少人因博览群书而终成一代风流人物,名彪青史;又有多少人因无力读书,无心读书或者无暇读书而使本来可以成功的机遇白白流逝,造成无法弥补的终身遗憾。读书有法但无定法,读书无规但有常规。书究竟应该怎样读才更有益于修身养性齐天下?才更有裨于强心健身明事理?这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快乐是人生中的一种境界,是一种最高境界的快乐,是人生中一种最高的享受。关于快乐读书的界定传统的读书观其实还是有快乐的,只是这快乐不在读书的过程中。中国传统读书观中有三句很有名的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代科举考试使读书很苦,苦不堪言。但是一般人读出来之后,  相似文献   

4.
读书有味,这是我们祖先早已品尝出来的。所谓“读经书味如稻粱,读史书味如佳肴,读子书味如醯醢(音嬉海,调味品)。我们知道,鲁迅先生幼时的读书处就叫“三味书屋”。  相似文献   

5.
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任诞篇”里,写了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当然,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读书”,  相似文献   

6.
我接触到的读书人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但不大会运用,就像一个放满了书籍的“书架子”;一种是读书不多,但读得很精,“吃”得很透,把书里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营养”和“本领”.就像是“书虫子”;第三种两者皆备,既是“书架子”又是“书虫子”  相似文献   

7.
王善峰 《乡镇论坛》2011,(18):46-46
也许正由于身处海外,有了可以观照的距离,朱小棣在《地老天荒读书闲》这本“闲书”里,关注的却是中国在人民革命前后的命运。因内容含量丰厚,牵涉人物多而杂,以至于,让人越读越重。  相似文献   

8.
年轻时读到《五柳先生传》,一下子便被吸引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好读书不求甚解”,也觉新奇洒脱。这和先贤韩愈讲的“术业有专攻”,和老师们教导的“精读慎思”,怎么瞧都带点别扭的味儿。这点迷惘困惑一直萦绕了几十年,以至于一直以为陶渊明老先生是在自嘲,是随便的一句调侃。后来渐渐地步人中年,心中眼中浮翳渐去,才晓得那是一种境界,一种读书治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胜寒 《审计月刊》2005,(12):47-4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追求美,不惜金钱,刻意进补,赶时装新潮者有之;不惜时间,隔三差五进健身房、美容店者有之;不惜痛苦,挨饿、抽脂、割肋、隆胸,自己给自己“上刑”者有之。笔者无意对各种各样的美容术说三道四,只是想说,生活中还有一种被不少人忽略了的重要的方法:读书美容。  相似文献   

10.
去年读书月期间,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把读书进行到底》。在那篇文章里,我指出不能指望一下子就建成一个“书香社会”,不能奢望通过儿届读书月活动就彻底改善城市的气质,因为事实上始终存存着一股强大的“反读书”的习惯势力,我们要有长期打算,需要进行“漫长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读书确实没有止境,然而读书却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句话,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读书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作为一项净化、丰富、扩展人生的崇高事业,读书当然有境界,而且有四种境界。  相似文献   

12.
方诚 《审计月刊》2006,(11):53-53
我是一名审计工作者,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南宋大理学家程颐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细细地想想,人生好比一次长长的跋涉,在走过的每一段历程中,我们都会有欢乐,有困苦;有所思,有所想,这苦、乐、思、想的源头便是我们从书中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万莺 《审计月刊》2005,(5):55-55
学生时代读书,分为职业读书和嗜好读书,职业读书无非是为升学、为就业、为考证而读书,喜欢和不喜欢的一并要读,不可率性而为,为的就是“金榜题名时”而“万卷古今消日永,一窗昏晓送流年”。课余嗜好的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孔子“吾日三省吾身”,  相似文献   

14.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有许多值得我纪念的时刻,有许多令我十分难忘的朋友,其中一种就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书。我与书有着深厚的情感,这活。”无论怎样的心情,无论怎样的境遇,一旦捧起书,我都会被接种情感,几乎达到了国父孙中山所说的那种程:“我一旦不读书,就不能生纳、被消融,进入一个平静如水的境界。每天与书相伴,同泣同歌,同喜同乐,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5.
读书的功用     
关于读书的功用,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有过不少精辟的表述,例如,“书是人类进步的梯阶”“知识就是力量”等。比较真切的,是英国培根所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孤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淡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有点庸俗的是世人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至于读书还有疗伤治病的功能,那是笔者从于幼军在经历一场人生沉浮起落中得出的深刻感悟中获知的。  相似文献   

16.
陈敏 《秘书工作》2010,(6):49-49
近日,—位领导同志与广大网友交流读书体会时倡导要“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读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这为我们点明了“为何读、读什么、怎样读”等基本问题。“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意义,阅读的方向和要求,以及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态度;“读书活、读活书、活读书”强调的是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以“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评价鲁迅,我们提到“鲁迅精神”,提到“民族魂”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楚,归根到底,鲁迅是爱国者,“鲁迅精神”的核心是爱国。审视爱国者鲁迅一生的思想演进,可以用科学救国、医学救民和文学救“魂“进行概括。绍兴乃“报仇雪耻之乡”,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从越王勾践到诗人陆游,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薪火相传。浸润其间,鲁迅少小立志,抱定救国安民的远大理想。17岁离开家乡,到南京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学习,鲁迅选择水师学堂,既有经济与生计的原因,更重要的,他认为该校代表了当时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当然,他没想到,仅有一个游泳池的水师学堂,不过把“读书-应举--做官”“学而优则仕”路线翻版成“读书--候补--做官”,离自己实业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是良药,是滋养人的“补品”;书是甘泉,可以拯救人的灵魂,丰富人的心灵。读书让人变得聪慧。读书让人明辨是非,增长才干和见识。  相似文献   

19.
"天若有情天亦老。"转眼间,已是数九寒天了。 数九那个寒天下大雪。雪夜里,最是读书的好时间。 读书,难道还要挑时间吗? 也要也不要。真正的读书人,固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读书,都能读书,但什么时候最宜读书,或最适合读什么书,也还是有个说道。  相似文献   

20.
石卫东 《审计月刊》2004,(10):57-57
读书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古往今来,成功人士,莫不是由读书起家,因读书成长的,在这里,便生出诸多读书的经验和趣话,以“三”统之者,比比皆是。今天我们重新品味“三”字读书法,不能不有受益匪浅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